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二:张僧繇

 老阿更 2015-10-14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张僧繇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二: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局部

          张僧繇,南朝梁吴中(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画家。梁武帝天监(502519)中为武陵王国侍郎、在宫廷秘阁掌管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子善果、儒童,师于父,均擅绘宗教画。

          张僧繇以善画佛道著称,亦兼善画人物、肖像、花鸟、走兽、山水等。他在江南的不少寺院中绘制了大量壁画,并曾奉命给当时各国诸王绘制肖像,能收到“对之如画”的效果。他的“画龙点睛”传说颇为脍炙人口。

          张僧繇从事绘画创作,构思敏捷,工作勤奋,数十年中,手不释笔。在技法上,能独辟蹊径,广收博取,曾将晋代女书法家卫铄《笔阵图》中的书法用笔方法融入绘画,使其更富于表现力。他的艺术手法简练,富于变化,创造了一种“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画法,与唐代的吴道子一同被后世推为疏体的代表,与以顾恺之、陆探微为代表的密体各擅千秋之誉。

          他同时又善于吸收和消化外来艺术的表现手法,据记载,他曾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一乘寺用天竺(今印度)传入的凹凸画法创作壁画,所绘物象,远观具有立体感,近视则平,因此该寺又被人称为凹凸寺。

          张僧繇于佛像人物用功最深,形成自己的风格,人称张家样。他画人物,能做到朝衣野服,今古不失,“殊方夷夏,皆参其妙”,能从被画对象的特定身份、时代民族等方面着眼,成功地画出其各自不同的形象特征和风貌。

          张僧繇的绘画艺术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后人将他与顾恺之、陆探微并列为六朝三大家。

          张僧繇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亦精肖像,并作风俗画,兼工画龙,有画龙点睛,破壁飞去的传说。 他曾在建康一乘寺门上用天竺(古印度)画法以朱色及青绿色画“凸凹花”,有立体感。姚最《续画品录》中说:“善图塔庙,超越群工。”张彦远家曾藏有张僧繇的《定光如来像》,并亲眼看到过他的《维摩诘》、《菩萨》等作品。张僧繇生平勤奋,《续画品录》说他“俾昼作夜,未曾厌怠,惟公及私,手不释笔,但数纪之内,无须臾之闲。”足见他业精于勤的可贵精神。在色彩上,吸取了外来影响。

后人将其画法与唐吴道子并称为“疏体”。子善果、儒童,均擅绘宗教画。

         张僧繇的作品有《二十八宿神形图》、《梁武帝像》、《汉武射蛟图》、《吴王格武图》、《行道天王图》、《清溪宫水怪图》、《摩纳仙人图》等,分别着录于《宣和画谱》、《历代名画记》、《贞观公私画史》。传世作品有《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现藏于日本大坂市立美术馆。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二:张僧繇日本藏 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唐梁令瓒摹)

《二十八宿神形图》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或认为是南朝张僧繇画作,或认为是唐代梁令瓒摹本。绢本设色,纵27.5公分,阔489.7公分。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此图原为上下两卷,今仅存上卷的五星和十二宿。这幅画所表现的偏向于道教的神仙思想和生活气质。画家描绘的动物和人物都充分结合了道家神话传说的描述,将众星神的神态,在用笔、用色、章法、结构上,通过精湛的工笔人物技法,进行了丰富的想象和创作。设色高雅华贵,却不失道家神秘的宗教色彩。星宿常常象征着天地运转之道,通过神仙的神采飘逸,整幅画作充满了天地生生不息的大智慧。清代宫庭画谱《秘殿珠林》就把它归入“道氏图册”,而今不少道教图书以此介绍五德星君和二十八宿星君,但必须注意的是此图描绘的星神形像与道经记载有所不同。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二:张僧繇局部之一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二:张僧繇局部之二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二:张僧繇

