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成立于1972年,是美国最大型的人体冷冻服务提供商,中国女作家杜虹的大脑目前就冷冻在这里。官方对外宣称这是会员制的“非盈利性机构”,主要为机构会员提供两种类型的人体冷冻服务,全身冷冻和脑神经系统冷冻(包含大脑冷冻)。“只负责冷冻,不负责复活”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究竟是怎样性质的机构,它的冷冻技术又是怎样的一种技术? 文|邱亦楠 编辑|Tecado 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的大楼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斯科茨代尔,深灰色的建筑群没有多余的色彩和花样,仅有靠近正门处的墙面处悬挂着深蓝色的基金会标志——Alcor。 外人极少将这栋平淡的建筑与人体冷冻联系在一起,也很少人知道它的具体功能,直到中国女作家杜虹的大脑进入这座建筑“沉睡”,等待50年后的“苏醒”。 美国最大的人体冷冻服务提供商 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成立于1972年,是美国最大型的人体冷冻服务提供商,官方对外宣称是会员制的“非盈利性机构”。 成立之初,基金会位于加利福利亚州富勒顿,地震多发,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发展十分缓慢。但早在1976年,基金会的医疗组就对基金会创始人弗雷德·钱德林的父亲,进行了机构首例人体冷冻手术。1994年,基金会迁址到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开始平稳运营机构的各项服务。 该基金会目前为机构会员提供两种类型的人体冷冻服务,全身冷冻和脑神经系统冷冻(包含大脑冷冻)。两种的冷冻费用均不低,全身冷冻的20万美元起步,脑神经系统冷冻的最低费用为8万美元。美国和加拿大之外的客户需要额外支付1万美元的附加费。 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目前的负责人是麦克斯·莫尔(Max·More),是一位“超人”主义拥护者,相信通过科学技术能充分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自他1987年加入阿尔科,为基金会带来了丰富的组织运营经验。亚伦·德雷克(AaronDrake)是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是机构的医疗响应主管,主要负责准备详细的的冷冻病例报告和运输业务,为客户提供最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人体究竟是如何被冷冻的? 人体冷冻术(Cryonics)最早出现于1931年,当时美国《奇异》杂志刊登了一篇尼尔·琼斯写的科幻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叫做詹姆斯的人被发射到太空冷冻又复活的故事。 人体冰冻被推向大众视线要归功于罗伯特·艾丁格,他在1964年出版的《永生不死的前景》一书中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冷冻复活的可能。 随后的1970年代,美国大约出现了6家人体冷冻机构。但是发展到现在,人体冷冻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也不过十几家,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家。 《2001太空漫游》、《星际穿越》、《三体》等科幻作品中部分角色人在非死亡状态下被冷冻,这是人们想象中的人体冷冻技术,真正的冷冻并非如此。 ▲电影《2001:太空漫游》剧照 阿尔科基金会通常在会员被宣布“医学死亡”后,才对其身体或器官实施冷冻手术。基金会常用的冷冻技术是人体“玻璃化”:去除人体中的水分,注入防冻液M-22代替血液,这时人体细胞组织中60%的水分就由化学品代替使身体在极低温的状态下不会结冰,只是分子活动变得很缓慢。 “直接降温冰冻身体的过程会让细胞液中的水分形成冰晶对组织造成损伤,为了保护身体,去除水分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只有人体机构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人被无损伤的状态下“停止”,未来再次“启动”身体才将成为可能。 ▲一个技术人员检查线路连接到电子设备,测量保护剂浓度 ▲手工检查冷冻保护剂的溶液折射率表明浓度足够玻璃化 ▲从操作室转移至冷却装置。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冷却至零下130℃,这个过程就是“玻璃化”(凝固但没有结冰) ▲玻璃化冷冻后,神经系统被安置在单独的铝容器 ▲容器最终浸在液氮中,温度为零下196℃ 以比特币先驱哈尔·芬尼为例。哈尔·芬尼在2014年8月28日因肌肉萎缩硬化症(ALS)去世,当天晚上,他体内的血液和其他所有体液被抽出,随后被含有甘油等物质的冷冻保护剂的M-22代替,这个过程大概需要4个小时。 在之后的两周里,哈尔·芬尼的体温将会慢慢降至零下196℃。人体会被倒置头朝下(万一发生液氮泄漏事故,最大程度保护头部)放在一个铝制舱内,舱体则被放置在高三米,灌有450升液氮的容器即杜瓦瓶内。 “起死回生”的争议 人体冷冻术是伴随着争议发展的,曾有国外网站列举了十大非必要科技发明,“人体冷冻”就榜上有名。 许多生物方面的专家对人体冷冻技术本身提出质疑:“玻璃化”的过程对身体不造成损害几乎是不可能的,这项技术不具有任何医学价值,一些学者更称这是“制作现代木乃伊的技术”。 就目前的科学而言,能低温保存的只有血液、细胞和人体器官。目前(21世纪初)要保存单个人体器官仍然非常困难。而主流科学界还在研究细胞和组织器官的保存。 没有任何实验证明,细胞在冷冻一段时间后仍能够完整保存完好。况且现在所有的人体冷冻机构只负责“冷冻”,不负责“复活”。但是这些人体冷冻机构乐观地相信未来50年后100年后复活技术会出现并且成熟。 许多宗教人士认为,人体冷冻技术与宗教发生冲突,主要原因是因为人死去灵魂已经离开,该技术不可能冷冻人的灵魂。人体冷冻机构则认为冷冻技术只是设法延续冷藏者的生命。伦理问题层面的问题更加明显:冷冻人解冻后,可能会发现子孙比自己的年龄还大。 ▲阿尔科的杜瓦瓶:冷冻人的“家” 一些科学家直接指责这些人体冷冻机构就是“骗死人钱”的诈骗组织。美国《财富》杂志称,阿尔科的会员包括很多亿万富翁,他们向基金会捐赠大量资金,资助其研究人体冷冻技术。阿尔科的一名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我们不通过冷冻术赚钱,会员的资助也仅能够维持运营。” 阿尔科基金会首席技术官休·黑克森这样解释机构的人体冷冻技术:“这就像彩票中奖一样,你不知道会不会中奖,但是首先你得买一张彩票。” 在许多人体冷冻组织网站上也都有这样的陈述:我们无法保证人体冷冻技术一定能成功,但科技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尽管“起死回生”看来遥遥无期,但是我们需要这样的梦想。 这些人已被冷冻或预定了冷冻 ▲詹姆斯·贝德福德:世界上第一位“冷冻人”。1967年去世,由罗伯特艾丁格团队冷冻,目前储存在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 ▲罗伯特·艾丁格:“冷冻学之父”。2011年去世,由人体冷冻研究所进行全身冷冻。他的杜瓦瓶邻居:两任妻子分别在1987年和2000年被冷冻。 ▲哈尔·芬尼:比特币先驱。2014年患渐冻症(ALS)去世,由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进行全身冷冻 ▲泰德·威廉斯:美国著名棒球运动员,职业生涯效力于波士顿红袜队。2002年去世,由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进行冷冻。 ▲杜虹:中国首例接受人体冷冻技术的人,中国著名作家、编辑。2015年5月因胰腺癌去世,由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进行大脑冷冻,是阿尔科基金会第138名冷冻人(编号A-2833)。 ▲博斯特伦姆:牛津“人类未来研究所”所长,现年40岁,曾被美国杂志《外交政策》选为全球百大思想者之一,是“超人主义”拥护者。博斯特伦姆预定了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的大脑冷冻 ▲查尔斯·马修:美国导演、编剧、演员,现年53岁,预定了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的人体冷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