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论方 五、辛温解表剂 葱豉汤方论

 p0oouuu 2015-10-12
名医论方 五、辛温解表剂
葱豉汤方论
       清·汪 昂:此足太阳药也。葱通阳而发汗,豉升散而发汗。邪初在表,宜先服此以解散之。免用麻黄汤者之多所顾忌,用代麻黄者之多所纷更也。(《医方集解》)
       华岫云:在内之温邪欲发,在外之新邪又加,葱豉汤最为捷径,表分可以肃清。(录自《温热经纬》)
       清·邹 澍:凡初觉头痛身热脉洪,一二日,便以葱豉汤治之。则其为热邪,非寒邪,在阳明,不在太阳明甚。何则?寒邪应恶风恶寒,此但言身热;寒邪当脉紧,此则言脉洪。证之以仲景所谓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者,讵①非若合符节②。且栀子葱白,一系泄热,一系通阳,泄热者纵,通阳者衡③。纵则能通上下之道,此所以宜于汗吐下后,表邪已减之时;衡则能达外内之情,此所以宜于病初起,卒难辨识之际。是在先在后,关栀子葱白,不关豆豉,又可明矣。(《本经疏证》)
       清·费伯雄:解表通阳最为妥善,勿以其轻淡而忽之。(《医方论》)
       今·蔡陆仙:葱豉汤中葱白性味辛温,乃方中之主药,益以豆豉之性升发,故功能发散在表之风寒;与麻黄汤有殊途同归之妙,轻麻黄汤之力轻微,无羌活之辛烈走窜。大抵寒邪轻者,袭于皮毛,症见寒热头疼,鼻塞无汗,欲辛散手太阴肺经,而用辛温轻剂以取汗者,此方宜之。(《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
       【注释】①讵(ju句):苟;如果。
       ②符节:古代门关出入所待的凭证,为节的一种,同竹或木制成。
       ③衡:通“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