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浦文学】大捕捞

 方珺逸 2015-10-10


□陈雪林

  长久以来,淀山湖畔渔民捕捞积累了丰富经验,摸索出各种鱼类活动规律和特性,创造出大、小塘网、杠网、珠网、银鱼网、丝网、撒网等捕鱼的方法或渔具四十余种。用大塘网捕鱼可算是最辛苦的一种,但捕鱼场面蔚为壮观。以前用塘网捕鱼称“牵塘网”,全是用人力依靠自制滑车的盘转,使鱼网慢慢靠岸。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中期,有了半机械化,一年之中有两、三周捕鱼时间,这时牵塘网曰:大捕捞。这一壮观的捕鱼景象,消逝二十几年了,我期盼,人称“天下第一网”的大捕捞再度呈现淀山湖。

  那是一九七五年九月的一天,晨曦微露,一对机动船拖艕着几条尾船,驶入绿水盈盈、烟波浩淼的湖心,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捕捞。

  当红艳艳的太阳冉冉升起时,一条五千多米长的塘网下水了。网抛撒在“禁捕区”内,一碧万顷的湖面上,只见漂浮着一只只圆圆的白色塑料球体,这球是系在网钢上的浮子;在鱼网的上下钢处,每相隔五十米等距离的根根绳索(又称三索钢)一一栓在长长的钢丝绳上,那根就是曳钢;鱼网的下钢正在缓慢沉入平坦的湖底;网尾两侧末端还连着硕大的网箱;一叶小舟缆在那儿。那塘网一直从岸边伸展到湖心,躺在浩淼的湖上,成两个特大半弧形,显得无比壮阔……

  号子声传来,开机拉网了。伴随着卷扬机的马达声声,盘绕在滚筒上的曳钢,在一位渔家姑娘手中轻盈拉动着,塘网也从湖心一寸一尺曳向岸边;根根三索钢从曳钢上被一一解脱;有人站岸坡收拉着上钢,有的抓拖着网衣,十几位渔民一字排开,半藏水中或站立岸滩,前倾后仰一张一弛拖拽着沉沉的下钢;以上连环动作,几乎同时在左右两边展现。

  向湖心遥望,隐现的浮子,在波纹上徐徐向前浮移着,小舟上的那位渔工正摇着红色旗杆,“左慢一点”,“右快一点”,平衡塘网的前进速度。再向湖心远远望去,俄倾,茫茫的网塘上,隐隐传来喧哗声。蓦地,“扑嗵、嗵、嗵”几声,数条两尺多长的鲢鱼率先跃出水面,轻轻地在半空划了半个弧形,眨眼又落入水中……一霎时,上百羽水鸟盘旋在网区,时而扑向水面,忽而上升回翔……

  红彤彤的晚霞,已隐没在天边,环湖远眺四周,岸上的灯火星星点点。机声还在隆隆轰鸣,当塘网缓缓牵向离岸近两百米时,你瞧,在渔火的映照下,网中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顿时,飞贱起万朵浪花,银光闪闪。

  起网了!瞬息间,网箱里激起阵阵涌浪,千万条鱼儿,如跳龙门一般飞跃而起,在霞光照映之下银白也被染成桔红,一时间鱼跃声、欢笑声响成一片。四十多位渔民穿着下水衣,跳入湖中,打开网箱盖线,用长柄、短柄“海兜”捞取网中活鱼。

  这一网打了两万多公斤。在一辆辆活鱼车上,条条鱼儿甩尾摆动,澜起层层涟漪,渔民们眼见尾尾鱼儿将在几小时后“游”到市民菜篮子里,个个都喜笑颜开。夜阑人静,渔民们才脱下湿漉漉的衣裤,迈向附近的渔村……

  皓月当空,淀山湖凉风习习,轻浪拍打着堤岸,那渔村里的灯光,渐渐暗淡了。次日清晨,当人们还在酣睡时,他们又开始撒网了……

  最近几年,家乡年年举办了“上海淀山湖捕捞节”,在淀山湖支流的大淀湖上又重现了当年淀山湖万鱼欢腾的盛况,仿佛如美梦一般让人流连忘返,家乡真美。

________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