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昵称535749 2015-10-17

2015-10-16 15:12 | 豆瓣:木卫二

半个月前,突如其来的,就想列个自己的华语电影十佳。

当时我以为,下一秒钟,我的心水选择就会发生突袭逆转。半个月过去,虽有产生些许动摇,但事实证明,它们的座次排列好像并没发生变化。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十大电影,十次想象跳跃

1、《童年往事》 (1985)

最喜欢的侯孝贤电影是《童年往事》。跟《悲情城市》一样,电影的内容,溢出于片名本身——讲的不只是童年,你知道的,侯孝贤三十年前就如此任性。父亲去世的悲恸,既是人生之哀,也喻示这个家庭被遗弃在了台湾。再到母亲和祖母去世,除了阿孝的失声,收尸人的冷眼,更喻示着通往大陆的路——无论反攻还是回家,哪怕在精神层面上也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刺客聂隐娘》的纱幔被拿出来说了很多次,都说艺高人胆大。其实《童年往事》也出现了多组蚊帐纱帘图的场景。有人说是记忆的隔离和阻断,有人说是削弱情感的沉溺,也有人说,只是为了真实还原。但是,在这层薄纱以外,有历史的声音,有视角的选择,也有情感的带入。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童年往事》的祖母

不过,《童年往事》最令我以及其他人感触的角色,其实是喊着“阿孝咕”,寻找梅江桥的回家路,抛番石榴逗孙子开心的祖母。怎么说呢,那一声声的呼唤,简直就是外婆在村口喊我回家吃饭。

很多人总觉得,这好像没什么难的,看煽情的《暖春》,看自传的《我们天上见》,很多人还哭得稀里哗啦。但我想说,《童年往事》和它们完全不一样,它更有技巧,更见节制,有生活,有历史,把死死生生、明明灭灭那点事,完全说破了。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童年往事》的家庭合影

巧合的是,唐如韫饰演的祖母并不是一个孤立符号。 2000 年,她在杨德昌的《一一》中再次饰演婆婆,充当倾听所有人困惑的重要存在。

再插说一句今年金马奖,舒淇以《刺客聂隐娘》的稀少台词获得女主角提名,好像也是前所未有。但在《童年往事》,众多中老年影评人心中的完美梦中情人辛树芬,她只有一句台词。只看到,阿孝鼓足勇气,递纸条追吴素梅,吴开口说了一句台词,“等你考上大学再说。”然后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梁朝伟在《悲情城市》里面演了一个哑巴——一句台词都没有。

2、《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

CC 逃票多年,彭铠立紧握不放,至今仍是录像带画质,雨夜杀人黑灯瞎火,数百万大陆影迷期盼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个十一假期就在釜山电影节放映了……

这部电影的至高地位已经无需赘言。华语电影的影史最佳评选并不是太多,因涉及中港台的文化背景和观影经验的全然不同,所以名单之间总有较大的出入。但我个人就非常看好《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霸占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榜首地位。

( Q :说半天你自己还把它列在第二位?)

( A :这个嘛,列榜单要有策略,也要有谦虚的艺术……)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的青岛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的汉口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丰盛,在于细针密线所织出的庞杂繁复,吹影镂尘所制造的无从不容,锋发韵流的人物台词,尽心竭力的场景设计。哪怕是那些微不足道的配角龙套,它们都有异样的光辉神采。

就说这个较少被提起的建中教官吧,他不经意地说了那么几句台词:台中让我想起了汉口……青岛的下水道有多好……我就不由地住地浮想联翩了,这些已经遥远不可及的地名,他只是在自言自语吧。

有人要疑问,这汉口就是汉口,青岛就是青岛,哪有什么稀奇的。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叫《一滴泪》。作者暂时逃脱了反右之灾,他跟妻子,带上两个孩子,去一个平凡无奇同时也是当时合肥唯一一处公园逍遥津散步,显然,这一天带给了这个家庭短暂的快乐。也曾去过这个公园的我,顿时觉得恍然如梦。

类似细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还有很多。而我想描述的,就是这种与电影同步、时空交错的感受。一座城市,一条街道,一个人,一些珍藏的生命记忆。

3、《似水流年》 (1984)

《似水流年》是无法复制的一个电影。香港的导演,大陆的编剧,化名的幕后制作团队,喜多郎的电子音乐,来自北方的斯琴高娃(其实生于广州),从未有过演出经验的顾美华,至今仍不为人知的取景地塔岗村和达濠古城。

无论是对潮汕风情的神级捕捉,还是对入城广州的蜻蜓点水,它不仅应验了彼时彼刻的政治氛围,也仿佛看到了大陆乡村的不远未来。乡村和乡村所引发的记忆,终会消逝。而这些消逝的东西,变成了影像的现实。

