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渴(糖尿病)的中医按“虚实”辨证之要点

 乐山有大佛 2015-10-12

 

          消渴(糖尿病)的中医按“虚实”辨证之要点

 

 

糖尿病就其发病机制而言,

多属元气虚损。

经云:“邪之所腠,其气必虚”。

总由五脏亏虚,

特别是肾精亏损而发病。

《内经》有“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之说,

消渴(糖尿病):

初期多属阴虚燥热,

中期多属气阴两虚,

后期多属脾肾两虚,

总之不离一个“虚”字。

倘若肺能布津,

脾能藏荣,

肾能藏精,

何致上渴下消而肌消肉损如此?

本虚标实为辨证要点,

从虚论治为治本之法。

但消渴(糖尿病)若合并感染,

如痈疽等炎性高热,

或水湿内停,水肿喘满,

也可表现为实症,

或虚中有实,虚实挟杂;

消渴(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患,或肾病综合症,

也往往在虚证的基础上出现实症的的表现,

如高热、神昏、喘满、肿胀、胸痛、胸闷等正虚邪实等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