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科研设计原则,你遵守了么?

 myshang 2015-10-12

正文

知道吗?优秀的医学研究是可以“预先设计”出来的!


我做博士研究课题时,一开始就选定了神经干细胞方向,第一年便立题然后做起了预实验。但是始终毫无头绪,检测指标更换多次始终无果。总结一次次的失败,发现一开始的设计就有问题。于是结合文献调研和预实验结果再次设计课题的研究路线图,此后,效率倍增,还发了不错的SCI论文(Cell Death & DiseaseIF 6.0)。


当然,临床研究涉及面复杂,设计类型就有多种。研究设计是基于临床研究的类型的,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就应该有不同的设计原理和标准。先总结一下临床研究的分类,再细细道来每一类临床研究的设计方法。




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原理


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方法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以对照效果的不同。


简单总结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原理


1, 根据试验目的和诊断标准确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研究对象;

2, 根据入排标准筛选合格的研究对象,并获得知情同意;

3, 随机分组,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

4, 给予干预措施并确定结局指标,收集各实验组阳性和阴性结果数据;

5, 同时,收集必要的跟试验目的相关的数据,供数据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遵循原则


为防止在复杂的临床试验中,研究结果受若干已知或未知的偏倚因素干扰,使研究结果呈现临床真实信息,能经得起临床实践的检验,首先在设计时,就应遵守三条原则,即随机化原则、设立对照组原则和盲法原则。此外,试验组间主要基线状况可比性原则。


1. 随机化原则(Randomization


1.1随机,不等于随便,它是为了避免选择性偏倚,将所有研究对象具有同等的机率被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使组间已知的和未知的影响因素均衡可比


1.2 常用随机化方法:

简单随机分法simple randomization):采用随机数字法、抽签等方法,随机将病例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中

区组随机法 block randomization):将研究对象按条件(如性别、年龄等)分为不同区组,每一区组的个体(通常4-6例)再进行随机分配。

分层随机分组 stratified randomization):根据干扰因素的不同类型将研究对象先分成若干层,每一层内的个体再随机化分配至试验组或对照组,从而增强组间的均衡性,提高试验效率。


1.3机化的隐藏(concealment)

在研究设计阶段隐藏分配序列,使参与研究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等均不能预测研究对象的具体分组情况。 一般采用中心电话随机化分组系统或避光信封密封方式实现。通过隐藏能更好地控制偏倚,提高证据的真实性。


2. 设立对照组原则

2.1 对照组与试验组除干预措施或试验药物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保持一样,至少无显著性的差异,需保证:

组间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具有相对均衡性;

组间对某些研究特征的易感性或机会要有可比性;

组间的检查方法、诊断标准、采取的措施应该一致;

组间在研究中应受到同等的重视。


2.2 常用的对照组干预措施

安慰剂对照:安慰剂常采用淀粉、乳糖、生理盐水等制成,不加任何有效成分,但外观、色泽、气味、制剂及用法和用药途径,均与试验药物相一致;

有效对照:当临床上有公认的有效治疗方式时,采用有效治疗方式作为对照;

空白对照:不给予任何对照干预;

-后对照:同一研究对象身上进行前后两个治疗的对

交叉对照:两组的前后阶段,都分别接受试验和对照措施,这样形成的两组试验与对照的交叉结果。


3. 盲法原


对研究对象:防止执行偏差;

对医护人员、评价人员:防止检测或评估偏差

对数据分析者:防止为得阳性结果而选择并非事先计划的分析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