尽管在知名度上,受限于粗劣的音像视频传播,《似水流年》远不如严浩的《滚滚红尘》等片子,然而,我坚定地认为,它是严浩电影生涯的最高作品。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1984年的《似水流年》

如开头说的,如果把这部电影拆开、打散,它的每个版块好像都不太对。讲的乡愁,用的却是日本人音乐。老影评人们就说了,用“月光月梭朶”的乡谣,搭配些民族乐器,无疑更符合南国气韵嘛。无论看的国配版还是粤语版版本,这部电影的语言(普通话、潮汕话、粤语)甚至没有办法达成形式上的统一,在北京做过的几次放映就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些段落有如在看外语片。按照准确的设定,斯琴高娃和顾美华应该进行潮汕方言对话。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国配版还是某种合适的必要存在。

华语电影的修复运动这几年有抬头之势,民国老电影需要发现抢救,而对这些年代比较接近但影迷又非常陌生的片子,它们同样需要拯救(较为成功的案例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和《甜蜜蜜》)。

或许,在不远将来,你能够在大陆电影院看到修复版的《似水流年》。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张印泉在上世纪30年代的摄影作品

《似水流年》引发的联想有很多,最近一次是来自一张照片。它是中国老一代摄影家张印泉的照片,拍摄于上世纪 30 年代。看到这张小孩放风筝的照片,我立马闪现出《似水流年》的关键场景。姗姗在草垛上,看到了河堤上的小孩在放纸鸢(电影原名《纸蝴蝶》)。这处地方,也是电影情绪的高点之一,意味深长。所有时日年岁的汹涌记忆,像那河堤背后的榕江水,近在眼前,可以感知,铺面直来。但在电影画面里,你只看得到帆船在经过,但却看不到江水。

4、《哀乐中年》 (1949)

中国老电影,我也看了一些,但不是吹毛求疵,与同时代的世界电影相比,哪怕是近邻日本,大多无甚新意。唯有极少数几部,会不小心被惊讶到,《哀乐中年》正是其中一部。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朱嘉琛在《哀乐中年》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石挥与朱嘉琛在《哀乐中年》

它的时间跳跃,对传统人情世故的揣摩,对价值观念的冲击,流露出同时代电影少有的鲜活人性,生动、活泼。反观周遭现实,围绕婚姻、家庭等社会话题的电影,有如七大姑八大姨的闲言蜚语,其势利迂腐,虚伪盲从,简直不堪入耳。

朱嘉琛饰演的敏华,眼神流转,朝气焕发。如此温柔可人的女性气质,更是当代中国女演员所罕见的。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饮食男女》结尾

如果你想知道李安的《饮食男女》是怎么拍出来的,是否有灵感来源,那么,一定要去看看这部《哀乐中年》。你会发现,郎雄简直是照着石挥的模样所刻出来的。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吃汉堡的李安

必须承认,在看《哀乐中年》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这二者还有此等联系,但看完之后,立马完全明白了。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安的这个跳跃来得太有意思。

5、《黄土地》(1985)

前面说到《似水流年》亟需修复,同样悲剧的还有《黄土地》。当我在北京重看这部电影时,它的放映效果,只能用“红土地”来形容。

选《黄土地》进个人十大,其实是一个安全、保守的选择。又正如《霸王别姬》慢慢退出了专家影评人的十大之列,随着时间沉淀,陈凯歌的水平不断受到质疑。

我选《黄土地》的原因很简单,这样就不用再去选张艺谋了,甚至不用再去考虑第五代的电影。你也可以认为,选它是为了跟后面的《黑社会》捉对成趣。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黄土地》里的翠巧

不可否认的是,《黄土地》带给我过很多感动。尤其是送别一段,翠巧唱了一段又一段,歌声在山谷里回旋往复,悲凉不已。“山歌也救不了翠巧我,翠巧我”,十年前我看到这一段,眼泪都落下来了。谁让它是个悲剧呢。

谈到陈凯歌这代人,香港演艺学院的舒琪老师说,“陈凯歌当年为什么能拍出《黄土地》,因为他的目的纯粹就是为了拍《黄土地》,当时他们一无所有,电影就是他们的全部。”

喜欢乱说话的徐枫也毫不遮拦。她说,拍《霸王别姬》,因为我买了李碧华的小说,找陈凯歌,那时候他根本不知道张国荣……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从《黄土地》到《霸王别姬》

但不管怎么说,在《黄土地》时代,尽管陈凯歌张艺谋都没有达到他们的顶峰,然而,他们都很正常,很想拍电影,就连如今阴阳怪气的王学圻老师,当年也朴实得像个八路。

“眼前视野开阔,远山一层淡似一层,在阳光和云的游戏中忽明忽暗。我和身边的一切没有区别,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我知道我找到了一个友人,它很宽大,足以容纳许多生命。我并不对它娓娓谈情,只是倾听和注视。它也并不溺爱我,只是暗示。这是一个生和死并存的世界。”

