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贴
在bbs上看到一个帖子讨论人生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依然在思考我们为什么会那么努力地去追求人生的意义,什么样的人生又算是有意义的,可以去将每个人的人生划分为三六九等吗?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我们定义人生的意义,价值还是我们真正的追求吗?但是我想最重要的是,我们至少不应该用自己所认可的人生意义去judge别人的生活。
一:版主贴
这是个非常宏大的题目,但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曾经想过,有人也给出了答案,比如前面
的两个帖子,如果把历史中的文章、哲学、宗教都一一考古肯定有不同的答案。每个人 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我自己在几年前就曾经 写过“我们在寻找中、在思索中、在挣扎中不知不觉间从一个旧我蜕变成一个新我,也 许,这个过程就是生命全部的意义”。 逐渐发现,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有正确的时间尺度。在我们学习物理中,尺度和量纲 是非常重要的,解决物理基本问题的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注意length/time scale。既然要 回答人生的意义,首先要建立一个合适的时间尺度。最大尺度应该是人类文明存在的时 间,而最小尺度是自己有意识的人生长度。有些看似有哲理的宗教或者诗歌,看破红尘, 看破功名,都是用大于这个最大尺度的视角去看的,得到的结论类似无用。而小于自己 的人生长度去看待一个人的意义,或者去给自己下定义,都是不可靠的。而仅仅考虑自 己人生长度这个区间,往往堕入物质和庸俗。 基准于这种认识,我最近的心得是,人生分为三个层次: (1)肉体或意识的生命; (2)记忆或基因的生命; (3)灵魂或不朽的生命。 第一层人生是指人有肉体存在、有意识、有思考的时间段。第二层人生是指传宗接代, 延续基因,对周围小范围的人的正面影响,从而产生他们对于生命宿主的回忆。第三层人 生是指在第一层人生的区间作出“立功立言立德”所谓三不朽的功业,导致大范围的人群 从生命宿主的功业获得益处甚至仅是受到影响。以前看过的讨论,往往忽视将这三层生命 在一起谈。有些哲学和宗教甚至抛弃第一层生命去追逐虚无缥缈的再生,是非常荒谬的。 意识到一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第一层肉体的生命,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每个人 在世上活着,其实所有做的一切有意识或者无意识都是在最大化这三层生命。对于第一层 生命,希望能够丰丰富富,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能获得更好的关怀,并且有条件去为 第二层甚至第三层生命的延续创造环境。所有的责任,所有的享受,都是在这一生命中完 成的,但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来说,吸收和获得的意义远远小于给予和奉献。 第二层生命是经常被忽视的,但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其实是最容易做到的。延续自己的基 因和家族成员,让自己的后代在人类的历史中有闪光的一刻。人类的英雄史除了世袭这种 应该被现代社会完全摒弃的制度以外,给每个人的上溯下延的家族史都是公平的,都有机 会在几千年乃至以后几千上万年的文明中从黑暗中绽发成星辰,照亮历史的天空。一个人 现有的生命,为这种绽放铺平道路,甚至催化这种偶然的发生。以前说过,英文的卟告中 的最后一句话往往是,他的生命仍然被他的太太、儿子、女儿、孙子、外孙延续( survive)。这种基因的生命是伟大的,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而在今生中植入他人记 忆,同样获得一种被怀念的生命的延续,纵然,这种怀念将随着记忆宿主的生命的逝去而 再度死去。 第三层生命就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获得的了。但每个人都在努力,都在争取让自己在历史 的长河里留下印迹,最好,是正面的。当我们几千年后还在为诗经里的喟叹而感动,在为 先哲的诘问和睿智而备受启发,在为唐诗宋词里的山水明月秋夜禅意送别而会意一笑,在 为英国的法国的美国的关于财富关于统治关于权利关于意志关于民主关于自由的先驱而击 赏,在为科学的不断进步中一个又一个天才人物拓展的道路获得的答案而受益的时候,我 们知道,他们是不朽的,并且时刻影响着我们现在的生活乃至整个人类文明。 人生的意义,其实就是在这三层生命中获得的长度中实现了量化。一个人也许在肉体的生 命中所获不多,也有可能在第二层生命中未能实现什么,但是他仍然有第三层生命去留下 印迹。如果连这个都错过的话,那他/她的人生的意义确实少的可怜。有人说过,没有 思考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季羡林也说,如果只知道汉堡包和匹萨饼的人生,而忘记责任 二字的人生也是没有太多意义的。但是,他/她若是完成了繁衍后代的任务,他/她的人生 的意义和价值仍然有可能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哪怕多晚,多偶然。
