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肺癌赛跑,智慧与勇气缺一不可 解放周一14

 昵称6327493 2015-10-12

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韩宝惠

与肺癌赛跑,智慧与勇气缺一不可

2015年10月12日   解放周一14 :医者    

  韩宝惠在为患者读片 韩元岳 摄

    ■本报记者 陈俊珺

  在钻研肺癌诊治的三十多年里,韩宝惠参与并见证着肺癌诊治的演变与发展。从最初令人望而生畏的化疗,到如今层出不穷的新方法,在人与疾病的赛跑中,智慧与勇气缺一不可。
  作为我国的“头号肿瘤”,目前肺癌在诊断与治疗中还存在哪些误区?韩宝惠接受了《解放周一》的独家专访。

  医者简介

  韩宝惠
  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博士及博士后导师、医院药物试验管理机构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者。任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执行委员,CSCO 肿瘤血管靶向专委会主委,中国医师学会肿瘤专委会常委等职务。

  胸部CT普及带来喜与忧

  解放周一: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肺癌是一种早期不容易被发现的疾病,等到出现明显的咳嗽胸痛甚至咳血时,往往都是晚期,早期肺癌为什么难发现?
  韩宝惠:我们的肺好比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肿瘤就隐藏在某一段树枝深处或者一片小小的树叶上,一开始并不妨碍整棵树的呼吸和生长,如果拍普通的胸片,可能发现不了枝叶深处隐藏的病变,等到肺功能下降,出现明显的不适时,肿瘤往往已经长得很大,甚至侵犯转移到别的器官。因此,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CT  筛查是尽早发现肺癌的好方法。
  解放周一:随着CT在体检中的普及,似乎也给人们带来另一种烦恼,那就是肺部结节的检出率高了。
  韩宝惠:是的,体检中查出小结节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我们医院曾在徐汇区的6个街道做过肺癌高危人群的CT  筛查,结果小结节的检出率高达24%。
  解放周一:肺结节为什么会越来越普遍?
  韩宝惠:这一方面与生活环境、职业环境有关,也与CT  的分辨率和普及率越来越高密不可分。在CT还没有普及的时候,许多小结节并非不存在,而是根本就查不出来,这其中就有一部分早期肺癌被错漏了。

  小结节不等于癌症

  解放周一:困扰许多患者的问题是,小结节与癌症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韩宝惠:小结节并不等于癌症,也不一定是病。今天上午我看门诊,40个病人中有二十多个都是来看小结节的,他们告诉我,自从查出结节后,几乎天天都吃不好睡不好,这其实大可不必。
  解放周一:那么该如何辨别小结节的良恶呢?
  韩宝惠:首先,如果小结节小于5毫米,那么应当提高警惕并定期随访。这种小结节不一定属于疾病状态,可能是吸入的粉尘、异物等引起的局部病变,也可能是肺部炎症、过敏后留下的机化的疤痕等等,就好比皮肤被划开一个小口子后会结疤,过一段时间可能仍然会有痕迹。
  5毫米以下的结节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当然也有很小一部分可能会逐步恶变,这就需要进一步观察,4到6个月左右再做一次CT,仔细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
  如果结节超过6到8毫米,就有必要进一步做高分辨率的薄层CT检查,并结合它的形态、密度等,请有经验的专业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解放周一:有些患者觉得,反正现在能做微创手术,不如早点把结节摘除,这样就能免除后患,您怎么看?
  韩宝惠:不管是不是癌都挨一刀,这种做法我们不提倡,还是要请专业医生进行仔细的鉴别诊断,并结合其他一些检查手段,权衡利弊之后再慎重决定。

  “一早一晚”是难点

  解放周一:在与肺癌“战斗”的三十多年里,您还有哪些治疗经验?
  韩宝惠:“一早一晚”,即早期肺癌的鉴别诊断以及晚期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是肺癌治疗的两大难点。早期发现离不开人们对体检的重视,而对于不幸确诊为肺癌的患者来说,面对肿瘤则更需要勇气与智慧。
  解放周一:抗癌的信心与勇气很重要。
  韩宝惠:是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刚刚做医生的时候,大多数肺癌患者来医院时都已经到了晚期,治疗方法几乎只有化疗,而当时的化疗药物毒性比现在强,副反应比较厉害。有些患者一听到要化疗就想吐,甚至认为“化疗化疗,一化就了”。现在的情况大不一样了,不仅化疗药物的毒性在降低,各种靶向治疗、免疫药物更是层出不穷。从这个意义上说,被诊断为肺癌固然是不幸的,但能得到如此多的治疗方法,现在的肺癌患者又是相对“有幸”的,应该充满抗癌的信心。
  解放周一:从医30多年来,您见证着肺癌治疗的逐步发展,那么眼下众多的治疗方法,究竟该如何选择?
  韩宝惠:现在提倡综合治疗,但是不是把所有的治疗方法都运用在病人身上,就叫综合治疗,如何正确选择,需要智慧,不仅是医生的智慧,还需要患者的智慧,共同配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治疗也是一门艺术

  解放周一:眼下最常见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韩宝惠:有些患者认为,靶向治疗比化疗更高级,所以要求医生一定要开靶向药物。其实,这些患者对靶向治疗并不完全理解。如果把肿瘤比作一辆在身体里搞破坏的“失控列车”,那驱动基因就是这辆车的引擎。现在已经被医学家发现的肺癌驱动基因有十几种,找到这些基因,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就能有效控制肿瘤。但引发肺癌的驱动基因有许多种,有一些还没有弄清楚。如果患者在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后,没有目前我们已经发现的基因,那么服用相关的靶向药物就没有必要。
  即使体内确实有某种癌症驱动基因,也不应该放弃最基础的化疗。化疗与靶向治疗各有优势。我们医院曾经做过对比研究,单独进行靶向治疗的患者和单独进行化疗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都不如联合靶向加化疗的患者生存期长。因此,千万不要等靶向药物出现耐药了,再想到化疗。
  解放周一:两者有机结合很重要。
  韩宝惠:肺癌的治疗是一门艺术,我们面对的每一位患者的个体差异都很大,怎样在最佳的时机、用毒性最小的药、采用恰当的剂量,这都大有讲究,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我们也希望患者能充分信任医生,医患共同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