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落到实处

 庸庸学馆 2015-10-13
把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落到实处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工作手记

  □徐文凯

  新野县从严落实省市委“抓基层打基础”工作部署和要求,以基层四项基础制度为统领,明责任、拉清单、解难题,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细化任务分工,明确三方责任。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县、乡、村三方责任,通过“书记抓、抓书记”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的主角意识和主业责任,自上而下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明确县委牵头抓总的责任。把县委的主要职责定位为“把方向、定思路”,负责工作的整体进行和全盘统筹;成立四项基础制度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职责,分工到单位,落实到个人,分项落实,协同推进。

  明确乡镇党委主体落实责任。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党委书记与党委班子成员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建立党委班子成员分包联系制度,全员抓党建促落实,明确党委书记要带头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乡镇党委指导、监督、考核村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工作,并定期对村级党员干部进行培训,不断提升素质能力。

  明确村党支部具体执行责任。村建立年度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工作计划、目标及落实台账,台账在公示栏内公示,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监督。

  突出规范运行,拉出四个清单。为使各项措施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新野县对每一个制度如何实施、如何操作以及工作的重点写清讲明,用图表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印发到各乡镇、村组参照执行。

  拉出民主决策议事清单。明确必须进行民主决策的10项村级事务;严格“四议”程序,建立健全拟决策事项乡级党委备案审查、决策过程包村乡干跟踪指导评估、实施结果群众满意度测评三项机制,确保决策事项提议的合法性、科学性;实行阳光操作,抓实决策事项、决议结果和实施结果三项公示,确保让党员干部群众全程参与、全程监督。

  拉出矛盾调解化解责任清单。坚持三级调解制度,即村级以矛盾纠纷排查摸底为主,乡镇以调处化解为主,县级调解组织主要以矛盾纠纷终结为主,通过分级负责,明确任务,逐级化解,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重大问题不出县。

  拉出便民服务清单。将全县41个单位的278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纳入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管理。对村、组明确了代办、咨询、公益、综治四项服务内容;同时,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村干部值班表、服务事项、服务流程、服务规范等上墙公示。

  拉出职权范围清单。完善村级班子运行制度,对他们的职责权限进行界定,开展“三亮三评”活动,通过“亮”和“评”,让群众清晰明白乡镇党委政府该干哪些事,不该干哪些事,方便进行群众监督。

  强化基础保障,破解五大问题。为确保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落实到位,新野县注重帮助基层解决面临的实际难题。

  加强队伍建设,破解“服务队伍不优”难题。建立健全了270个村级班子,选派、调整带头人12名,下派第一书记53名。同时,坚持定期举办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班,让基层干部当好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的明白人、带头人和关键人。

  加强场所建设,破解“服务场所老旧”难题。在高标准建设县、乡两级综合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强力推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坚持一室多用,切实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集党员活动、群众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阵地。

  加强资金保障,破解“服务经费投入不足”难题。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由原来每个行政村每年平均5.3万元调整为10万元。同时,建立年度190万元的党建专项经费和60万元的培训专项经费。

  加强监管督导,破解“服务监管机制不力”难题。成立督导组,定期督导检查,不定期组织观摩评比。

  加强效果检验,破解“服务评判机制不灵”难题。抓实“三亮三评”,强化评议结果运用,对村进行“好”、“较好”、“一般”三等次划分,分别发放村绩效奖励的140%、100%、60%,实现日常化评判、层级化管理、结果运用差异化。2

  (作者系新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