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

 吾行的天涯 2015-10-14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五藏生成篇
  新校正云:按此篇云《五藏生成篇》而不云论者,盖此篇直记五藏生成之事,而无问答论议之辞,故不云论。后不言论者,义皆仿此。
  心之合脉也,
  火气动躁,脉类齐同,心藏应火,故合咏也。
  其荣色也,
  火炎上而色赤,故荣美於面而赤色。○新校正云:详王以赤色为面荣美,未通。大抵发见於面之色,皆心之荣也,岂专为赤哉。
  其主肾也。
  主,谓主与肾相畏也,火畏於水,水与为官,故畏於肾。
  肺之合皮也,
  金气坚定,皮象亦然,肺藏应金,故合皮也。
  其荣毛也,
  毛附皮革故外荣。
  其主心也。
  金畏於火,火与为官,故主畏於心也。
  肝之口筋也,
  木性曲直,筋体亦然,肝藏应木,故合筋也。
  其荣爪也,
  爪者筋之余,故外荣也。
  其主肺也。
  木畏於金,金与为官,故主畏於肺也。
  脾之合肉也,
  土性柔厚,肉体亦然。脾藏应土,故合肉也。
  其荣唇也,
  口为脾之官,故荣於唇,唇谓四际#1白色之处,非赤色也。
  其主肝也。
  土畏於木,木与为官,故主畏於肝也。
  肾之合骨也,
  水性流湿,精气亦然,骨通精髓,故合骨也。
  其荣发也,
  脑为髓海,肾气主之,故外荣发也。
  其主脾也。
  水畏於土,土与为官,故主畏於脾也。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心合豚,其荣色,咸益肾,胜於心,心不胜,故脉凝泣,而颜色变易也。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肺合皮,其荣毛,苦益心,胜於肺,肺不胜,故皮枯槁,而毛拔去也。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肝合筋,其荣爪,辛益肺,胜於肝,肝不胜,故筋急而爪乾枯也。
  多食酸,则肉胝胜而唇揭。
  脾合肉,其荣唇,酸益肝,胜於脾,脾不胜,故肉胝胜,而唇#2皮揭举也。胝,丁尼切。胶,侧救切。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肾合骨,其荣发,甘益脾,胜於肾,肾不胜,故骨痛而发堕落。
  此五味之所伤也。
  五味入口,输於肠胃,而内养五藏,各有所养,有所欲,欲则互有所伤,故下文曰:
  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
  故心欲苦,合火故也。肺欲辛,合金故也。肝欲酸,合木故也。脾欲甘,合土故也。肾欲咸,合水故也。
  此五味之所合也。
  各随其欲而归嗅之。
  五藏之气,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此五味之合,五藏之气也,连上文。《太素》同o
  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
  兹,滋也,言如草初生之青色也。
  黄如棋实者死,
  色青黄也。
  黑如良者死,
  矣,谓臭煤也。良,音苔。
  赤如恤血者死,
  恤血,谓败恶凝聚之血,赤黑也。恤,方杯切。
  白如枯骨者死,
  白而枯槁,如乾骨之白也。
  此五色之见死也。
  藏败,故见死色也。《三部九侯论》曰: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叉死矣。此之谓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鹦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
  皆谓光润也,色虽可爱,若见朦肿,尤善矣。故下文曰:
  生於心,如以缟裹.朱;生於肺,如以缟裹红;生於肝,如以缟裹钳;生於脾,如以缟裹括楼实;生於肾,如以缟裹紫。
  是乃真见生色也。缟,白色,给,薄青色。
  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
  荣,美色也。
  色味当五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
  各当其所应而为色味也。
  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各当其所养之藏气也。
  诸脉者皆属於目,
  脉者血之府,《宣明五气篇》曰:久视伤血。由此明诸脉皆属於目也。○新校正云:按皇甫士安云:《九卷》曰:心藏脉,脉舍神。神明通体,故云属目。
  诸髓者皆属於脑,
  脑为髓海,故诸髓属之。
  诸筋者皆属於节,
  筋气之坚结者,皆络於骨节之问也。《宣明五气篇》曰:久行伤筋。由此明诸筋皆属於节也。
  诸血者皆属於心,
  血居脉内,属於心也。《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然神者心之主,由此故诸血皆属於心也。
  诸气者皆属於肺,
  肺藏主气故也。
  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
  溪者,肉之小会名也。八溪,谓肘膝腕也,如是,气血筋脉,互有盛衰,故为朝夕矣。
  故人卧血归於肝,
  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於诸经,人静则血归於肝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肝受血而能视,
  言其用也。目为肝之官,故肝受血而能视。
  足受血而能步,
  气行乃血流,故足受血而能行步也。
  掌受血而能握!
