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茶艺表演解说词

 抹搭花 2015-10-16
中国茶艺表演解说词 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来到 ---品茶赏艺。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性纯洁,客来敬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统,今天由我给大家表演中国茶艺,也就是陆羽茶道。欢迎各位的到来。 第一道:首先,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的泡茶经验说: “活水还须活水烹” ,即用 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在这里我们用电热水壶代替,它在茶艺当中称之为“随手泡” 。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向同伴们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在这里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大家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 美的功夫茶茶具。大家请看,这是闻香杯,是用来嗅闻茶叶的香气,品茗杯,是用来品茶汤 的,公道杯,是用来均匀茶汤香气与浓度的,宜兴紫砂壶,雅称孟臣壶。茶艺组。 业嘉酬宾,让客人鉴赏一下茶叶的外形,这是您们点的“铁观音” 。铁观音茶条索卷,由重实 呈蜻蜓头状,叶鲜浓,因此也称之为“青茶” 。 第三道:大彬沐淋。泡饮乌龙茶对壶的温度要求特别的讲究,这样做是保持壶内外的温度平 衡一致。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温壶洗杯。 现在,可以放茶叶了, “乌龙入宫” ,乌龙茶是放茶量最多的一种,每次投入量是壶容积的三 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冼仙颜,以上整个过程叫做“温壶冼杯,接风洗尘” 。 第六道:玉液彩壶,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第八道: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鲤鱼越过龙门, 去寻找美好的未来, 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愿在座的各位夫妻和合, 家庭幸福。 第九道: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第十道:鉴赏双色,喜闻高香 乌龙茶的茶汤是金黄明亮色,喜闻高香是品茶三闻中的头一闻,即请客闻一温杯底留香,第 一闻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高香辛锐无异味。 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用食指、拇指分别握住杯环,中指托住杯底,称之为“三龙护鼎”的指法来品茶,第一次品 茶,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应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翻滚流动,使茶汤与舌根、舌 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能更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芷 为客人斟倒第二道茶,宋代范仲淹有诗云: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兰花之香 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 二探兰芷是请客人第二次闻香, 请客人去细细地对比, 看看那清幽、 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云腴是宋代书法家黄庭鉴对茶叶的美称, “二品云腴”即请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是品茶 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即斟第三道茶, “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闻香讲究“三吃” ,即不仅用鼻子闻,而且可用 口大口地吸入茶香, 然后象抽香烟一样, 从鼻腔呼出, 连续三次, 这样可以全身心感受茶香, 更细腻地辨别茶叶的香型特征,第三次闻香还在于鉴定茶香的持久性。 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岩韵 “含”是品第三道茶,通过品饮了头两道茶,茶的生涩感已消失,从第三道开始回甘,即在 品茶时像是在嘴里含着一朵小花一样,慢慢地咀嚼,细细地玩味。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无比美妙的岩韵。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君子之交淡如水” ,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饮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口白开水,喝这口白开 水千万不可急急咽下,而应当像含英咀华一样细细玩味,直到含不住时再吞下去。咽下白开 水后,再张口吸一口气,这时您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无比舒畅,会有“此时无 茶胜有茶”的感觉。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淡总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游龙戏水”行话称为“看叶底” ,乌龙茶的叶片在清水中晃动很像龙在玩水,故名“游龙戏 水” 。 第十八道: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 鲁迅先生曾说: “有好茶喝, 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饮茶之乐, 其乐无穷。 ”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径、友谊的纽带,在 茶艺表演结束时,请宾主起立,同干了杯中的茶,并把杯底朝天放回茶船。大家以相互祝福 来结束这次茶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