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在开班前,寄予每位弟子与学员,授课中笔者会将各位学生的思想逐一厘清,以便让大家看清自己可前行发展的方向与深浅程度。
——紫欽天
在一个书友会上,一位创始人分享她的读书计划,2015年上半年已经读了近四十本书,如下图的部分书单:

这位创始人的精神其实很不错,天天坚持不懈地宣传:读更多的书,人生越幸福美满。
但是问题来了?
——究竟读多少才算够呢?
会不会像吃饭一样,吃一辈子最终都不会饱的,另外,吃一顿饭居然是不会长一顿肉,甚至有些人吃了之后会变瘦。
这说明什么?说明可能会有这种情况:
你读得书越多就越笨;
你读得书越多就越生活在困顿中;
你读得书越多就越生活在社会底层中;
……
还在读书的时候,看到《老子》觉得不错,《鬼谷子》觉得不错,《周易》觉得不错,心理学觉得不错,管理学觉得不错,……埋头苦读。
但是当现实中遇上问题的时候,却无一能直接运用。后来笔者在大学期间,放下很多的兴趣,在宿舍楼与教学楼之间行走往返中去想,去悟。
——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于是太极博弈原理第一部诞生了,里面有个概念是信息对抗。
信息对抗
信息对抗,很简单,就是我们所接收的信息之间互相有干扰。这个干扰有两种情况:
1.相违
两种完全不同的信息共存。
比如前一段时间,爱人督促笔者说:“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会影响消化和胃健康!”笔者当时就笑着回应:“这些不可信呢,说不定几天后会有专家出来说吃饭中说话有利健康。”
果不其然,几天后,笔者偶然翻阅一些资讯,就看到这些论点。
截然不同的信息,谁对谁错,你怎么选择?

又或者有无可能,大家都对,大家都错?
这些若是用到实处,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交叠
同一件事情、原象可能有着成千上万的概念。
比如你去吃宵夜:
有人说你浪费;
有人说你不爱家;
有人说你享受生活;
有人说你懂养生;
有人说你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

同一件事情,有着五花八门的描述。
比如有位老师说“天地万物成就个人,从而成就自己。”其实这种说法可以变换出成百上千的另外说话。
但是它们描述的原象都是一样,即是同一件事情用了不同概念描述。
又如在谋术圈子里,笔者经常听到一些讲解老师,谈什么交际面具,什么路径依赖,但是都是在其他理论体系里面东拼西凑的结果。
你越学以为自己学识越丰富,可以口若悬河,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但是做的时候,不是用这些知识指引你,而是你事后感觉与你认识相符,如果你现在才认识到,那是一种危险。
在太极博弈原理,这些都变得很统一简单,只是在脑海中画画图而已。
所以,在信息对抗作用下,对于探求真正推动事物发展的真相,很多人都是,选择与放弃,重复与累赘,最终导致你们:
不断原地兜转,甚至退步。
你以为你今天了解多了一些知识是进步,可是恰恰是这些认识导致你犯错或者不能正确抉择!
所以,以读书多为豪这种观念,很明确地在太极博弈原理得到终结!
以上说话,相信读者容易明白,但是能找些自己的想法进行剖析的人,实在太少。这是因为我们习惯被灌输,这是千年以来填鸭式传承学术的结果!

