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文学和他的《南阳古城的兴废》

 刘沟村图书馆 2015-10-13


  编前的话: 那天是八月十二日,我因事到南阳民俗文化研究会办公室去,偶遇并认识了郭文学老师。通过交谈,知道了他退休前是南阳市卧龙区审计局工交科的一位工作人员。按说,他一生从事的工作为历史研究毫不搭界,但是,因为他愿意继续用自己的心智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因为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南阳人,退休数年来,他自行、自费、潜心研究,做了大量的查询、考证、走访,对南阳古城的不少历史变迁著书立说记录下来,颇有成就。

  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老伴近年来几次手术,一直卧病在床,不仅家中积蓄所剩无几,而且常年靠他一人照顾,就是这样一位瘦弱的老者,生活的磨难没有压倒他,相反,他执著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尽心尽力地行进着。。。。。。所幸,他的研究已经渐渐被社会重视,在新的白河大桥建造期间,有关部门登门求教,向他咨询关于南阳建桥史方面的重要信息,得到他的有力帮助。。。。。。在得到好评的同时,郭文学老师深为有益于社会而欣慰,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前,他把《南阳古城的兴废》一文发来给我。经他同意,现在我的网易博客和大河网文化遗产版块上做首发。希望对南阳历史有研究的网友们学习并讨论。以此激发更多的人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研究历史、传承历史。注:文章版权归郭文学所有。

  南阳古城的兴废

  郭 文 学

  城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古代王朝国都、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有以大小墙垣的都邑为中心,这些都邑通称作城。都邑四周用于防守的墙垣,内称城,外称郭。

  南阳历史久远,早在远古时期,南阳境内就已有人类活动,在南召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割南阳县北部置南召县)出土有猿人化石。石器时期,南阳境内有原始氏族部落存在,城北的黄山(古称“蘘山”)发现有新石器时期晚期仰韶文化遗址(南阳城周边共发现遗址九处)。尧舜时期,南阳为“四岳”( 四方部落首领 )之地。夏朝时,南阳“本夏禹之国”。商朝中叶为“苑侯国”。

  周朝,南阳为鄂、谢、申、 吕之国。惟谢国是有文字记载南阳建城的最早时期。《 诗经· 大雅 ·菘高 》云 ;“亹亹(音:伟)申伯,王缵( 音: 賛 ) 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音: 邵)伯,定申伯之宅”。 申伯,周宣王之母舅,食邑为谢。周宣王四年(公元前824年),申伯来朝,为优待母舅,宣王增加了申伯的封地,并派大臣召伯虎率兵先去为申伯筑谢城,以作為周之南方屏障。南阳建城史当由此始,其建城迄今已有2,832年。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周王室日渐式微。楚文王二年(公元前688年),楚灭申、吕国,置申吕县,以御晋、郑,又置武城于申北,最后置宛邑。宛ji为故申伯之都。宛邑设置距今已历2,695年。“宛”字读音,今人多有歧义。《辞源》解释;“宛yuān (音 : 渊,通苑),於袁切。《广韵》:‘古县名,汉南阳郡有宛县,地在今南阳县’” 。《汉书·地理志下》:“宛 西通武关,东受江淮,一都会也”。

  战国时期,七国纷争,宛尝入韩。周赧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91年),秦伐韩拔宛,是年,封公子市于宛。又二十年,置南阳郡,治宛(见清光绪《新修南阳县志》,下称《县志》)。秦以宛邑之地建南阳郡。时为秦置三十六郡之一。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冬,十月,令天下县邑,城”(《汉书?高祖紀》),重修南阳城。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时期,南阳为全国大商会之一,《盐铁论?卷第一》称:“燕之涿、 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 陈,郑之阳翟,三川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后,王莽篡汉,改南阳郡为前队(音:隋),宛邑为南阳县。南阳县作为历史地名即始于此。新莽地皇四年(23年),绿林军之新市兵 、平林兵拥立刘玄为更始帝,在南阳城南淯水之滨設坛登基,改元“更始”。五月,攻克宛城,于宛建都。据《水经注.》,晋时南阳郡城内尚存有更始故殿两处。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光武帝刘秀使中郎将耿遵重修南阳城。据《续汉书》引《荆州记》: “城周三十六里”。另据《县志》,古郡城距钓鱼台(今城东十五里)仅三华里之遥,明远顶、 望乡台为故郡城东、西两隅,城北的蔡庄 、尚庄一带现仍有故郡城城垣遗存。南阳为光武帝刘秀“龙兴”之地,号 “南都”,称帝乡,城内房宇栉次鳞比,居民多为皇亲贵戚、富商巨贾。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时诸葛亮卜居南阳城西南岗上,躬耕陇亩,以觇时局变化。徐庶走马荐诸葛,刘备求贤若渴,枉驾三顾茅庐,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岗脉自紫山向南绵亘三十余里,至此截然而住,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内。时人以孔明为卧龙先生,岗以人名,号曰:卧龙岗。

