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怀寥廓愁自销

 晋庐书屋 2015-10-12
在古往今来,描写歌咏一年四季的诗词中,写秋的最多。上自古代的帝王将相到如今的国家领导,下至古代的文人学士到如今的作家学者,不论得意还是失意,都会通过对秋的感慨或赞扬,来抒发自己的忧愁幽思或毫情壮志。
  春天到来时,空气温馨,微风各煦,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应该说人们在这时比秋正更好过一些,但也许因为秋天更能引人思索,人生一世,“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很少,且大凡春风得意时,只顾享受好日子,顾不得搞什么文学了,或者搞起文学,也没有那么深刻的思想体验了;“不如意事常八九”,秋天的悲凉萧瑟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所以写秋的诗词更多些。另外,夏季的火爆炎热,使人汗流浃背;冬天的酷寒冰冷,使人浑身臃肿,引起人们诗情画意自然就更少些。
  但是秋也产一个引人争论的季节,甚至可以说有两个极端。一是悲秋,一是乐秋。古人称到老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为秋士,真是形象极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到了秋天,还是一无所获,这一年也就完了;读了一辈子书,到了晚年仍不得志,要发迹岂不待来生?这些人是悲秋的主体。另外,“秋”字下面一个“心”就是“愁”字,这不仅是一个形声字,更应理解为一个会意字,不是春心,不是夏心,不是冬心,而偏偏是秋心为愁,这造“愁”字的人,对生活有着很深的感悟,掌握了人们的普遍心态,也可以说是一个个悲秋派。
  自从战国时宋玉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感慨之后,这悲秋的人代代不断,魏晋时的曹丕在《燕歌行》里塑造了一个女子形象:“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秋天的景物触发了她对飘泊他方的丈夫的思念,伤心至极。唐代李白在“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之后,终于认识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更愁”。杜甫在国破家亡、漂泊流离之际,在风急天高的秋天,登上了三峡最高处的夔州峡,尽管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看到了“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令人鼓舞的景象,但仍然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为憾,这样秋天萧瑟悲凉的景物,就和他颠沛流离的身世,无限忧愁的心情融合在一起了。
  北宋的柳永在一个“寒蝉凄切”的深秋傍晚,要和心爱的人分手,那哀婉缠绵的景象,依依不舍的深情,使他发出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慨叹,和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一脉相承。
南宋的李清照,丈夫在世时诗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方下眉头,却上心头。”收到丈夫来信,为相思不能相聚而愁,外表的愁,消了却潜入内心,并且愁得更加深刻,更加诚挚。丈夫去世后,愁得更加严重,如果《一剪梅》表现的是闲愁,《声声慢》则表现的是“闲愁加悲愁”,比那种愁更难排遣。“寻寻觅觅”,什么也找不到;“冷冷清清”,四周一片凄凉。“凄凄惨惨戚戚”则表现的是内心的凄楚心酸。饮酒,看花,识雁,听雨,守窗,百法用尽却不能使她的愁减轻,反而越来越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有一首写秋的诗,则把秋天之愁写到极至。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秋凉。
  秋花、秋草、秋灯、秋夜、秋雨、秋凉,都有围绕着一个愁字。好像秋天的万事万物都笼罩了一层愁的气氛,白天愁,晚上愁,晴也愁,雨也愁,花也愁,草也愁,灯也愁,夜也愁。窗也愁,到底有什么不愁?