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根源!
说简单一点,当一个人跟你说“我爱你”,如果你真以为像电视剧那样,像情侣那样,那你就有着被灌输,填鸭式的思维习惯。
——说不定他只是喜欢你,
说不定他只是偏爱你那件丝袜,
说不定他看上的是你家的狗的拿条狗圈。
大家一时想不明白,没问题,教学中会锻炼大家克服这些惯性思维,从而使各位每一处的思考都是有效的!
在没有信息对抗的前提下,我们着眼点立刻清晰很多,要顺利考虑一件事情,得理顺这些着眼点,因此我们还必须再认识两点:
1.影响排序性
笔者有位亲戚,有一天她的小孩一不小心摔倒了,腿磨破了一点皮,于是她立马将小孩送去医院包扎,大家都觉得不用那么紧张,她就回应:“破伤风怎么办?!”
这好比如A点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演化才能到到G点,而在没有演化之前,却又人把A点直接演化为G点。
专家认为久坐会造成癌症出现,笔者也可以认为睡觉会引起癌症到来,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只是它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排得很远。
这就是影响排序性原理,我们经常惊恐的,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眼前事情与所担忧事情之间的影响排序性如何,反之,我们认为高枕无忧也是那么一回事。
多年前,网上说浙A88888是马云的车牌,后来到了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马云的车牌号在网络上得到知晓:浙A9A353,并不像很多土豪那样的四连号或者五连号。
后来有很多学者大师倾尽能力去解说,这个车牌的确不错,蕴含了成功的信息。
其实在笔者看来,这些人都在拍马屁,想沾一点马云的光环。直接影响马云的是商业的运作,比如资源,团队,而车牌号排到很后的位置。
所以中国有很多人,讲究电话号码、门牌号码、车牌号码、银行卡号码、座位号、编号、车票号。其实这些影响一个人的次序都是排到很后的。
同理,你让一个人有钱,让他求神拜佛,倒不如让他直接找工作赚钱,这是在影响排序性上,找工作赚钱比求神拜佛更接近有钱(这个象)。
有很多大师,或者笔者的预测法,都会有一些例子,比如去看房子,发现房主的乾位缺了或杂乱无章,则能判断出这房子的年长男人会出问题。
能准确是基于“时空关联,同物相应”的原理,所以你能够看得出,但是逆过来,简单修补,整理却不能使长男恢复。
这就是为什么易学领域在判断事物的时候,总是强调随机性的原因。一旦人为强行变象,则所得的信息就不会那么直观了。
在工作上,很简单,比如你的上司,你的老板,你的项目,业务部对产品需求,这些我们通常面临影响性排序的问题,究竟当老板下了一个不合理的命令、客户需求产生变化等矛盾出现的时候,这些应该怎样排序,那么就决定了结果的不一样。
有一篇文章介绍员工和主管的区别,号召大伙要是成为主管,一定要向主管的这些特性学习: 

其实说真实一点,一个人能不能当主管,跟积极不积极,平时用不用功并没有直接关系,最直接的是老板会不会提你,而围绕着老板这个心的因素才是关键,好吃懒做,傻头傻脑的人当上领导,可谓比比皆是!
比如你垂涎经理这个职位很久了,但是人家是老板的亲戚,你就没必要为了竞争这个职位去做一些事情,如果是公司困难,迫切需要一个救星,那老板需要的就是你的能力,这时候对方的亲戚关系就失效了。
所以在实际知识运用中,必须要找到源,知其影响排序性,才能避免产生多余的事情。
因有了影响排序这个概念,一切都不是静态的,都是有序列,有时空上的分布,如同信号一般,是高频动态。真正想事情,是不能停留在宏观上,比如在一个分享群上,有人让笔者用一句话解释一下《三秒观人术思路》的原理,文章数千字具体思路不去看,偏偏试图使用三言两语去概括,就如同有人说,“你的《设局本变引》不就是矛盾的转化关系吗?”没错的,“你是地球人”。
2.应验时间
现在你们能接触到的大部分学问,都是没有关于时间的研究。
你今天去旅游,跟你下周去旅游,宏观上可以认为没有区别,但是具体上肯定是有区别的,心情,天气,遇上的人和事,一切的组合都可能为你的不同时间相同举措带来完全不一样的际遇!
而恰恰在时间上的作用下,我们实际情况会展现出不同的因果。此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天时。
可是因为,时间无法捉摸,现存的大部分学术都是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太极博弈原理已经考虑完备——时空图谱。

(图太极博弈原理之时空图谱)
沿着这个体系去走,笔者深信,我们所拥有的都能发挥到极限,正如李小龙所说的: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下篇预告:空间排布——风水地运乾坤挪移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