  自汉以降,战乱不断,南阳城屡遭兵燹。作为城防工事,历代官府对城墙多有修葺,可惜多不见于史料。至隋朝,郡治移邓,降南阳为县治,郡城随废,城池因之缩小。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两破汴梁,掳徽、钦二帝。康王登基,避敌迁都,大臣李纲提议:“南阳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 、湖、 巴 、蜀可以取财货,北距三都可以遣救援,暂议驻跸乃还汴都,策无出於此者”(《宋史?李纲传》)。故而在南阳城西北建有康王庙以纪念之。宋、金时期南北对峙,南阳为前线,几度易手。岳飞北上抗金途经南阳卧龙岗,yesu武侯祠, 手书诸葛武侯《出师表》,以示收复失地之决心。元朝,仅就故郡城之西南隅筑土城作县治,旋升县为申州,城池拟改或扩建,因元朝灭亡,史料未见记载。

  明置南阳府。洪武三年(1370年),南阳卫指挥使郭云以元之南阳土城用砖石建成府城。城周六里二十七步,高 、阔皆二丈二尺。城置四门,东门曰:“延曦”, 南门曰:“淯阳”, 西门曰 :“永安”,北门曰: “博望”。城门上建城楼,并各置有月城。城外挖濠,濠深二丈二尺,阔倍之。从永安门外引梅溪河水入濠,水绕城一周。传说,建城时北门屡建屡倒,北门再建时,郭云亲坐于北门下镇之,北门建成又倒,郭云被砸死。郭云殉职后,北门建成。为了纪念郭云,人们在通淯街(今联合街)中段建祠祀之,祠曰:“郭公祠”。祠门北向博望门,以示郭云死后仍不忘北门。祠内祀一神象,背驼面阔,头部约为身长的二分之一强,面目如慈眉善眼的老婆婆,故民间俗称祠为:”石婆庙”,此段街道亦称做:“石婆庙邙”(邙:代用字。方言~门前的路段)。神象可能是依照郭云死难时的形象所塑。《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城池》云:“道光重修石婆庙记:嘉靖九年,唐恭王(原注释:误,应为唐恭王子唐敬王)梦一伟丈夫,自称:‘臣郭云,有石像埋在县治东二百余步。’及寻得,果符王梦,居民以云昔筑城、优恤军民,遂祠祀之。世传云筑城多毁古碑压城墙,故有此报。邑绅张凤冈谓:咸丰时知府顾嘉蘅改筑郡城,未见古碑,俗传或未尽实。”元末战乱,中原人口锐减,当时的中原地带可谓是“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为解决中原人口的严重不足,明洪武年间官府大规模从山西洪洞县向内陆移民。明朝初创,百废待兴,囿于人力、 财力,府城草建。

  成化年间(1465~1487年),南阳府以二州十一县之人力、 财力重修南阳城。砌城墙用砖烧印有“南阳府”字样,墙体用白灰沙浆灌之,坚固异常。上置3,600城垛,以应城内守军3,600兵丁之数。四门加筑瓮城,置内、外城门,城门计有八道,每一城门内侧都有登城马道。沿城墙内侧环城辟街巷以巡城和城防之用,称作“马道街”,街巷至今尚存。又于东南隅城上建一角楼,危檐挑角,称“魁星阁”。四关城河上设吊桥,夜禁和有紧急情况时拉起吊桥,阻断内外交通。迄今上岁数人还习惯地把四关城門之桥称作“某门吊桥”。崇祯初(1628年后),唐王朱聿键蠲金重修城墙。

  崇祯十四年(1641年)、十五年,李自成农民军两次攻陷南阳;崇祯十七年,清军追击李自成溃兵占领南阳。南阳城迭遭屠焚,人民百不存一(《县志》),古城亦毁于农民军的攻城炮火。

  清朝初期至中叶,历任官府对南阳城皆有修葺。道光年间(1821~1850年),白河水漫南关,城浸圮。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入皖、楚,南阳民变迭起。为御民变,知府顾嘉蘅派捐大修南阳城。重修后的南阳城周六里二十七步,高二丈。四门仍用旧名并加门额。东门外额:“中原冲要”,内额:“楚豫雄藩”;南门外额:“车定指南”,内额:“荆襄上游”;西门外额:“控制秦关”,内额:“吕城肇封”;北门外额:“星拱神京”,内额:“源溯紫灵”。城门皆有楹联,今仅存南门一联,联曰:“真人白水生文叔,名士青山卧武侯”。城门上皆有楼,城门之外有月城。顾嘉蘅改南、北重门直达,另改东月城城门向南,西月城城门向北。月城、外门名皆仍旧。城四隅建屋,城上置炮台三十,警铺四十三。城外遍植桃柳,以固墙基。城外挖濠,濠阔二丈,自永安门引梅溪水入,左置石坝以蓄、泄水,又东疏温凉河,经魏公桥引水入濠与梅溪水会。另于城东南隅魁星阁外置石坝以蓄水(人们称为“闸口”。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人民政府在此建桥,以便于人们通行。至今人们仍习惯称此处为 “闸口”),夏秋雨盛,启闸放水,水经琉璃桥于魁章阁处( 今人误为:琉璃阁 )入白河。为加固城防能力,又沿城河内岸筑起一道女墙,女墙高是城的三分之一。