《黄土地》让我想到的是那本薄薄的《少年凯歌》。我知道那个年轻人想拍什么,而且我看懂了,还被感动了。

6、《黑社会》(2005)

《黑社会》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代,那时候的港片往往逃不掉双结局,自首又卧底,简直是银河映像的标准配置。这种灭绝人性的审查钳制,以往很少那么赤裸裸地展示在影迷观众面前,它因合拍片而兴起,最终成功灭绝了昔日港片。

银河兴起于九七,在王家卫陷入一阶段的创作低潮后,杜琪峰成为了香港电影的头号代名词。说到代表作,大家的选择则是五花八门。有人会选精致的《枪火》,有人会选黑色《 PTU 》,有人会选情义的《柔道龙虎榜》,有人会选肆意的《放逐》,当然,还有一个较多选项,那就是《黑社会》。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一个勺子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一块石头

(又是)过去了整整十年,回想第一遍看《黑社会》的表情,绝对是在电脑前我叉还不赶紧拍大腿的那种。提着裤子的王天林,吃掉一个勺子的张家辉,红绿灯发出的嘟嘟嘟声,任达华突然举起的石头,结尾传来的《对天歌》……那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会浅水湾一会深水埗的观影体验,真的是前所未有。

2013 年,我在台北又重看了一遍《黑社会》。无论作为三部曲的第一部,还是作为单独的一套电影,它都严密、凝练又完美。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与此同时,杜琪峰或《黑社会》,它们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导演,一部电影那么简单。我来北京认识的第一波朋友,就是一群热爱银河映像的影迷。这其中,林泽秋走得最远,去了香港,还给杜琪峰拍了一部纪录片《无涯:杜琪峰的电影世界》,并且,拍得还不赖。与一部电影的神奇因缘,这些当年的小影迷肯定是从未想到的。这也是为什么,杜琪峰在我这里总有一个稳当当的位置。

7、《烈火青春》(1982)

大波老师的理论深入人心,“尽皆癫狂,尽皆过火”,现在终于闹得人尽皆知,人尽可言,连什么幺蛾子喜剧片上映都要被拿出来比划一番。似乎不把电影捣得皮糙肉厚一些,都不好意思叫致敬港片了。

倘若你真以为,吴宇森放几只鸽子,徐克间歇性出烂片,周星驰习惯性烂尾就是癫狂过火,那么,你恐怕还没有体味出港片的残缺与深邃。

这正是我选择《烈火青春》的原因,它以自毁的方式,完成了劈手断脚的影像风格。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烈火青春》的不拘一格

极少有导演会承认自己电影拍得烂,还跟大家说,电影烂在哪里的,那更是少之又少。谭家明都看不下去《烈火青春》的结尾,认为简直是胡搞乱来,不知如何收场,只好来了一个死光光,杀出了日本的赤军。

十年前青春正盛的豆瓣红人半辈子老师对此有痛彻心扉的观影回忆:(日本妞)手持日本刀,空中翻腾落地后,前后两刀劈死夏文汐小姐……

好吧,真实原因是预算超支了,随便找人补拍了事。这才是港片的制作真谛。

华语电影的青春片风行于台湾。诞生于香港的,大多偏门奇怪。至于大陆,大陆人民有青春吗?

《烈火青春》的不成熟,源于毫无征兆的自毁——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然而,它不加掩饰地表现男女的身体,尤其是几位演员露点,毫无拘束,并不会被视为是禁忌话题。在三十年后来看,在整个华语电影里面,这都是绝无仅有的。至于谭家明招牌的碎剪快切,这些都是不在话下了。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张国荣在《烈火青春》

最后,有人选它是因为青涩的张国荣,我选它,还因为夏文汐。你可以想到更加浓烈、更加成熟的《春光乍泄》,我则会想到我行我素的《唐朝豪放女》。

总之,青春真是个好东西。

8、《东方不败》(1991)

《东方不败》的颠覆性,放在今天看,无论是对武侠类型还是邪典类型,简直是恐怖、惊人的想象力。它有幽默和残酷的衔接,动作与煽情的转场,并且往往都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内完成(参见结尾黑木崖大战)。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东方不败》和《大话西游》

这部电影的结尾被《大话西游》复制并在传播上实现了千百量级的超越,今年大银幕重看,一袭红衣的林青霞依然绝艳。这个角色也锁定了她演艺生涯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想起来林青霞电影也就是东方不败角色,包括王家卫《东邪西毒》等多部电影还继续引用,真是幸运又不幸的。

