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仁堪联集

 江山携手 2015-10-14

西园翰墨;
北府旌旗。

  • 自题署府廨宅内门

和渊明饮酒;
续昌黎进学。

  • 书赠仲云仁兄

举杯邀明月;
高枕对南楼。

  • 书赠宗奎仁兄

有容德乃大;
无欺心自安。

  • 隶书墨迹

花间酒气春风;
竹里棋艺雨寒。

  • 书赠宝晴仁兄

饵芝术以养闲;
坐烟篁而收思。

  • 行楷墨迹

古琴百衲弹清散;
名帖双钩拓硬黄。

  • 书赠兰轩大丈

白云入市人沽酒;
黄叶敲门客借书。

  • 书赠梅生大兄

古心如奉商彝鼎;
别韵原持汉管弦。

  • 书赠福庵大兄

斗酒相逢须醉倒;
小松初种不嫌迟。

  • 书赠灿斋大兄

偶题岩石云生笔。
闲绕庭松露湿衣。

  • 书赠钟声大兄

偶拓硬黄书草圣;
自斟软碧饯花神。

  • 书赠徙南大兄

市隐昔曾从啸父;
野蘤无风自在香。

  • 书赠东如一兄

御风而行诚善也;
遗世独立其仙乎。

  • 书赠绶青二兄

自生清咏当风竹;
同抱幽怀映日兰。

  • 书赠宾南二兄

依旧林峦三代物;
簇新花鸟六朝文。

  • 书赠幼梧二兄

轻鸥白鹭定吾友;
绿竹高松无俗情。

  • 书赠□□二兄

直谅喜来三径友;
纵横富有百城书。

  • 书赠煕初三兄

诗坛夺帜一名将;
香国探梅万化身。

  • 书赠瑞图三兄

盛业光承书府诏;
清香秘检石楼经。

  • 书赠栗轩三兄

蕲簟蜀琴相对好;
月华星采坐来收。

  • 书赠仲献四兄

静室焚香盘膝坐;
长廊看画散衣行。

  • 书赠见田七兄

古墨半浓评砚谱;
新泉初沸补茶经。

  • 书赠葵士七兄

一室图书自清洁;
百家文史足风流。

  • 书赠季田仁兄

虎尾春冰坚道力;
马蹄秋水幻文心。

  • 书赠寅麟仁兄

湖馆翕然无俗客;
人家大抵近山岚。

  • 书赠联卿仁兄

岚阳云树伊川月;
灵运诗篇逸少书。

  • 书赠宗年仁兄

笔老诗新疑有物;
水清石瘦亦能奇。

  • 集苏轼句书赠少馥仁兄

钟鼎山林各天性;
风流儒雅亦吾师。

  • 书赠鹤舲仁兄

和以致祥恭则寿;
仁能济世俭传家。

  • 书赠元寿仁兄

仙人有待乘黄鹤;
海客无心随白鸥。

  • 书赠锡琨仁兄

五岳圭棱河气势;
六经根柢史波澜。

  • 书赠虎卿仁兄

文章清逸世少比;
胸次广博无所开。

  • 书赠荫之仁兄

礼义遂为时所法;
宽和能使坐如春。

  • 书赠子良仁弟

橘洲高隐神仙宅;
兰泽馨羞门子诗。

  • 贺子良姻年伯六十寿

委质江山如许国;
寄怀鱼鸟欲忘形。

  • 题江苏镇江海西庵

千古英雄浪淘尽;
天下名山僧占多。

  • 题镇江金山寺方丈室

十里荷花开世界;
半窗松雪论天倪。

  • 行楷墨迹

文章纵横乃如此;
金石刻画臣能为。

  • 行楷墨迹

马骏初非凡眼识;
山开频得异书看。

  • 行楷墨迹

迅见声华扬凤阁;
长将形影对龙泉。

  • 行楷墨迹

百尺岩松生琥珀;
九秋梅树长珊瑚。

  • 行楷墨迹

有山可观水可听;
于怀得静亭得闲。

  • 行楷墨迹

沧海六鳌占气象;
青天一鹤见精神。

  • 行楷墨迹

蓬莱文章建安骨;
米家图画邺侯书。

  • 行楷墨迹

绮笺白凤扬雄赋;
棐几红鹅逸少书。

  • 行楷墨迹

少年文带春生气;
虚己怀人无自足。

  • 行楷墨迹

斯民以安,钦若嘉业;
歌君之美,佥然同声。

  • 书赠鹤汀大公祖

风日无言,一觞自足;
山水所会,万竹犹虚。

  • 书赠兴卿大兄

掬水弄清,揽云测幻;
扃轩秘晓,敞阁放春。

  • 书赠品莲大兄

拥书百城,古香满座;
种竹千亩,清气妍天。

  • 书赠赓扬大兄

快雪时晴,佳想安善;
兰言风引,得随清娱。

  • 书赠敕五大兄

朗日映怀,春和在抱;
崇兰临水,古竹当风。

  • 书赠恒臧大兄

敷文研理,匪晨伊暮;
下帷覃思,温故知新。

  • 书赠牗云大兄

文简传经,本从怀祖;
岳阳遗记,书妙得天。

  • 书赠志云二兄

躬洁冰雪,夷然清皓;
性发兰石,生自馥芬。

  • 书赠子弼三兄

紫殿仙宫,霞骞鸟翥;
昆山汉水,玉润珠明。

  • 书赠廉水三兄

怀秋成章,含笑奏理;
玩易体复,味老思冲。

  • 书赠少兰十三兄

东溟量深,西岳测峻;
秋月俪洁,春风酿和。

  • 书赠秋读仁兄

甘露卿云,于斯为瑞;
