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铎联集

 江山携手 2015-10-14

溪声归枕上;
云气过窗前。

  • 墨迹

对吟必映群花下;
闲卧情游古史前。

  • 墨迹

林屋暮烟,樵归路远;
荒城落日,宦冷怀高。

  • 墨迹

七天通气冷;
三殿引云长。

  • 题峨眉山天门石

一片芙蓉新出水;
千层芳草远浮山。

  • 题扬州瘦西湖东园芙蓉沜

附,王铎集字联:

月色如故;
江流有声。

莫笑人短;
忽恃己长。

云山风度;
松柏精神。

凤鸣盛世;
龙有传人。

学无止境;
教有所长。

中道而立;
好古以求。

境由心造;
事在人为。

事理通达;
心气平和。

开卷有益;
温故知新。

清闲无世事;
管领有春风。

无事此静坐;
有情且赋诗。

让人非我弱;
得志莫离群。

青山吟意远;
红树寄归迟。

早完一岁赋;
多读几年书。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三思方举步;
百折不回头。

读书能见道;
入世不求名。

泉石从所好;
文章如有神。

不作无益事;
常读有用书。

天高难诉苦;
诗拙贵知真。

门墙多古意;
野色风秋多。

厚积言有物;
苦练笔生花。

静者心多妙;
飘然思不群。

夕阳无限好;
高处不胜寒。

仰得红日近;
望远白云孤。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以文长会友;
惟德自成邻。

多言即少味;
无欲斯有为。

风光行处好;
云物望中断。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福地多安乐;
鸿基长发祥。

倚石得奇想;
看云多远怀。

月斜诗梦瘦;
风散墨花香。

●相关资料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十樵、小樵、石樵,又号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别署烟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明末清初孟津(今属河南)人。幼时家境贫寒。天启二年(1622)进士,累擢礼部尚书,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后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卒后谥文安。
  王铎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尤工真、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粗犷豪放,淋漓痛快,不失法度,既发扬了明代草书气势奔放、直抒性灵的特点,又矫正了线条粗率的弊病。在结构方面,以奇险取胜,节奏对比强烈。笔画结构十分敏感,创造出不少新的构成方式。兼善画山水和梅兰竹石,画作主要继承五代靳浩和关同的风格,丘壑高峻,气势雄伟。同时也吸收董源和王维的画法,主要以水墨晕染为主,皴擦不多,略施淡色,山川显得厚实雄伟,生机勃勃。
  王铎因在明亡之后降清,在气节上颇多可疵之处,故许多人对其人品常有微词,毁誉参半。清乾隆时,清廷借敕编《四库全书》之际,查毁其全部书刊,并列入《贰臣传》。存世书迹较多,有《五言诗行书轴》、《望白雁潭作》、《嘀王僧虔帖轴》、《杜子美赠陈补阙诗》、《为宿松书诗轴》等,刻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等。

 

万事不如杯在手;
一生几见月当头?

  • 传为王铎摘朱野航诗句书赠南明弘光帝朱由崧

家有鱼须丞相笏;
囊余鸡舍侍园香。

  • 佚名题孟津王铎故居前厅抱柱

天马行空,惯从万汇收元气;
玄机运理,自可一心穷大观。

  • 马世晓题孟津王铎故居二进院客厅

 

附:王铎诗句摘联

雨余孤岫出,
日暮众禽依。

  • 五律·家中南磵

桃开潭外火,
磬落宦中身。

  • 五律·沙河镇作

城郭新时少,
豺狼乱后多。

  • 五律·送雪帆之秦

老山春药紫,
沧海晚潮青。

  • 五律·自嘲

翠霭尚留龙驭远,
青天时有鹤群呼。

  • 七律·嵩山

鸿宝常绕丹穴火,
鹤泉好饮白头翁。

  • 七律·缑岭

钟磬不关兴败事,
藤萝犹挂古今秋。

  • 七律·近望牛头山

年老弟兄难久别,
田间庐舍好同归。

  • 七律·与昆山三弟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