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民权县地标 白云禅寺,位于民权县尹店乡白云寺村。白云禅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年)。始叫观音堂,又名白衣庵。清顺治皇帝出家,康熙寻父,三下白云寺,亲笔御书,树碑铭记。寺院占地达到了546亩,庙地700余亩,建筑5000多间。
白云禅寺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右侧为养心殿,后左侧有禅堂,禅堂左右有厢房。均系清代建筑。白云寺内安放有6尊玉石佛像。是傅作义将军的姑母傅凤英长老从缅甸进献的,价值30多万美元。 大殿东侧有一棵三人合抱的大槐树,长在一口大铁锅内,锅体理于土中,称为“铁锅槐”。 大雄宝殿后,有一经栋,又名多宝塔。高4米,九级六棱,青石雕刻。塔身上刻有众僧拜佛图、六僧鼓乐诵经图、《提婆呵》经文、一佛图及日、月、鹤、莲花等。刻工精细,古朴大方。 寺内东北五十米处有座“佛灵公塔”。砖石结构。高4米,楼阁式,三级六棱形须弥座。塔正面阴刻楷书“佛公灵塔”,“佛洞宗三十一式佛公大和尚”十六字。塔身还刻有门、窗、花、鸟、虫、草、兽等。
康熙皇帝的父亲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6岁登基。长大后得到江南美女董小宛,甚是宠爱。但皇后对一汉家女子得宠极为不满。她背着顺治,把董小宛乱棍打死,沉尸河底。皇后这一举动严重刺伤了顺治的心,于是他脱去龙袍,隐姓埋名,愤而出家当了和尚。顺治皇帝圆寂于该寺后,雍正、乾隆等也多次到白云禅寺祭奠、看望他们的祖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