分享

理财教育就是帮孩子理好人与财的关系

 黑河图书馆0 2015-10-09
  今年9月开始,广州市30多所中小学试点开设金融理财课。某儿童心理学专家表示,人格健全需要智商、情商和财商,应该让小朋友知道钱从哪里来的,钱怎么花,要让他们做金钱的主人,不是做金钱的奴隶。(10月5日羊城晚报)

  对于“钱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小朋友们的回答千奇百怪:“钱是挣出来的”、“钱是印出来的”、“钱是红包拆出来的”……这些答案暴露了理财教育的缺乏。孩子关于金钱的无知,是父母、老师没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告诉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考量着家长的教育智慧。

  钱是哪里来的?笔者办公室一位女教师在言谈中无意透露了对其四岁孩子的教育:“妈妈要去工作挣钱,挣钱回来给你买好吃的”。或许四岁的孩子还不懂得工作、挣钱的概念,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会明白钱是用劳动换来的。虽然很多孩子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但如何花钱、如何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倒是难倒了不少家庭。

  如何对中小学进行理财教育,国外教育的方法可以借鉴。理财教育在英国中小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11岁至14岁的学生要懂得人们的花费和储蓄受哪些因素影响,懂得如何提高个人理财能力。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家长也会教育孩子如何节省使用零用钱,储蓄压岁钱。在孩子渐渐长大后,一些家长会要求孩子准备一本记录每个月零用钱收支情况的账本。

  如何管理使用压岁钱,是教孩子理财的主要途径。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压岁钱虽然是亲朋好友给的,但仍是父母用钱交换的结果。父母必须参与压岁钱的管理,如果不管理,就有可能引发孩子之间不正当的攀比,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

  有的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做家务,用钱来激励孩子劳动,洗一次碗一元钱,拖一次地一元钱。这样的方法对于那些不做家务的孩子来说,偶尔尝试一下也无妨,但终究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给钱就洗碗、拖地,不给钱就不做家务,这样会养成孩子错误的劳动观。更糟糕的做法是孩子要什么,家长就买什么,不仅容易养成孩子任性花钱的习惯,更会使孩子变成一个惰性十足的败家子。

  孩子如何花钱貌似是小事,实则是关乎一生的大事。家长、教师决不可轻视。教育孩子学会理财,明白钱是用辛勤劳动换来的,花钱要有规划,支出要合理,要有明细的账目,等等,这些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