  顾嘉蘅既修城,乃劝各乡、集筑寨以自卫。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扶王陈得才等部合兵围南阳,攻城十七天不下,湖北襄阳道驰援围始解。次年,捻军张总愚部自保安驿趋南阳,在南阳县境活动。因此,始议拟环城筑四圩,状若梅萼,后改筑为土郭(版筑土墙)。郭长一十八里,附郭筑空心炮台十六,作为府城的外围工事。郭之西北隅由玄妙观道长张宗璇独以观之力筑成。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津海失守,警报日至”,县境内诸寨重事修葺,共筑寨一百零九座,其中南阳城以外郭筑成土寨,断为四圩,分作四关。分别为:延曦门外 “万安寨”,为大东关;淯阳门外“淯阳寨”,为大南关;永安门外 “永安寨”,为大西关;博望门为 “人和寨”,为大北关,始从初议。四圩互为独立又有外郭相连,既能共同御敌又能互援,堪称古代建城史上的一大奇观。沿郭又分为六段,称六关:大东关、小东关、大南关、小西关、大西关、大北关。四圩设寨门二十余座,以利内外交通。东开观音阁大寨门,接去唐、桐、江淮下游之东南大道;琉璃桥处辟河街寨门,便于水路运入竹木煤炭;小东关灶王爷庙东辟水寨门(又称永庆门),方便航运及民众白河取水;南关大街(现改作解放南路)南端开小寨门,以通码头,方便白河南北航运;开南关大寨门,由“襄阳渡”走宛襄古道(驿道)南下湖广,兼做白河竹木码头;辟朝山街寨门,以通宛邓夹道(驿道),方便民众武当山朝山;开铁瓦庙大寨门,连接商於路、武关道,西去古城长安; 铁瓦庙大寨门又有官道一刬西南, 经由麻杆(茅岗)屯于十二里河处与宛邓道相接;辟玄妙观寨门,西北向通往三岔口;开北关大寨门,经三鸦路北上京洛;东北开魏公桥大寨门,经“淯阳渡”由方城道(驿道,即古“夏路”)北上中原、汴梁;辟仁济桥寨门(医圣祠处),东北去赊店镇。还有公议门、生铁炉、书院后等寨门。又东依温凉河,南濒白河,西靠梅溪,北挖壕沟连通温凉、梅溪二水,作为外郭防护堑濠。

  明清两代,南阳城作为府治历时571年,影响根深蒂固, 至今远郊农村及周边各县年迈之人,仍习惯称南阳老城为“南阳府”, 并以能到南阳城走一趟为荣耀。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军进犯, 飞机轰炸南阳,城内军民疏散不易,专员朱玖莹下令在专员公署(府衙)西辟一城门,名为“经武门”(俗称“新城门”)。后朱又奉省政府令,征调上万民夫拆除城、寨。为了加快进度,朱下令:砖谁扒掉归谁所有。让市民参与扒城。因此,南阳民居多见城砖。当时,民间对于朱玖莹毁城之举颇有怨言,人们说他是:顾嘉蘅修城,朱玖莹毁城。以示对其拆毁古城之不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内战爆发,当时的国民党地方政府于冬季征集数万民夫,数九寒天限期重新建成城、寨,一直到1948年,才在原址上建成版筑内城外郭.

  五十年代后期,为方便市内交通,拆除了东、南、北三座城门(西门早已不存)和部分城墙。文化革命时期,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一些群众抢占城墙及城河坡(植桃柳空地)建造私房,墙土则作了农村的土肥,市场街北端卖盆卖罐处残存的一段土城墙,也毁于新华路拓宽时。古老的城墙荡然无存,今唯余东、南、北三面城基,西南面城基毁于开发商之手。外郭亦遭同样命运。魁章阁至大寨门之间的寨墙和三座寨门作为白河防洪设施虽幸存了下来,1993年6月修筑滨河路,拆除大寨门,文物部门强烈反对,一领导勃然大怒,声言:谁挡我工程,我就打断他的腿。大寨门终未能保留下来,大部寨墙也被毁掉。以后滨河路扩宽,在大众的一片反对声中,小寨门亦遭同样命运,当时拍板拆除寨门的的领导曾信誓旦旦,保证以后在原址重建小寨门或立碑纪念,事过之后却食其言。从此,古老的南阳城、独具特色的梅花寨彻底消失,被人们忘掉,以致于今人误将寨墙作内城,不知何物是古城。

  南阳地处南北孔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故诸葛亮云:“此诚用武之国也”。古城历经战乱,古迹毁坏殆尽,存世部分也大部毁于1959年的“共产风”和1966年的破“四旧”中,余剩下来的仅只是古街旧巷, 但也正消失在如今的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南阳,直到今日惟有历史而已。

  正是:古今多少兴废事,都付茶余笑谈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