  以当把握之用。
  指受血而能摄。
  以当摄受之用也。血气者人之神,故所以受血者,皆能运用。
  卧出风吹之,血凝於肤者为痹,
  谓痛痹也。痛,音顷,又音君。
  凝於脉者为泣,
  泣,谓血行不利。
  凝於足者为厥,
  厥,谓足逆玲也。
  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空者,血流之道,大经隧也。隧,音遂。
  人有大谷十二分,
  大经所会,谓之大谷也。十二分者,谓十二经豚之部分。
  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
  小络所会,谓之小溪也。然以三百六十五小络言之者,除十二俞外,则当三百五十三名,经言三百五十四者,传写行书,误以三为四也。○新校正云:按别本及全元起本、《太素》俞作关。
  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
  卫气满填以行,邪气不得居止,卫气亏缺留止,则为邪气所客,故言邪气所客。
  针石绿而去之。
  绿,谓寅绿行去之貌。言邪气所客,卫气留止,针其溪谷,则邪气寅绿随脉而行去也。
  诊病之始,五次为纪,
  五次,谓以五藏之豚,为次生死之纲纪也。
  欲知其始,先建其母,
  建,立也。母,谓应时之王气也。先立应时王气,而后乃求邪正之气也。
  所谓五次者,五脉也。
  谓五藏豚也。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足少阴,肾豚。巨阳,膀胱豚。膀胱之脉者,起於目内毗,上额交巅上;其支别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行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然肾虚不能引巨阳之气,故头痛而为上巅之疾也。经病甚已,则入於藏矣。
  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
  徇,疾也。蒙,不明也。言目暴疾而不明,招,谓掉也。摇掉不定也。尤,甚也。目疾不明,首掉尤甚,谓暴病也。目冥耳聋,谓渐病也。足少阳,胆豚。厥阴,肝豚也。厥阴之脉,从少腹,上侠胃,属肝络胆,贯鬲,布胁肋,循喉咙之后,入顽颗,上出额,与督豚会於巅。其支别者,从目系下颊裹。足少阳之豚,起於目锐毗,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入缺盆。其支别者,从耳后,入耳中;又支别者,别目锐毗,下顾,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鬲,络肝,属胆。今气不足,故为是病。○新校正云:按王注徇蒙,言目暴疾而不明,义未甚显。徇蒙者,盖谓目脸脑动疾数而蒙暗也#4。又少阳之脉下额,《甲乙经》作下颂。顽,胡浪切。颗,苏郎切。系,奚帝切。额,音权。
  腹满缜胀,支鬲肚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朕,谓胁上也。下厥上冒者,谓气从下逆上,而冒於目也。足太阴,脾豚。阳明,胃脉也。足太阴脉,自股内前康,入腹,属脾络胃,上鬲。足阳明脉,起於鼻,交於频,下循鼻外,下络颐颌,从喉咙,入缺盆,属胃络脾。其直行者,从缺盆,下乳内康,下侠齐,入气街中。其支别者,起胃下口,循腹裹,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髑。故为是病。肚,去鱼切。骸,音虞。
  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
  手阳明,大肠脉。太阴二肺豚也。手阳明豚,自肩髑前廉,上出於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鬲,属大肠。手太阴脉,起於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鬲,属肺,从肺系,横出掖下。故为咳嗽上气,厥在胸中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厥作#5病。
  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手巨阳,小肠脉。少阴,心脉也。巨阳之脉,从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鬲,抵胃,属小肠。其支别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毗。手少阴之脉,起於心中,出属心系,下鬲,络小肠。故心烦头痛,病在胸#6中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胸中痛,支满,腰背相引而痛,过在手少阴、太阳也。
  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
