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人华侨的故事(八)印尼“木材大王”彭云鹏

 梭罗河 2015-10-14
华人华侨的故事(八)
印尼“木材大王”彭云鹏


文 - 根据网络资料编辑               

 



彭云鹏,印度尼西亚巴里多太平洋集团的创办人。他是印尼财经、工商界的三巨头之一,与三林集团林绍良、金光集团黄奕聪齐名,被印尼经济界公认为新一代“林业大王”和“胶合板大王”。

 

 彭云鹏祖籍广东陆河县,是客家人。他的祖父是贫苦的农民,早年离乡背井,漂洋过海到印尼谋生,他父亲是一名割胶工人兼裁缝。

 

 1944年彭云鹏在印尼出生。他家境十分贫寒,虽然家境不济,彭云鹏却从小有着强烈的上学读书的愿望,父亲认为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于是省吃俭用,攒钱送他到孟加影唯一的中华公学念书。

 

 在班上年龄偏大的彭云鹏聪颖好学,连续跳班,仅用三年时间就读完了小学所有课程。

 

小学毕业后,彭云鹏在山口洋堂兄那里工作,同时也在堂兄的资助下,在山口洋南华中学继续求学。

 

 1960年,彭云鹏成为山口洋南华的第二十一届毕业生(初中)。之后,彭云鹏选择弃学经商,来到叔父在孟加影镇开设的小金铺当小店员,早早的踏入社会,并由此逐渐摸索出了经商的门道。后来在堂兄的支持下,彭云鹏与一位同乡合作开了一间小杂货店,由于勤奋经营,略有盈利,1965年他结束了杂货店的生意,到雅加达帮助堂兄做黄金生意。起初,因为彭云鹏精心经营,黄金铺的生意发展的比较顺利,但后来因堂兄管理不善,遭受了重大损失,难以为继。这个巨大的打击,让彭云鹏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有立足之地,必须摆脱对亲人的依靠,独立开创事业,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他开始独自经营岛际贸易生意,从事雅加达、爪哇同加里曼丹岛际之间的商品贸易往来。

1967年,彭云鹏结识了祖籍福建福州的黄双安,黄双安很欣赏彭云鹏的才干,极力邀请彭云鹏加盟,共同发展。彭云鹏接受了黄双安的诚意邀请,到了材源帝公司任职,这一干就是7年。期间,他得到了黄双安的充分信任和栽培,先后担任公司财务经理、销售经理,负责整个公司的财务收支、银行信贷、木材的国内购销和对外特别是对日本的出口。彭云鹏也积极勤奋,努力开拓,为黄双安的公司发展竭尽全力。

 

在黄双安公司任职的7年,是彭云鹏在商业实践上得到巨大锻炼和人生经验逐步走向成熟的7年,让他从初出茅庐的个体小商人成长为管理拥有数千职工的现代木业集团的高级经理。然而在公司做的风生水起的时候,彭云鹏却决定离开这个职位,因为从幼年起他就有立志要独立创业,做一番自己的实业的强烈志向。


1977年,彭云鹏离开了黄双安的公司,开办起了自己的木材加工企业。他首先在南加里曼丹地区经营自己熟悉的木材采伐和加工业。他给自己的公司命名为“巴里多太平洋公司”,寓意其事业始于加里曼丹岛上的大河巴里多河流域,将来要向太平洋地区和世界发展。

 

彭云鹏团结萧锦安等来自山口洋地区且志趣相投的同乡密友,积极研究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正当彭云鹏踌躇满志地大力开发森林时,印尼政府自1979年起开始逐步限制圆木出口,善于运筹帷幄的彭云鹏立即决定改变单纯伐木和出口原木的做法,集资收购和建设现代化的胶合板工厂,苦干加巧干,大胆开拓进取,并向森林资源丰富经济十分落后的广袤东部地区发展,于是在马鲁古群岛的芒格勒岛建立了大规模木材加工厂。在此基础上,彭云鹏的木业公司迅速腾飞,80年代后期发展成为了规模庞大的现代化木材加工集团公司,直接员工4万多人,年产胶合板160万立方米,其产量占印尼胶合板总产量的21%。

