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满天,黑色夜幕上的星星会告诉你许多眼睛看不到的事情,要用心去找,去解读。不断变化的星辰轨迹中,与天地变化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廿三·记 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曾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学及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 张僧繇 《二十八宿神形图》 张僧繇 其人 张僧繇(yóu),字号不详,吴郡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大臣,著名画家。 梁天监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苦学成才,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 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记载他在金陵一乘寺用讲求明暗、烘托的'退晕法'画'凸凹花',有立体感,可知他已接受了外来的绘画技法,'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很像现在的速写,被称为'疏体'。 今有唐人梁令瓒临摹的《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传世,现已流往日本,但这幅画的用笔和记载并不相同他还善于雕塑,有'张家样'之称。 张僧繇的绘画艺术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唐朝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都远师于他。 张僧繇从事绘画创作,构思敏捷,工作勤奋,数十年中,手不释笔。在技法上,能独辟蹊径,广收博取,曾将晋代女书法家卫铄《笔阵图》中的书法用笔方法融入绘画,使其更富于表现力。 他的艺术手法简练,富于变化,创造了一种'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画法,与唐代的吴道子一同被后世推为疏体的代表,与以顾恺之、陆探微为代表的密体各擅千秋之誉。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局部赏析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绘五星二十八宿神形象,此图原分为上下两卷,前画五星,后画二十八宿。 五星,亦称五纬,谓即金、木、水、火、土五行星;二十八宿,我国古时天文学家将周天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而附以诸星座。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局部) 每个星、宿各作一图,或作女像,或作老人,或作少年,或兽首人身,或作怪异形象。每图前有篆书说明。 卷首题有隶书'奉义郎龙州别驾集贤院待制仍太史梁令瓒'。人物用游丝描,细劲秀逸,匀洁流畅,设色古雅精微,图中的牛、马等动物形亦生动传神,画风谨严。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局部)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局部)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局部)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局部)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局部)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局部) 图中太白星神、风星神的形象,脸部修长,尚存南朝人物画的遗风,可能据时代更早的底本传摹所致。 本图亦被题为梁张僧繇所作。据明清人著录记载,当时流传时代较早,内容相同的同名画卷不止一本。 卷中钤有'宣和殿宝'和双龙玺,可知曾藏于宋宣和内府,清中期为安岐所藏,清末归完颜景贤,后流入日本。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长卷欣赏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梁令瓒摹本 绢本设色 纵28厘米 横491.2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