珠浑玉照,盖世之华。

  • 书赠莲溪仁兄

杂树交荫,云垂烟接;
风泽清旷,气爽节和。

  • 书赠荩臣仁兄

饮真茹强,惟性所宅;
体素储洁,与古为新。

  • 书赠葆廉仁兄

锦里梅香,芳联奕叶;
华堂藻曜,瑞霭琼英。

  • 书贺少浓尊兄哲嗣嘉礼

诵喜盈积,花叶壮茂;
仁德感应,鸾凤翱翔。

  • 书赠少钦尊兄

晴云秋月,尘埃不到;
良金美玉,浑厚无疵。

  • 书赠畏磷贤弟

东鲁雅言,诗书执礼;
西京明诏,孝弟力田。

  • 书赠菊庐主人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 楷书墨迹

有时乐游,林听夫不;
无事闲坐,带系诸于。

  • 行楷墨迹

云掩金戈,风生铁马;
雪健沙鹘,霜驯野驼。

  • 行楷墨迹

纵横百家,才大如海;
安坐一室,意古于天。

  • 行楷墨迹

海南日东,就瞻王会;
佛书道藏,依据圣言。

  • 行楷墨迹

雅性内融,惟道是杕;
天骨疏朗,其馨若兰。

  • 楷书墨迹

贞筠抽箭,润璧怀山;
溽露飞甘,舒云结庆。

  • 篆书墨迹

危不持,颠不扶,焉用彼相;
进以礼,退以义,我思古人。

  • 撰会馆课赋题《辅人无苟》

一笑相逢,且留取雪中鸿爪;
几生修到,能管得岭上梅花。

  • 题南雄来雁亭

 

  错语:对联主要搜自网络墨迹,不排除伪作及题书他人作品,仅供参考。

●相关资料

  王仁堪(1848-1893),字可庄,又字忍庵,号公定,福建省闽县(今福州市鼓楼区)人。祖父王庆云,官至工部尚书。父亲王傅璨,官至刑部主事。清·同治九年(1870年)在顺天应试中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举人考取内阁中书。光绪三年丁丑恩科(1877年)状元及弟,授职翰林院修撰,历任提督山西学政,贵州、江南、广东乡试副官,会典馆绘图处总纂官,江苏省镇江、苏州知府。学识渊博,聪颖过人。善书法,宗欧、褚、名称一时,能画,善设色花卉。清朝丁丑恩科状元。

  同治九年(1870年)在顺天应试中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举人考取内阁中书。光绪三年丁丑恩科(1877年)状元及弟,授职翰林院修撰。历任提督山西学政,贵州、江南、广东乡试副官,会典馆绘图处总纂官。光绪十三年(1887年)奉命在上书房行走。屡上疏论时政,上条陈劝阻慈禧停修颐和园,并弹劾崇厚、奕劻等权臣。光绪十七年(1891年)三月出任江苏省镇江知府。到任末及10日丹阳教案发生。该县民众在天主教堂内刨到死婴70多具,引起公愤。焚毁教堂。洋人提出种种无理要求,遂亲临现场稽查,验得婴儿尸骸70多具,认为该教堂既兼办育婴,不应枉死婴儿;又不遵照光绪十五年(1889年)两广总督奏行的章程,遭到群众反对是咎由自取。于是呈请两江总督刘坤一,于结案时不追究民众焚毁教堂的责任,同时给传教士以适当抚恤,态度不卑不亢,宽严甚为得体。学识渊博,聪颖过人,善书法,法宗欧、褚,笔意似欧阳询,名称一时,有碑帖行世。镇江金山“天下第一泉”即为其所书。能画,善设色花卉。在镇江知府3年任上,兴修水利,培养人才,政绩斐然。创办南泠书院(今镇江中学)。以兴办水利为急务,先后开凿塘堰近7000处,闸坝100余座。疏浚河渠,以工代赈,广建义塾等措施无不尽力施行。后因劳累过度,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春病倒,时当地发生蝗灾,亲自督捕于野,病情加重,在病床上仍念灭蝗事,同年秋丹徒、丹阳又遭大灾,一面请准截漕济赈,一面劝导绅商捐助救活20余万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七月调任苏州知府。因积劳过度,一到苏州又病倒。但仍抱病每天到谳局清理积案。同年冬,在一次夜间巡时感受风寒,终于一病不起。光绪十九年(1893年)病卒于任上,时年仅45岁。噩耗传至镇江,“士民皆欷嘘流涕”,并详列其政绩呈报督、抚请求上报朝廷。总督刘坤一、巡抚奎俊对其以实心行实政,视民事如家事,卓然有古循史凤上闻清帝诏允宣付史馆立传,以表循良。著有《王苏州遗书》等。

 

廉吏可为乎?只留半壁图书,与两袖清风,分贻儿辈;
老夫既耄矣,剩有病女涕泪,随大江流水,洒到君前。

  • 黄体芳挽王仁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