 

上世纪90年代初,彭云鹏以其敏锐的眼光,高瞻远瞩,根据对印尼工业发展状况和天时地利等特点,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前景的分析,决定同国内外资本合作,进军造纸业和石油化工业,在南苏门答腊地区建设年产50万吨的纸浆厂,开垦近40万公顷荒地种植速生纸浆林,保障纸浆厂的原料供应,在印尼开创了大规模种植工业林的先河。同时,还在西爪哇芝勒贡地区建设了年总产量超过百万吨的先进石化厂,填补了印尼石化业的空白。

 

彭云鹏没有在事业成功面前满足和停步,在同行还在犹豫不决之际,他充分运用政府的优惠政策,率先开辟和占领市场,在东加里曼丹省获得林业种植权,开始植树育林事业。试点成功后,他不满足于木材行业,由单一的木材林扩展到其他经济作物,种植甘蔗并建起油棕榈、橡胶园,开办白糖提炼厂。1993年,彭云鹏乘胜追击,将公司股票公开发售上市,一跃成为印尼的最大挂牌公司,他也曾一度坐拥印尼的最大上市公司。这几个宏大的项目是彭云鹏迄今为止最具胆略和商业眼光的“大手笔“。利用自有资金和国际资本在短短的几年内投入几十亿美元建设高新技术的石油化工业和现代纸浆业,这在当时的东南亚企业家中有此能力和决心的可谓是屈指可数,因而他也被人们誉为“印尼木材大王”。

 

彭云鹏自1977年自行创业,开设巴里多太平洋公司,经过10多年发展,公司发展成世界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商及出口商,拥有68条生产线、6家子公司、20家木材分公司。集团在印尼拥有的特许伐木区,超过500万顷,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拥有10万公顷的特许伐木区。到1995年,整个巴里多太平洋集团共拥有180多家公司,业务范围除伐木业、夹板业、造纸业、还包括银行业、酒店业及房地产投资。  

1993年11月,彭云鹏先生携夫人及巴里多太平洋集团公司的要员一行回乡恳亲,回到了他的故乡东坑镇百寿村,家乡的亲人热情地迎接这位光宗耀祖的华侨巨商。彭云鹏偕夫人以及家乡的族人们在老祖宗的墓前依次站立,恭恭敬敬地行了三个鞠躬礼,把香火插在老祖宗的墓前。祭拜完毕,给十户族人每户发了五千美元的红包,然后跟族人依依惜别。

 

一个月后,家乡收到了太平洋巴里多集团公司送来的感谢信:

 

  

中国广东省陆河县人民政府:

  适逢此次回乡恳亲,得到了贵县政府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这是本人有生以来难以忘怀的一件盛事,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值此只能代表我的家人及同仁,对于你们的诚挚之举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祖籍逗留的时间虽然只以时计,但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及所见所闻,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机会适合,我一定尽我绵薄之力,为家乡的逐步发展,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我的力量,祝家乡兴旺发达,祝祖国事业辉煌。

彭云鹏

 

此后,彭云鹏热心促进中印的友好合作,担任印尼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合作协会指导委员会主席、印尼中华总商会资深名誉主席、中国北京市侨联顾问等职务。在商务之余,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不仅积极捐资帮助灾民克服困难,而且十分重视教育,大力资助北京燕京华侨大学的建校工程,荣任该校名誉董事长。此外,他还设立了以其父名命名的“彭瑞安归侨子女奖学金”,鼓励归侨子女奋发成才。

 

“我深深地热爱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我愿为印尼的繁荣和社会福利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也深爱祖籍国中国,对中国的进步和崛起感到由衷地高兴和自豪。所以,希望中国和印尼携手前进,共创辉煌。”彭云鹏如是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