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拓空间 解决问题 影响深远-今日头条

 时间变成水 2015-10-12

开拓空间 解决问题 影响深远

在黑格尔哲学研究中,当代中国哲学界比较关注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研究。2013年先刚先生新译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出版,2014年邓晓芒先生的新著《〈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一卷)》出版,使这种关注不断升温。然而,当前国内黑格尔哲学研究主要专注于欧陆哲学界的研究成果,对英语哲学界的独特思路关注不多。事实上,英语哲学界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先验论证解读影响深远,它使分析哲学从“拒斥”黑格尔哲学走向“复兴”黑格尔哲学。

先验论证解读的兴起

英语哲学界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先验论证解读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他们受分析哲学的影响,直接拒斥诉诸外在权威的形而上学,也不接受黑格尔的有关理论。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1972年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发表了题为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开篇论证”(The Opening Arguments of the Phenomenology)的论文表示,黑格尔是以先验论证为结构论述《精神现象学》“意识”部分的,尤其是第一章“感性确定性”。

泰勒认为黑格尔的先验论证结构是:如果所认知的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且语言的使用不可避免地涉及概念,那么概念结构就是认知结构;而如果感性认知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确定性,那么就必然不符合概念结构,所以感性确定性并不成立;最终证明,概念在《精神现象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解读的实质是希望人们能够注意到,黑格尔同维特根斯坦一样也是反对形而上学的。意识的经验科学不是从外部,而是从认知者的意识自身寻找先验条件来展开认知之旅的。由此,泰勒拉近了分析哲学和黑格尔之间的距离。在这个意义上,泰勒认为黑格尔是站在当代哲学的反形而上学立场上的,而英语哲学界却对其忽视太久了。此后,泰勒将这种解读在至今仍是标志性文献的《黑格尔》(1975)中进行了扩展,从而正式燃起了英语哲学界对《精神现象学》乃至黑格尔的研究兴趣。

先验论证解读的发展

在泰勒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英语哲学界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先验论证解读进行了更多的尝试,试图将先验论证解读的有效性,从“意识”部分扩展到整部《精神现象学》,并表现出将整个黑格尔哲学体系先验论证化的意图。80年代中叶的争论正是其初步表现,当时的争论焦点已经涉及先验论证化了的《精神现象学》在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中的定位问题。

威廉姆斯(Robert R. Williams)认为,整部《精神现象学》具有对先验哲学在结论上必要的导论性作用;而默罗尔德·韦斯特法尔(Merold Westphal)则认为,现象学确实是个导论,却不是先验哲学的导论,而是科学或绝对知识的导论。因为逻辑学作为先验本体论不能自行展开,除非以《精神现象学》所达到的立足点为起点,并且不存在直接达到那个立足点的路径,必须由《精神现象学》来充当达到那个立足点的过渡。

皮平(Robert Pippin)在1989年出版的《黑格尔的观念论》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为全面、系统、激进的论证。他把整部《精神现象学》同《逻辑学》联系起来,为之提供了整体性的先验论证结构,并计划以其修正他所认为的“精神哲学”论证不成功的方面。皮平认为,整个先验论证结构的起点是意识的自主性,即意识既是对象意识又是自我意识,并且自我意识是对象意识,即认知经验的条件。因此,在意识的经验过程中,每个意识形态都以从自身区分出的概念性规定为条件来检验自身的认知。如果认知同概念性条件相矛盾,那么这个经验认知就不成立,除非辩证地演绎出下一个概念。在《精神现象学》中,这一过程不断重复,最终达到绝对概念,即意识达到绝对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得到自我圆满,从而向《逻辑学》过渡。由此说明了概念条件的纯形式,证明了意识的经验确实达到了绝对认知。可以说,皮平的解读使《精神现象学》成为康德“统觉的先验统一性”的变体,对此,皮平也毫不掩饰。虽然这种“过分的”先验解读忽视了黑格尔的柏拉图主义传统,但是相对于当年泰勒所做的,皮平使黑格尔哲学真正成为当代哲学的一个环节。皮平使人们认识到,黑格尔哲学的“概念规定性”是自我规定的,并且是反对康德“静观”统觉的、发生在意识经验过程中的运动。对当代英语哲学界而言,后面这一点非常重要,它使分析哲学传统依据曾经接受康德的思路,将黑格尔哲学纳入反形而上学的“后康德”哲学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