二:回复
一)其实读过惠特曼,我已不在乎人的渺小,和宇宙的宏大。
我们这样的肉体之躯,从尘土中来,从尘土中去,去了之后,下辈子组成这肉体之躯的 元素又会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植物,一种动物,男人,女人,强势的,弱势的,都 会有。丑陋的,低微的,都会有。所以某种程度上个体不具有意义了。(顺便说下,我觉 得火葬不好)。所以说世界是我们的,我们是属于世界的,为什么怕死呢,只不过你做为 人的意识没有了而已,而如果你的意识只是普通人的平凡的想法,又何惧消失于世,而 如果你有超人的想法,那你可以把它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去体会。而如果你对人类的进 程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便会名存史册。 身为小兵,何需为不是将才而遗憾; 生为低贱,何需仰慕高贵。万物自有其生存之理。 光鲜之后,有不为人知的苦楚。你追求什么,你拥有了什么,你也失去了什么,上帝是 公平的。 肉体生命的延续,有之是快乐,无之又何妨,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世界终究要重 新组合。 实在没有意义的时候,诗意的人生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如果狼是死神,那三只小猪哪个到最后都是要被吃的啊。。。
从这个角度说,人生真的是很平等,不管你是草房子,木房子,还是砖房子里的,最后 都得见狼外婆,费劲半天生出来的小猪猡,最后也都要见狼外婆。 其实我总觉得,生命的终极意义其实就是等在终点的死亡,倒过来,死亡的终极意义其 实就是曾经有过的生命。人生好比是一个旅途,起点终点早就订好了,中间的一切随你 ,随缘。有人一路向前,有人边上转转;有人认真严肃,有人嘻嘻哈哈;有人寂寞行路 ,有人热热闹闹;有人互相搀扶,有人暗中下绊。 可是每个人控制不了脚下那双自动往前走的鞋和等在终点的狼外婆。所以不光要take 肉体的生命for granted,也要take肉体的死亡for granted。
三)Vogue上有篇Tina
Brown的访谈。
25岁从牛津毕业后不久便被聘为Tatler主编,后来受命振兴两本老杂志:名利场(Vanity Fair)和纽约客(The New Yorker)。 嫁给离婚后的星期日泰晤士报编辑Harold Evans, 离开英国开始在美国纽约生活,育有一子一女。 还有我前些日子转的胡舒立的事。 女人,同样可以有精彩的人生。 并且在男人的世界里留下浓重的一笔。 我自己,曾经希望做一个杂志编辑。 随着选择理科而永远放弃----虽然在做科学杂志的编辑和编委,但那是不一样的。 每每看到这种大刊物的编辑决定着品味和趣味,便不免会想起来以前的梦想。
四)这个。。。和我说的有些deviation。
精彩的人生或者诗意的人生,都是有意义的,也是包含在我所说的第一层生命的丰富上。更多的人,没有思考,没有精彩,没有诗意。 对于第二层生命,女人和男人一样拥有并且更具优势。 第三层生命本来就是难事,是从人类整体来谈的,而不是对个人的要求。 要谈现实,就是即便季羡林这样的谈责任,也未必真的在历史上承担起多么重要的责任, 我们知道这一现实,但仍然不放弃哪怕一点点能在人类文明传承和发扬中的可能。 这种渴望实现这种可能的起因(motivation)并不是征服的意愿和权力, 而是潜意识地最大化自己的“生命”的本能。 这甚至和物质的、庸俗化的“成功”都是不相关的。 另外,何谓活出精彩?何谓活出诗意? 你用自己的精彩的诗意的生命去滋润自己、滋润家庭, 这本身已经延伸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如果更进一步,可以影响更多人,去用自己的思想和智慧让别人收益, 即便没有物质上的成功,同样可以获得更大的意义。 【 在 YeatsInLove (椰之幺幺之豌豆公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女人同样可以有精彩的人生。这话没错。看怎么理解。 : 不过,您举的这一个例子,或者再有20个例子;仿佛不能够代表全球大多数女性的现状 : 和地位。 : 我认为女性在精神领域完全可以做到有精彩的人生,但是物质上,或者说用现实的标准 : 衡量的成功,就未必了。因为我们 : 身上缺乏男性与生俱来的一种power--征服的power.