局部之三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二:张僧繇局部之四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首题“奉义郎陇州别驾集贤院待制仍太史梁令瓒上”,其后逐段篆书题写星宿名称和形像,从卷首开始依次为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角星、亢星、氐星、房星、心星、尾星、箕星、斗星、牛星、女星、虚星和危星星神。各星神形像不一,有文人、妇人、羊首人身、牛首人身、人首瓮身、虎首人身,形貌奇异。图中人物用游丝描划,细劲秀逸,匀洁流畅,设色古雅精微,图中的牛、马等动物亦生动传神,画风谨严。图中太白星神、箕星神脸部修长,尚存南朝人物画的遗风。

此图经宋内府收藏,卷中钤有“宣和殿宝”和双龙玺。《图绘宝鉴》补遗称唐人梁令瓒画,其后看法不一,明何良俊《书画铭心录》依其说,同时代的张丑、茅维则称为南朝人张僧繇绘,而清代宫庭定为张僧繇绘、梁令瓒书。此图历来多有摹本。《秘殿珠林》着录明代朱元久有《仿梁令瓒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石渠宝笈续编》记载清高宗命画院仿画、汪由敦补篆星说以补齐全图,并令丁观鹏摹绘。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二:张僧繇张僧繇 鱼篮观音图  絹本?设色  139.6×74.9cm  费利尔美术馆

《鱼篮观音图》

          絹本?设色,139.6×74.9cm,费利尔美术馆藏。本画线条简洁流畅,形神备至,不似《二十八宿神行图卷》等摹本线条拘谨、形象呆滞,应断为真迹。如是,则此便为世上孤本了。

画中观音如绝世美女亭亭玉立,风中侧头,关爱的目光落在篮里的红鱼上。鱼下垫着的水草更细致地表现了观音对鱼的无微不至的爱心。白净的双脚一如她白净的肤色落在尘土上,代表纯洁入世。把鱼画成红色,那是画家的绝妙构思。不仅是观音要关注鱼,画家更想看画的人注意它。鲜活的鱼,代表的是生命本身,应该活在水里---适合生活的环境中。观音要把鱼带到哪里?对!离开这只有风尘的现世,到“有水”的地方去。观音右手挽篮,左手挽带,暗示不仅要超度众生,还要超度自己。“超度”可能说得过了,“爱惜自己”可能更准确。

 

【集评】

  陈姚最:张僧繇善图塔庙,超越群工。朝衣野服,今古不失。奇形异貌,殊方夷夏,实参其玅。俾昼作夜,未尝厌怠;惟公及私,手不停笔。但数纪之内,无须臾之闲。然圣贤矖瞩,小乏神气,岂可求备于一人。虽云晩出,殆亚前品。(《续画品》) 唐李嗣真:顾陆已往,郁为冠冕,盛称后叶,独有僧繇。今之学者,望其尘躅,如周孔焉,何寺塔之云乎?且顾陆人物衣冠,信称绝作,未睹其余。至张公骨气奇伟,师模宏远,岂唯六法精备,实亦万类皆妙。千变万化,诡状殊形,经诸目,运诸掌,得之心,应之手。意者天降圣人,为后生则。何以制作之妙,擬于阴阳者乎?请与顾陆同居上品。(《续画品录》)

 

  唐张怀瓘:姚最称:“虽云后生,殆亚前品。”未为知音之言。且张公思若湧泉,取资天造。笔才一二,而像已应焉。周材取之,今古独立。(《画断》)

  唐张彦远: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历代名画记》)

  宋陈师道:阎立本观张僧繇江陵画壁曰:“虚得名尔。”再往曰:“犹近代名手也。”三往于是寝食其下,数日而后去。夫阎以画名一代,其于张,高下间耳,而不足以知之。世之人强其不能而论能者之得失,不亦疏乎?(《后山谈丛》)

  明徐沁:龙之为物,灵奇变化,张僧繇画成点睛,会当飞去,固不可杂于凡类。(《明画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