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0年中国首次海外大撤侨

 铁血老枪 2017-04-17

 1960年2月29日,新中国历史上首次派往海外接运华侨的第一批四艘轮船满载着印尼的2100多名归国侨胞,到达广州港。由于新中国和印尼间的外交摩擦,新中国进行了首次大规模海外撤侨,接回华侨6万多人。

大撤侨计划

1949年,在印尼的华侨有270万之多,而东南亚的华侨有1000万之多。西方国家利用华侨问题大肆渲染“红色政权”威胁,宣称华侨是红色中国输出革命的载体。

1958年底,苏加诺依靠陆军镇压了地方分裂势力,担任印尼总统同时又直接接手总理的实权。作为交换,以陆军参谋长纳苏蒂安等为首的亲美势力得以掌控内阁。为了安抚内阁,苏加诺加紧推进有损华侨利益的名为“扫除殖民经济残余”的经济政策。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59年6月,印尼颁布总统令,禁止各地外侨从事商业零售。法令一出,各地政府遂禁止华侨从事商业零售业,对丧失生计的华侨采取强迫迁移的手段,造成大批华侨流离失所,受影响的华侨约有50万人。此后,印尼多地发生了武力逼迫华侨动迁事件。为此,中国向印尼发出照会表示抗议,并计划撤侨以保护侨民利益。

1960年1月20日,中国先后租用十多艘客轮到印尼各港口接运难侨回国,拉开了大撤侨的序幕。2月2日,国务院发布“在广州、汕头、湛江、海口等地的港口,设立接待华侨的机构”等指示。撤侨计划包括:“在广东、云南、福建、广西扩建和新建国营华侨农场,集中地大量安置归侨,发挥他们的特长,种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回国的华侨学生和具有培养条件的社会青年,分送各学校学习。一些年老无亲人依靠的归侨,则安置在归国华侨养老院。”

据档案记载,该项工作综合计算,国家需要投资一亿多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