五)不激动。
我对那两个都是否定的。认为人是有很大区别的,生命的长度和意义千差万别。
六)我不太同意,一花一世界,长度是物理概念,放在一起比也就算了,毕竟大家都用一个
钟表。但是意义呢?怎么比?有公认的标准么?这个标准如果不是物理的,凭什么让别人一定接受呢?
七)哎,这里我可以插一句。。。
这个意义呢,可能没有公认的标准,但绝对可以比。比如说,意义就好象信仰或者理想,你绝对可以比较两个信仰不同的人有什么差别。关键在于,通过归因,个体之间的差 异通常可以很成功地归因于人生意义的不同。
八)我跟着较真一下,说差别我只能同意一半,我宁可觉得有别,但是无差。换句话说,如
果比较的目的是交流和互相体会理解那当然好,但是如果比较出个三六九等一百零八将排座位,那就有点无厘头了。 在顺便车轱辘一个,这种比较人生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九)呵呵。。。如今干啥不得分个高低。。。
要不然Time经常搞些影响世界100人、影响历史100人之类的干吗。。。我们做science的,影响也用H-index和citation量化了。 这种讨论人生的意义的意义, 在于在你失去目标的时候惊醒你每日的浑浑噩噩, 在于让你不满足的同时又满足自己的丰富了生命和精神世界, 在于让你知道,即便你怎么样,你总可以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从不可知的未来得到的鼓励。
十)这里有个很有趣的关于书呆子气和书卷气的总结,
看来区别还很大呢。一个贬义,一个褒义:嗬嗬,真没想到。http://www./ds/xsjs/200806/10276.html 书呆气与书卷气(转帖) 文化人为什么总是那么贫穷? 这似乎是一个不符合常理但又很现实的存在。 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屁股指挥脑袋、胆量胜过知识的状况已经不同了,如今有文化的 人更有优势赢得财富,但,事实上让我们沮丧的是,文化人变得富有的仍然只是少数。 那么,贫穷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我对他们的观察与分析是:是大部分文化人身上的那种书呆子气导致了他们的贫穷 。而获得财富的文化人则是坚决摈弃了书呆子气的,而洋溢着的是,一股务实而优雅的 书卷气。 一、书呆子气的十大特征是: 1、愤世嫉俗。书呆子气的人对于超乎自己现实之外的东西总是嗤之以鼻,容不下 与自己的价值观不吻合的任何东西,看上去很有坚持,很有原则,实则缺乏开放的思维 和把新思想变成现实利益的能力。 2,空想。相信任何虚无缥缈的东西,制定的计划总是不切实际,对于现实可行性 缺乏论证精神,也缺乏尝试的勇气,总以为自己比别人有头脑。 3,害羞。脸皮过薄,对于一切可能性,总是观望,为的是保全自己的面子,对于 条件的占有永远都是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敢亮出自己的态度与倾向,也缺乏 主动追求效果的务实精神。 4,缺乏活化知识的能力。对事物的理解总是停留在理性认识上,对于概念总是纠 缠不休。缺乏活化知识的能力与悟性。对信息的占有能力强,但缺乏科学管理与应用。 5,容易闭门造车。不懂得理解、分析人的需要,经常闭门造车。其实,人的需要 是所有财富的基础。 6,害怕面对挫折与失败。困境与被动时常发生,如何面对成为文化人的一门技术 。如果总是担心恐惧,则永远不能超越自己,常言道,先死而后生也,强健的心理素质 正是通过面对和处理困境实现的。 7,患得患失。 8,缺乏数字精神。一切数字都是与生存和发展乃至财富有关的。书呆子气的人并 没有真正的数字意识。 9,不善于整合不同类别的优质资源。总是用自己的好恶来选择资源,而不是有效 原则。 10,过于强调克己,但不善于团结、号召人。 二、书卷气的十大优势是: 与书呆子气不同的是书卷气,我们要书卷气,不要书呆子气,具备书卷气容易与财 富结缘。书卷气包括: 1,总是书不释卷,但关注人性,注重人的感受与需求。能用自己的方式与农民与 菜贩子讲哲学。 2,务实。关注过程,知道如何对过程进行有效、科学控制,以实现预期效果。 3,气质优雅而睿智有加。带有书卷气的人总是博览群书而绝不张扬,却一眼就能 从人群中分辨出来的,因为人的心灵与人的气质是相通的。 