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云寺,顺治皇帝的出家之地?

 洁洁赢 2021-11-16
白云寺,顺治皇帝的出家之地?

白云禅寺

白云寺位于民权县城西南20公里的白云寺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名白衣庵,后良介和尚改为寺。每逢夏秋季节便白云缭绕笼罩寺院,景色奇异,故名为白云寺,为中原四大名寺(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白云寺)之一。

后来几经黄河决口、兵戈战乱等社会变革,寺院遭到破坏。金、明时期寺院两次毁于兵火战乱,明代杰修和尚募化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白云寺大规模修葺,至今仍保存下来诸多古老建筑。据传清顺治皇帝出家,康熙寻父,三下白云寺,亲笔御书,树碑铭记。从此,白云寺名声大振。

文革期间,白云寺受到了冲击,各种佛塑像、珍贵文物被破坏殆尽,昔日盛况荡然无存。改革开放初期,上级派来了印法老和尚主持寺务工作。印法大师到此后,不顾当时八十余岁的高龄,募化筹资千余万元,对整个寺院进行了整修,几个大殿修葺一新,使寺院重新焕发了生机。1986年11月21日,白云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寺占地百余亩,坐北朝南。寺门雄伟,上书“白云禅寺”四个大字。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背后墙有康熙皇帝亲笔御书“朲置”二字(同音“认知”),意思是殿堂要保持安静,严守戒规。大雄宝殿右侧为养心殿,后左侧有禅堂,禅堂左右有厢房。均系清代建筑。

白云寺,顺治皇帝的出家之地?

铁锅槐——长在铁锅里的槐树

康熙寻父的传说

传说顺治皇帝并没有去世,而是出家当了和尚,最初是在山西五台山的清凉寺。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顺治皇帝并非一直在五台山,而是随着其师傅佛定大师南下到了白云禅寺,并在此终老。他的儿子康熙为了寻找父亲曾两次来到这里。第一次,康熙来到寺内发现有一千多名僧人,都是光头,模样都差不多,实在难以辨认。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康熙一个一个的为僧人们打斋(打饭),想借机近距离观察每一个僧人的长相,谁知忙乎了半天也还是无法辨认。

后来有人说:还有一个烧火的老僧没有到,于是康熙又亲自召来老僧谈话,问他叫什么名字?老僧说:“我叫八乂,你从哪里来?”康熙回答说:“我从京城里来。”老僧问:“京城里麦苗好吗?”康熙听了这话没回答,觉得老僧精神不正常,心想京城里哪来的麦苗!于是便心灰意冷的回京与母后说起。聪明过人的太后听了恍然大悟:“八乂合在一起不就是个父字吗!麦苗就是本后的乳名啊!”康熙闻听不敢怠慢,火速二下白云寺,但没想到父亲外出云游去了,不知去向。

康熙向主持佛定和尚道出了隐衷,并拜佛定为师,又亲笔御书“当、堂、常、赏”四个字,刻于山门之阴。此碑虽残,至今仍存,这块石碑是白云禅寺的镇寺之宝。白云禅寺遂被封为皇家寺院,成为白云禅寺历史上最鼎盛时期。

白云寺,顺治皇帝的出家之地?

康熙御笔——当、堂、常、赏

“当、堂、常、赏”这四个字非常有研究,全部是和尚的尚字开头。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康熙父亲在这里为僧,意思是和尚应该高高在上。“当、堂、常、赏”这四个字分别是“尚”字开头,代表和尚和庙宇,那么“尚”字下面的“田、土、巾、贝”又是什么意思呢?“田”代表可供人耕种的土地,“尚”和“田”组成的“当”字代表和尚和寺院也需要土地供他们生存。“土”是宅居的意思,“尚”和“土”组成的“堂”字,代表和尚们也要有房屋居住。“巾”代表服装,“尚”和“巾”组成的“常”字代表和尚们不能没有好的衣服穿。“贝”代表钱财,“尚”和“贝”组成的“赏”字,代表和尚们不能没有钱财。这通碑刻代表了康熙皇帝对白云禅寺僧众的态度。

白云寺,顺治皇帝的出家之地?

多宝塔——顺治安葬皇帝之处?


在这里使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听禅,看禅,悟禅,所到之处,身心被这里的浓浓禅意所净化。

一千多年来,袅袅香火升,悠悠钟声扬,古刹虽历尽沧桑,屡毁屡建,却仍经久不衰,香火旺盛,千古不绝的传奇故事,使得白云禅寺更富传奇色彩。

2010年10月,尹店乡改名白云寺镇,以这种形式保留了传统文化。郑民高速2016建成通车,设出入口白云寺站,也方便了旅客出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