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城最美的书屋,竟是45000根柴禾搭建出来的

 汉青的马甲 2015-10-13


更多精彩节目 点击上方“二更一键关注



篱苑书屋,一家由潘希女士及海外侨胞共同捐赠,建筑设计大师李晓东义务设计的农村文化教育公益书屋。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怀柔小镇的智慧谷,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野小路,在景色清幽的交界河村旁,静静地等待着每一位前来寻求安宁和智慧的人。


书屋表面由4.5万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禾棒包裹,这些就地取材的木料让书屋与山谷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犹如生长在山野的巨型鸟巢。而在书屋内,光线透过柴禾稀疏地洒落在地上,斑驳的光影成了书屋最温暖也最贴近自然的一部分。人们就着这份舒适,乐此不疲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楼梯的设计有别于一般空旷敞亮的读书空间,让读者放慢脚步,给精神一个缓冲地带。赤脚阅读休憩的人,有如在家中般自在。它让当地的村民可以不拘于形式束缚,也打破了传统书屋的安静肃穆,人们可以在这里谈天论地,也可以静坐独享图书的魅力。这里有不少颇具年份的旧书,在古色墨香中熏陶着前来求知的读者。


书屋只有周末开放,管理员由两位当地村民担当。生长于此的人自有福利,闲时若有想读的书,给她们打电话,便能如愿。城市的游人虽然少了这份特权,幸运的是他们只需带上自己的三本小书就能换得这里的一本,这不仅仅是书籍的交换,彼此施受之间,也是缘分的交流与保存。


篱苑的存在,对外来者而言是对宁静的渴望与息养,也是一种对于乡村文明重新的审视和思考。长久以来,农村总是以朴实的劳动姿态示人,更多给人落后、贫瘠之感。在原始的自然环境中建造书屋并服务于村民,看似匪夷所思,却正是打动设计师的地方。建筑本身没有阶级也没有身份,只会用纯粹与豁达等待每一位来者。




“生长于野,安于室。”这是对篱苑书屋以及进入它的人最恰当的形容。书屋作为土地和自然的一部分,汲取天地光华的滋养,哺育着进入它的人。书屋犹如一个蓬勃的生命体,它的身体是阅读者的栖所,静谧而充满生机。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听到最内在的声音,它让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更加诚实,更加柔软,更加无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