4,把握人生中的大规律,并懂得强化性格中那些具有竞争力的因素; 5,大勇气。为了实现大目标勇于简化自己的生活,并勇于放弃庸常目光中似乎很 重要的利益。 6,讲理性,讲科学。每一个结论会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出,不是人云亦云,信口雌 黄。 7,善于思考,善于抓住事物本质,善于控制局面。具有书卷气的人,知道如何想 出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并能把无序而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抓住事物的关键因素,从 而控制局面。 8,好习惯。爱因斯坦说,将学校里、书本上所学来的东西都忘掉后剩下的东西, 就是素质,这里的素质就是好的习惯。 9,不断自我更新。热爱学习,对任何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 10,积极与高水平的人结交,并能处理好不同的人际关系。 所有的知识财富英雄,如子贡,陶朱公,比尔·盖茨等等,似乎都是依靠那 种书卷气而获得成功的。而书呆子气则害死了文化人,让他们不得要领……分清这两种 气质正是帮助文化人变得富有的前提和关键。
十一)书卷气,很琼瑶的词汇。。。
书呆子,很徐迟的词汇。。。
书呆子:媳妇看老公
书卷气:小姐看公子
十二)人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对时间的紧迫也好或者对时间的麻痹也好,都是自己在坐那里
无事生非想时间罢了,有这个工夫,不如站起来出去走走呢。不能不把自己当回事,也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太自我了,生活就会沉重;太着意了, 笔画就会生硬,太用力了,反而会把孩子掐疼。 说无我不是说没有我或或者放弃我或者虚无,而是说我与生活和外界的融合,不再有什 么我和他人,向内与向外,什么自省与渡人的分别。这的确很难,但是每一个坎儿过来 ,都会有收获,而自己的收获,毕竟也会反映在身边的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的。 你我他今明后本来都是一回事。
十三)在你说一个词之前要有思想地想一想,这个词究竟有没有意义---又见“意义”!
你一脱口的两句话都是老和尚似的人的忽悠,西方的哲学体系里是没有的,因为他们没有逻辑、不值得推敲, 并且除了劝人安于平庸之外毫无益处。 //不再跟你们讨论这个话题,觉得无聊了。 【 在 poetsociety (exerci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已经是无我了,如何是小我。 :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十四)是东方的几种哲学的混合体
西方,即便是基督教,也是相对很物化的世俗的,所以他们在科技上比较领先后来他们发现人类忙得差不多了,就剩外星人没找到了,精神就空虚了,回头一看 东方已经内心平静了几千年了,特羡慕,特觉得自己白活了,所以熊猫的中国功夫能把大 炮的炮弹接住再扔回西方 炮弹不烫么?问问北京卖包子店里的美女,她们每天从新出炉的蒸笼里直接取包子,都不 觉得烫,练出来了,那就是境界,手上还没茧,保养得比那些昂贵化妆品更白嫩
十五)你太superficial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太superficial了。
【 在 viamedia (Mens conscia rect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实在太sentimental了 : 该吃吃,该睡谁,该玩玩 : 想那么多干嘛, 看看国内教授日子,啊,是吧,你懂的 http://www./article_t1/Reader/31147305_0_1.html : 人生匆匆几十年,乐呵最重要,别的都是浮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