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赋鵩
开径望三益;
校书人对月;
圣朝绵寿耇;
南北两途,往来此解渴;
甲歌丁舞,且下十石酒;
事业傥千秋,要归何传;
持钵咒在江,淘尽恒河沙数;
利济海天恩,市舶万困蒙帱载;
荐士擢袁朱,南渡屏藩,东宫师保;
拜道南祠,脉络三传,罗李考亭皆后起;
三洞门前渡世,有木筏沙棠,脱诸苦难;
湘水鉴臣心,铁笛传歌,羽荣过五色诏;
大海正携琴,互答好音,片席忝居二岛长;
是人间父母神明,大被万家,遗爱长留钜鹿笏;
五朝元老须眉,怅片石留题,遍海内门生故吏;
六如慧业悔多才,乃知同降庚寅,桃坞蹉跎艰一第;
出与五柳异,归与五柳同,还读我书,大纛高牙传弟子;
曾传鹿解听经,永护夭胎,抱槲叶千重,愿保长生依御苑;
坠地是何代、是何年?马鸣生周末,龙树生秦初,略似片时昏旦;
杨浚(1830-1890),字雪沧,号健公,又号冠悔道人。祖籍福建晋江,后迁福建侯官。咸丰二年(1852)中举,同治四年(1865)任内阁中书,及国史、方略两馆校对官。曾为左宗棠幕僚,随征甘肃。杨氏为福建著名藏书家,同治五年(1866)应左宗棠之邀,入福州正谊书局,重刊先贤遗书。同治八年(1869)游台,受淡水同知陈培桂之聘,纂修《淡水厅志》;并应郑用锡子嗣郑如梁之请,编纂《北郭园全集》,首开清代北台湾文学专著出版之先河。同治九年(1870)修志完成后离台。晚年致力讲学,曾任教于漳州丹霞书院、霞文书院,厦门紫阳书院,金门浯江书院。著有《冠悔堂诗文钞》、《冠悔堂赋钞》、《冠悔堂骈体文钞》、《冠悔堂楹语》、《杨雪沧稿本》等。
蔡琛《冠悔堂楹语附录》: 冠悔先生大集刊成,公子幼雪、希沧摹遗照七帧,与同人题辞并寿梨枣。于是,林君畏庐颜曰:诗影。而余妹婿放庐跋其后,论者多先生有子,以剑南之嗣子、篪子遹称之。继出先生所著《楹语》一册,凡八门,终哀挽。琛受读数过,告两公子曰:先生之挽人者,务肖其人;而人挽先生者,虽未能悉数生平,颇无谀赘,宜附梓以行,盖亦放庐跋语,先生之诗已传人,又以诗传先生意也。公子泣而唯唯。琛遂得手录大半,以已一联是殿。呜吁,先生往矣,心丧难释,遗稿空披,韭露之音,凄凄在耳。回忆鹭江春水,问字归帆,曾几何时?绛帷长掩,讵今日摭陈余事为足表清芬哉?虽然先生言行其可传者,洵不藉此,此藉以寄小子梁木之痛于无已耳。 杨浚《淡水八景诗》: 指峰凌霄:霄汉分明五指开,孤城南面送青来。诸峰罗列尊初祖,大海荒蒙辟俊才。关外已闻驱虎豹,云中何事幻楼台?桥门日夕看山色,天马行空亦壮哉。 杨浚《雁门大雪》: 冰天跃马吾能事,一骑重来紫塞门。漫卷诗书来绝徼,可怜鼙鼓尚中原。白头苏武相思日,青冢明妃何处村。又向他乡过冷节,万山风雪一销魂。 杨浚《雪中过元遗山故里》: 冷月西沉朔雪飞,秀容城外读残碑。河山同下新亭泪,甲子重编彭泽诗。绝塞才名尊一代,平生慧业冠群儿。忧时乐府吾能唱,何处嵩云慰所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