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金融:下一站路在何方?

 北书房2014 2015-10-16




编者按:经济增速放缓,股市跌宕起伏,监管逐步趋严,互联网金融面临重新洗牌。那么,互联网金融的“下一站”应在哪停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之路又将作何调整?本期“关注”聚焦于此。



洗牌重组——大浪淘沙始见金

10月10日,《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5)》在京发布。

无独有偶,近段时期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报告、论坛、著作层出不穷,显示了这一领域的热度。然而不容否认的是,随着各类企业的蜂拥而至,互联网金融面临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显露,如P2P倒闭潮、企业违规被调查等屡见报端。

业内人士指出,发展互联网金融是大势所趋,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仍需多方努力。

互联网金融本质未变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当下的“风口”,每家企业都想成为乘风飞翔的“金猪”。公开信息显示,除了传统金融机构,不少上市公司也意识到布局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不仅业务空间“柳暗花明又一村”, 股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上半年,有近 100 家上市公司通过自设、控股或参股的方式布局互联网金融。涉足互联网金融的企业主营行业五花八门,有房地产、银行保险、计算机软件、农产品、医药、服装等行业。然而,互联网金融具有高风险性,缺乏主营业务关联、没有数据支撑、缺少金融背景的上市公司涉足互联网金融风险较大。时间转至下半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资本市场行情的跌宕起伏,一大批互联网金融公司在此轮波动中倒闭,尤以P2P网贷公司为甚,行业进入洗牌阶段。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5)》指出,“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银行业将是决定性力量。”在未来的几年,P2P将出现行业的大规模整合或向一站式投资理财平台的方向发展,也将与O2O进行融合,成为以银行为主体的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表示,无论互联网金融如发展,本质依然是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资金融通的基本功能与属性。“从资产结构和对经济的影响来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注定是以银行为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伴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与转型,银行将成为其中的核心角色。”

创新发展仍是致胜关键

今年7月,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的政策措施。

有专家表示,未来几年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年”,P2P、众筹、征信等领域的监管措施都将慢慢落地,确保相关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未来发展趋势,专家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不限于传统金融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或者互联网企业搭建贷款平台。例如目前海尔集团正在实施的供应链金融转型,说明利用产业链优势一样可以制造出客户黏性,形成资金流通的互联网闭环。《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5)》则认为:“如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台阶上,其创新与发展无疑是现阶段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两个巨大问题,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将决定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本报记者 刘艳辉)



〖业内解读〗


银行“触网”要诀:互动、跨界、风控

近期,为了规范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监管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思路逐渐明晰。

在政策“正名”下,以BAT为代表的各类新兴互联网金融公司,已开始由小额支付、投资理财业务向网络融资、财富管理等纵深领域拓展,由长尾群体向高端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类客户拓展,由城市客户向三农领域拓展,由单纯的产品和渠道提供商向多元化的综合金融平台服务商转变。

面对新的形势,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监管动向和政策导向,把握同业创新热点和市场发展趋势,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客户为中心,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产品创新、组织架构、运营体系、风险防控等领域开展全面转型。

做好线上线下互动,打造开放式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商业银行应深入挖掘线上客户的金融需求和数据信息,打通行内行外账户限制、打破线上线下信息壁垒。通过物理网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多渠道整合、交互和集成,为客户开展定制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O2O服务。

同时,可通过自建电商平台或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的方式,促进金融服务与客户社交、电子商务的全面融合,构建集金融交易和商务、社交生活增值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满足客户多元需求,提升交互频率和黏性。

密切关注监管动态,开展新兴模式探索与跨界合作。监管政策不仅鼓励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发展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开展互联网金融创新也予以大力支持。一方面,应深入分析“鼓励银行设立互联网金融子公司、网络征信市场化、P2P资金托管、清算准入放开”等政策给银行带来的影响,抓住其中蕴含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也应加强跨界合作,寻求与新兴互联网企业和平台、运营商等各类机构开展合作,拓宽渠道,合力培育市场和产业链,实现优势互补、携手共赢。

以互联网思维,打造扁平高效的产品研发和运营体系。在产品研发方面,商业银行应围绕互联网金融产品“快速迭代”和“体验为王”的特点,构建开放、灵活、松耦合的云系统架构,建立业务与技术高度融合的产品研发团队,实现产品的快速研发和按需定制。在运营方面,应打造一体化、7×24小时、跨渠道集成的综合运营平台,为客户提供超时空、不间断的网络金融服务需求。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建立与互联网业务特征相适应的风险策略和风险控制技术,有效保护客户信息与资金安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良性发展。(中国农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推进办公室主任 张秀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