  夫脉,小者细小,大者满大,滑者往来流利,涩者往来奏难,浮者浮於手下,沉者按之乃得也。如是,虽众状不同,然手巧心谛,而指可分别也。
  五藏之象,可以类推;
  象,谓气象也。言五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何者?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静,肺象金而刚央,肾象水而润下。夫如是皆大举宗兆,其中随事变化,象法傍通者,可以同类而推之尔。
  五藏相音,可以意识;
  音,谓五音也。夫肝音角,心音征,脾音官,肺音商,肾音羽,此其常应也。然其互相胜负,声见否臧,则耳聪心敏者,犹可以意#7识而知之。
  五色微诊,可以目察。
  色,谓颜色也。夫肝色青,心色赤,脾色黄,肺色白,肾色黑,此其常色也。然其气象交互,微见吉凶,则目明智远者,可以占视而知之。
  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色青者其脉弦,色赤者其脉钧,色黄者其豚代,色白者其豚毛,色黑者其脉坚,此其常色脉也。然其参校异同,断言成败,则审而不惑,万举万全,色脉之病,例如下说。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於食,名曰心痹,
  喘,谓脉至如卒喘状也。藏居高,病则脉为喘状,故心肺二藏#8,而独言之尔。喘为心气不足,坚则病气有余。心脉起於心胸之中,故积气  在中,时害於食也。积,谓病气积聚。痹,谓藏气不宣行也。
  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而#9从之。
  思虑心虚,故外邪因之,而居止矣。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
  喘为不足,浮者肺虚,肺不足是谓心虚,上虚则下当满实矣。以其不足,故善惊而气积胸中矣。然豚喘而浮,是肺#10自不足,喘而虚者,是心气上乘,肺受热而气不得营,名#11肺痹,而外为寒热也。
  得之醉而使内也。
  酒味苦燥,内益於心,醉甚入房,故心气上胜於肺矣。
  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肱,名曰肝痹,
  脉长而弹,是为弦紧,紧为寒气,中湿乃弦,肝主朕胁,近於心,故气积心下,又支脑也。《正理论豚名例》曰:紧豚者,如切绳状。言左右弹人手也。
  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脉紧#12。
  脉紧#13为寒,豚长为湿,疝之为病,亦寒湿所生,故言与疝同法也。寒湿在下,故腰痛也。肝豚者,起於足,上行至头出额,与督豚会於巅#14,故病则足玲而头痛也。清,亦玲也。疝,所晏切。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
  有厥气,名曰厥疝,脉大为气,脉虚为虚,既气又虚,故脾气积於腹中也,若肾气逆上,则是厥疝,肾气不上,则俱#15虚而脾气积也。
  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
  女子同法,言同其候也。风气通於肝,故汗出当风,则脾气积满於腹两丁。
  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
  上,谓寸口也,肾主下焦,故气积聚於小腹与阴也。
  得之沐浴清水而外。
  湿气伤下,自归於肾,况沐浴而外,得无病乎。《灵枢经》曰:身半以下,湿之中也。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
  奇豚,谓与色不相偶合也。几色见黄,皆为有胃气,故不死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无之奇豚三字。
  面青目青#16、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无黄色而皆死者,以无胃气也。藏以胃气为本。故无黄色焉。皆曰死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竟
  #1际:原作『祭』,据顾本改。
  #2唇:原作『肾』,据顾本改。
  #3裹:原作『裹』,据顾本改。下四『裹』字仿此。
  #4暗也:原作一『睹』字,据顾本改。
  #5作:原作『在』,据顾本改。
  #6胸:顾本作『鬲』。
  #7意:原作『音』,据顾本改。
  #8藏:原作『状』,据顾本改。
  #9而:顾本无『而』字。
  #10肺:原作『脉』,据顾本改。
  #11名:顾本『名』上有『故』字。
  #12脉紧:顾本作一『痛』字。
  #13脉紧:此二字原脱,据顾本补。
  #14巅:原作『颠』,据顾本改。
  #15俱:顾本作『但』。
  #16青:顾本作『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