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流动的生活中建立秩序|单读视频Vol.04

 残云伴鹤归 2015-10-12



作家的天职就是借由他的书籍点燃人们对现存秩序的思考、争论和质疑的火炉。

——米歇尔·图尔尼埃




单读视频“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栏目第四期,我们继续用影像探讨文字。


单读视频计划Vol.04


本期读书人:


文珍,1982年出生。大学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金融系,毕业后北上继续求学,成为北京大学第一位创意写作学硕士。她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一位老舍文学奖得主,现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代表作有小说集《十一味爱》、《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文珍以对个体细微感受的精准把握,写出一代人无可逃离的际遇。



文珍说,对写作者而言“推荐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她的备选答案曾包括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张爱玲的《十八春》以及《红楼梦》这种常读常新的著作。不过文珍最终选择了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尔尼埃的《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她觉得,这是一本“可以被更多人知道”的书。



文珍将这本书视为她的定心丸、守护神


除了美妙的译笔和瑰丽的想象,这本书最吸引文珍的地方还在于它的主题。图尔尼埃戏仿迪福《鲁滨逊漂流记》的题材,却表达了截然不同的内容:他在书中探讨秩序崩塌之下如何保持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这对于文珍来说成为了一种救赎和超越。生活流动不拘,秩序也在不断地被打破重建。于是《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便成了常伴文珍的一种激励。




米歇尔·图尔尼埃(Michel Tournier)

米歇尔·图尔尼埃(1924),法国当代文学大师,当代著名的新寓言派文学的主将。他不仅是才华横溢的小说家,而且是睿智深刻的哲学家。西方批评界对他的小说以及融汇在小说中的现代哲学思想推崇备至,评价极高,认为他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为法国小说开创了新局面。《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发表当年即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


-END-





摄影|刘宽 程鹤翔

剪辑|李思羽

编辑|羽桐

单读出品,转载请先至后台询问

无条件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