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晓晖:培养能力,提高针对性(成都市2016届高三分科会语文讲座课件)

 采菊东篱630 2015-10-10

培养能力,提高针对性
对高三复习的若干思考

成都市教科院 罗晓晖

幻灯片2

复习只有一个追求:实效性

  实效性的标准是分数。

  提高实效性=提升分数。

  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分数?这是见仁见智的。我以为知识不是问题,能力才是问题,新高考尤其如此。下面提供几点思考:

  1.关注分析与概括的准确度;

  2.关注理解的可能性与逻辑性;

  3.关注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幻灯片3

分析与概括

  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其思维品质。思维的核心部分是分析和概括。学生皆有此能力,区别在于精准度。

  语言材料(文本)理解的基本原则是:一切合法的结论,都必须拥有文本证据支持,且能符合情理与逻辑地从文本中推导出来。

  Eg.《鸿门宴》:项羽:优柔寡断;缺乏远见

  

  高考题的解答都是理性的,从来不是感性的。每道题的答案与评讲,都应该遵循“证据+逻辑”原则。如此才能使得答案不至于摇摆,使其准确度上升。

  

幻灯片4

分析概括:准确度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如果这是一个作文材料,概括这一材料可得出的论点是:

  学生答案:不可本末倒置

  如果这就是你的观点,那就必须落实“本”“末”在材料中分别是什么,能否从原文中推出论点来。

  显然,读书与萤雪的关系,并非根本与枝末,而是目的与手段:囊萤映雪,是为能读书创造条件。合理论点是:不要忘记宗旨或目的,不可混淆目的与手段。

幻灯片5

分析概括:可能的空间

 【重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大概是”是最害人的思维方式,因为它只能似是而非,无法达成精确。最基本的分析至少应该包括:

   ①乘客们该等男孩的妈妈吗?为什么?

   ②乘客们不必等男孩的妈妈吗?为什么?

幻灯片6

分析的准确度:语义理解

  (2015全国卷2)韩偓《残春旅舍》: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是眼前之景,还是记忆中的咸京之景?若说此句“巧”,哪里表现出了“巧”的特征?

“抒写了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证据是什么?“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依据是什么?据诗题与诗意,此二句宜属眼前之景。写景极细,折射出观景者的无聊,巧在含蓄婉曲。

幻灯片7

分析的准确度:语义理解

《白雁》

  万里西风吹羽仪,独传霜翰向南飞。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含秋点素辉。锦瑟夜调冰作柱,玉关晓度雪侵衣。天涯兄弟离群久,皓首江湖犹未归。

   “迷”字传神地描绘出芦花倒映水中,摇曳不定,和水中的月亮交融幻化的动态美景;“点”字巧妙地展示了斑驳陆离的江上夜景。颔联用“迷”“点”两个字刻画了记忆中的家乡美景,与下联的眼前之景作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想当然的答题,想当然的解释,当然颠倒错乱。“清影”是“交融幻化”且在“动”的?“江水含秋点素辉”是夜景吗?“素辉”是什么?

幻灯片8

理解与分析

  分析与概括的运用,在考试中无处不在。阅读的本质就是理解;正确的理解靠的是准确的分析与概括。

    李商隐《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请分析最后两句的情感内涵。

幻灯片9

理解的可能性与逻辑性

  范仲淹《渔家傲》: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教材中本课的提示部分说:作者“文才武略兼备”,本词“意境阔大”。

  此说不着边际。稍作特征观察,第一是收缩,上阕之景开阔,下阕之景窄小,从外景缩入内心,终究并不“阔大”。第二是哀伤,文本语义信息中无丝毫“武略”可言,是典型的农业文明背景下的文人情绪。第三是虽身在边关,但风景并无边塞特点,眼中的截图,还是与故乡相似的部分。(事实上此词中的景象,近于江南。)

幻灯片10

理解:慎用外围信息

  理解,务必尊重文本事实,慎言知人论世。

  关于作者与时代背景的信息,对文本而言,都是外围信息或背景信息,不是理解的直接对象。当且仅当文本编码意义不明的时候,这些外围信息才能被引入,而且只能发挥佐证性作用。

杜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

陆游:报国无门,怀才不遇

(本标签也常用于辛弃疾)

苏轼:豪放;李清照:婉约

  贴标签,是无能的表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幻灯片11

理解的延伸:评价的可靠性

  评价,作为一项能力要求,必须基于对对象的理性判断。这项能力在阅读中表现不强烈,在写作中则相当关键。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本人就是一位享乐主义者,但是他这里的调门却是反对享乐。

  杜牧继承了传统的节俭(自我约束)教条,这首诗并无丝毫创意。你渴望受苦,还是享乐?物质的充实富裕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才是社会稳定的真正的关键。

  “卷土重来未可知”,“东风不与周郎便”,均属爱议论而见识浅。我们通常为古人开脱说,这是“历史的局限性”。

幻灯片12

小结

  复习阅读,要抓理解。抓理解,就是要抓整合信息、分析信息。引导学生准确地分析和概括,读懂,才是最重要的。热衷于答题方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高三复习,要以能力立意。每一堂课,都要始终关注能力,竭力对准理解、分析综合、评价三个关键处。

  要有强烈的理性。讲证据、求严谨,是疗治语文沉疴的当务之急。高三的复习,教师可以先从严格审视试题答案下手。

幻灯片13

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1.研究考试,研究试题

  复习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复习备考的质量。高三复习亟需提质减量。要努力提升习题、试题的质量和针对性。

  教研长期走入歧途,已经成了大问题。对一线教师来说,研究学科、研究习题、研究学生,是最真实、最有用的教学研究。

幻灯片14

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2.研究学生,掌握学情

  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薄弱环节,是不完全相同的。要十分讲究评讲的针对性,以期真实地解决问题。

  研究学生,使教学基于学生,而非教师预设的“完美方案”。例如议论文复习,要根据学生的程度来设计教学内容,这决定了例证的优化、分论点由联想事例提炼、语言的整饬,成为核心的训练内容。如果依据理想的标准,则是核心概念界定、论题的学理范畴、论证的逻辑性——但这是学生无法达成的。

幻灯片15

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3.复习范围的实效性考虑

  第一,第一轮复习须面面俱到,但应有重点。例如,实用类文本中的科技文须略,传记类文本须详。

  第二,正确看待课本的复习价值。对于复习备考,课本有没有那么重要,哪些部分比较重要,须斟酌。

  第三,关注、研究新题型。全国卷的新题型,不管课标1还是课标2,都要关注和研究。

  第四,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得更具体。每次作文的下水作文或范例选择;作文素材资源;如此等等。备课组加强合作来处理这个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