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http://www.bazhongol.com/诺贝尔奖背后的“青蒿团队”不为人知的故事

 昵称28293992 2015-10-14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及另两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因发现青蒿素获奖的屠呦呦,既非两院院士,在公众眼中也不太出名,为何能够拿下诺贝尔奖?这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屠呦呦同事,以及曾参与青蒿素研究的科学家,为您一一讲述。

  不幸患上肺结核,却引发对医药学的兴趣

  和其他人一样,屠呦呦也是在10月5日当天,通过媒体才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对于获奖自己有些意外,却又觉得在意料之中。“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而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所以能获奖不意外。”她说。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一个较为殷实的家庭,父亲给她取名“呦呦”,源自《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没想到,屠呦呦就这样与青蒿结下了一辈子的不解之缘。

  16岁时,屠呦呦不幸染上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她才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也就在这时,她对医药学产生了兴趣。高中毕业后,屠呦呦毅然报考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专业,后被分配到正在筹建中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1965年起,她转而从事植物化学研究,之后参加了“523”战备项目,并最终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人物之一。2011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了具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当时,由于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媒体称为“三无”科学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陈士林认识屠呦呦多年,他告诉记者,这次屠呦呦获奖让整个中药所都很振奋,很多圈内专家也认为这是意料之中。陈士林所长说,屠呦呦是位平和、易相处,且有一定个性的科学家。现年85岁的她虽无固定上班时间,但在需要时,一定会跑到单位布置工作、参加会议。

  作为中药所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和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目前将研究方向确定在拓展青蒿素的使用范围上,如何让青蒿素帮助更多人摆脱病痛,已经成为包括她个人在内所有青蒿素中心研究者的共同目标。

  参加神秘战备项目,190次失败后终于成功

  屠呦呦问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上文提到的“523”战备项目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致使疟疾在东南亚流行。有关资料显示,1964年,参加越南战争的美军中,因疟疾造成的非战减员比战伤减员高出4~5倍,寻找新结构类型的抗疟药成为全球棘手的医学难题。

  20世纪60年代初期,因本国遭受疟疾困扰,越南领导人向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提出请求,希望帮助研制新型抗疟药。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因属秘密外援任务,便将代号确定为“523”。在当时极端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全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参与协力攻关。

  屠呦呦于1969年参加“523”项目,被任命为卫生部中医研究院“523”项目“抗疟中草药研究”课题组组长。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走访老中医,翻查群众来信,她先是花费3个月时间收集了2000多个方药,后又从中筛选出100多个样本。至1971年9月初,包括青蒿在内,筛出的中药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高也只达到40%左右。

  很多古方都提到青蒿有抗疟疾的作用,民间也有相关应用,为何实验效果却不理想?屠呦呦在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自然》上的《青蒿素的发现———中药的馈赠》一文中,回忆了她是如何找到突破口的。她写道:“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到了如何治疗疟疾:‘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使我恍然大悟,高温加热提取法可能会破坏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后来的实验研究发现,改用低温提取可更有效地保护青蒿中活性物质的抗疟作用。”

  正是这一细节的改变,让她和她的团队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第一次成功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出青蒿提取物,并发现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成为发现青蒿素的重大突破,也是她能获取诺奖的关键。屠呦呦说:“这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

  “青蒿素发现者”曾多年成谜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的使用中都显示了抗疟奇效。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然而多年来,青蒿素的发现者究竟是谁,对国外业内人士来说一直是个谜。

  200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传染病专家路易斯·米勒到上海参加一个关于疟疾的学术会议。当时米勒就向与会者打听是谁发现了青蒿素,然而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得上来。于是,从2007年开始,米勒和同事开始着手调查青蒿素的发现者。2011年,米勒与其同事在《细胞》期刊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结论:“我们的发现毫无疑问地显示,(发现青蒿素)最大的功劳应该归屠呦呦”。

  米勒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青蒿素的发现其实是一个接力赛式的过程:屠呦呦第一个发现了青蒿提取物有效;罗泽渊第一个从菊科黄花蒿中拿到了抗疟单体;李国桥第一个临床验证青蒿素有效。”不过,后两人均落选了2011年的美国拉斯克奖。

  10月7日,记者对罗泽渊和李国桥两位教授进行了专访。

  原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研究员罗泽渊回忆道,她当时在云南药物研究所工作,1972年云南省“523办公室”的领导得知北京中药研究所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很好的抗疟作用,便向该所523研究人员建议,能否从云南产蒿属的近缘植物中找到类似的活性物质。1973年春节,陪同女儿去云南大学的罗泽渊发现了一种不知名的蒿属植物(后被鉴定为黄花蒿大头变型)。凭借经验,罗泽渊制备了多个提取物,其中以乙醚提取部位显示出明显的抗鼠疟活性。通过进一步研究,她发现“苦蒿—结晶3”的成分具有极强的抗鼠疟活性,由此成为第一个从菊科黄花蒿里拿到抗疟单体的科学家。她坦言,未能和屠呦呦共同获奖并不遗憾,2011年被列为美国拉斯克奖第二提名人,对她已是一种肯定。作为一名研究了一辈子药物的科研人员,她“无悔、无怨、无贪、无嗔”。

  回忆起当年的那段研究岁月,今年79岁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教授李国桥仍很兴奋。他告诉记者,自己从1974年9月开始参与黄蒿素的临床试验。当时,黄蒿素已被证实对动物抗疟有效,但还没有对人的临床研究。在最初3例患者的试验中,患者口服黄蒿素后,恶性疟原虫纤细环状体停止发育并迅速减少。“我当时非常兴奋,因为从没见过那么快就见效的抗疟药,传统的氯喹和奎宁治疗要等十余个小时,口服黄蒿素后两个小时就能终止原虫发育,而且没有看到毒性症状。”同年10月到12月,他们共收治了18例患者,全部迅速临床治愈。这也让李国桥成为第一个临床验证青蒿素有效的科学家。

  今年9月,李国桥组织了一些523项目成员共同编写完成《青蒿素类抗疟药》一书,清晰呈现了青蒿素从发现到发展的全过程。李国桥说,外界对屠呦呦有很多争议,但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屠呦呦确实是青蒿素的代表人物。而且在他看来,“523项目是个大团队,其中一人获奖就是大好事,代表了青蒿素的成功,也是青蒿素的获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