  个人不得意,亲人不得聚,都有可能使人产生忧愁,把这种忧愁形诸文字,真切得体,即成佳作,但有些忧愁超出了个人范围,为他人而忧愁,为天下而忧愁,那境界自然又多一层,高过一层。一阵秋风吹破了杜甫的茅屋,屋上的茅草被风吹得四下乱飞,没吹走的又被南村群童抱走,失去了尽快修复的可能。于是,他在秋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在个人遭受重大忧患之际,老杜不单是想到自己,而是想到如果有万间广厦,首先要安顿好天下寒士,自己受冻而死也无所谓。这是何等抱负?清末女革命家秋瑾也有“秋风秋雨愁杀人”的句子,但她愁的不是个人,因为个人生死早置之度外;也不是家庭,因为封建家庭早被她抛舍。封建势力的顽固,下层群众的愚昧,革命力量的弱小且饱受摧残,应该都是她愁的对象。她的愁正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者在推翻封建王朝统治时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悲秋者因秋而愁,乐秋者则因秋而乐。即使有可忧之事,他们也不表现在文字里面,而是写秋给他们带来的可喜可乐之处。
曹操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时,虽然感觉到了一丝秋风萧瑟带来的苍凉,但感受更多的是“洪波涌起,山岛耸峙”的壮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生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宏阔,秋天的大海的如此壮丽,诗人的胸怀何等恢弘!唐代的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屡遭贬斥,但他正是一个“越压越硬,愈挫愈坚”的典范,始终不向排斥他的人低头。他的《秋词》更是一扫前人逢秋生悲的惯例,表现他对秋的喜爱。
          人皆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认为秋天比春天好,原因就是秋天的天比春天高,比春天蓝,能够放飞自己的诗情。这是典型的乐秋派,也是和他的坚忍不拔的性格有关的。
宋代苏轼也是一位才华横溢而终生不得志的人,被可恶的党人贬业贬去,还被关进大牢,险些掉了脑袋。在一个中秋之夜,他欢饮达旦,想到了自己的亲弟弟,又认识到人的聚合与分离都是正常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一想,说心平气和多了,最后落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表现的非常乐观放达。
  古代文人学士因身份、学养、经历、处境的不同,给我们留下很多风格内容不同的写秋佳作。不论是悲秋还是乐秋,咒秋还是颂秋;不论是写个人或别人的生离死别,还是为人民的痛苦,为国家的动乱,为民族的灾难而忧愁,都表达了真实感受,或写出人人心中所有,而人人笔下所无的作品,引起人们共鸣的,都有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好好地品味、鉴赏、继承。今人写秋的文字也不少,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和《采桑子 重阳》则是颂秋的上品。
  《沁园春 长沙》写于1925年秋。这年春天,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韶山养病,组织了家乡的革命活动。湖南军阀赵恒锡要逮捕他,他准备到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去。逢经长沙,重游八年前求学时经常游历的橘子洲,写下了光辉的诗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亿往日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这首词里,抒情主人公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看滚滚的湘江向北流去,但是他没有感到孤独、寂寞,没有为秋而感伤。他独自静静享受秋的美景,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他看到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给中国带来的生机,看到的是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他也有一缕的惆怅,就是革命领导权问题。领导大革命的国共两党做了一段时期的同路人,但由于终极的目标方向不同,最终是要分手的。将来谁能主宰大地的命运呢?
  下阙则对当年学习生活的回忆,艺术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通篇充满昂扬向上的情调,一点儿惆怅也不是为个人的命运而忧愁,而为革命前途国家命运而担忧。但在乐观自信的气氛里,这一丝的忧愁,也显得微不足道。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部队上了罗霄山脉,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久,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前来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根据地进一步扩大,后红四军内高级领导之间产生了认识分岐,毛泽东离开红四军领导岗位,但仍在军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没有为个人的进退升降而产生情绪波动,真正做到了宠辱偕忘。
  在1929年重阳节到来之际,他写下了《采桑子 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秋日黄花在李清照和无名氏的笔下,是凄惨愁苦的象征。在毛泽东的笔下,那浓郁的芬芳,足以使从事革命战争的人们心醉。秋霜不仅没有使词人感到悲凉,反而成了秋光胜似春光的标志。
  我们还注意到,在这两首词里有一个共同的词:“寥廓!”这个“寥廓”比表示平面空间之辽阔,要恢弘得多。这个“寥廓”是表示空间的无比的宽,无比的高,才构成这个寥廓。“比大地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从这里就可以找到证明。宽阔的胸怀,可以容得下天空,容得下海洋,容得下大地,容得下苍生,哪里还有个人的忧愁烦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