在《东方不败》身上看出 campy 不是新鲜事,早两年的前作《笑傲江湖》也有,只是这一部搞得更加夸张、浓烈和奇情。至于看出 MAO 和你党的权力斗争杀来砍去,好像也是老生常谈。电影也留有原著的精髓,因为《笑傲江湖》并不是什么绝世武功,而是一首曲子(琴箫合奏)。所以,黄霑的配乐极大地升华了这部电影。

我在多个场合提到过:小时候有两部录像带看了无数遍,然后一直好像没有完全看懂。一部是《青蛇》,一部是《东方不败》。大银幕观影发现,李连杰脸上痘痘好明显。这个发现,就跟看到《青蛇》赵文卓踩玻璃板飞行一样的惊讶。它也佐证了当年录像带是得有多模糊。

林青霞自带柔光大特写的钻石光环,镜头无死角。李嘉欣虽美,但被林青霞、关之琳压制得很明显。拿四川话当苗语有些搞笑,但重看是粤语版,听起来倒也没有那么违和。至于对福建沿海之类的改编戏说,跟《神都龙王》的脑洞大开设定也差不多,所以,不要以为徐克们乱来,因为他们一直就是这样。

决斗时,电影喷射的血浆简直有数以百升。同样热爱血浆的昆汀有这么一套说辞:观众盯着血浆看,就会忘记故事漏洞……我觉得,这段话放在《东方不败》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

9、《小武》(1997)

最近一次跟我提到《小武》的,是个 1990年 出生的朋友。他说,怎么可以拍得那么好。在他的刻板印象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本土媒体,它们二十年不变,常用黑三剁词语(迎合、讨好、谄媚)来形容享誉西方的中国电影。

《小武》的好,跟今天西方电影圈热捧贾樟柯并无太大关联。之前网上就流传一则传闻,法国导演德斯普里钦说,在他(贾樟柯)的面前,我只能跪着。但回到 1997 年,没有人知道贾樟柯是谁。电影学院张献民老师则说,贾樟柯的长处就是在电影学院呆了四年而没有接受电影学院的任何影响。

这部电影的好,通俗点说,就是有生活的温度。当我们用对待手艺人的冷漠去观察小武的世界,你会发现小县城的记忆,有情有义,有温柔有孤独。当我们倾注于主人公身上的情感投射,又会发现无法融入世俗主流的尴尬,就像王宏伟身上那大一号的西装。早于商业电影的金曲串烧,贾樟柯已经把烂俗的《心雨》、《爱江山更爱美人》、《霸王别姬》和《选择》用出了神奇的声音蒙太奇效果。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小武》里的王宏伟

再鸡汤一点的描述形容,就是很多人都会想起有那么一个小武般的朋友。他未必没有娶妻生子,未必被人拷在街上被围绕。但,就是有那么一个人的音容笑貌,会让你联想到这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比如,我就会想到一个高中同学。

在《小武》时代,文艺青年是独立电影的爱好者。比起独立电影这回事,那会大家可能更喜欢叫它,禁片,地下电影。无论是观看还是流传,猎奇之余,仿佛都带有下意识的使命感。如今,独立电影真正成了看不见的影像。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经常在讨论电影,但是,像《小武》乃至后来娄烨等人的现象级作品,它们已经空白了很长一段时间。哪怕娄烨已经拿了金马奖,哪怕贾樟柯又拍了一部禁片,但是,电影所依附的外部环境,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0、《一代宗师》(2013)

选择《一代宗师》,恐怕很多人会不解。王家卫好电影那么多,老外爱的《重庆森林》和《花样年华》,影迷爱的《阿飞正传》、《东邪西毒》和《春光乍泄》,随便一部,拿出来都比《一代宗师》经受了更长的时间考验。


木卫二的十大心水华语电影

梁朝伟在《一代宗师》

但为了选出一部离当下最近的华语片,我只能首先想到《一代宗师》。

我看了三遍《一代宗师》,尤其到最后一遍 3D 版,我觉得它已经相当完美了。电影当然还有问题,但我觉得,你可以从任何一部电影挑出可大可小的问题。

王家卫有一点好,他的绝大多数电影,其实都在讲述相似的主题,比如爱情,比如时间。《一代宗师》最终留下了“一扇门的时间”,这又是王家卫的一场影像游戏。

《东邪西毒》照搬了金庸的人物骨架,结果讲的是痴男怨女。《一代宗师》会被当做人物传记片或者动作武侠片,但在那一扇门开启之际,王家卫隐晦却又正式地给这部电影定性了:它还是一个爱情片,尽管两个人除了还个扣子打个架以外,什么都有发生过。王家卫以往炽热潮湿的记忆,如今是克制,是冰冷,是大雪纷飞,是流落香港,是中年人的无法重来又久久不能忘怀。

2013 年的某一天,在电影院里泡了十个小时。半夜散场,突然想起可以去看一下大南街。电影里,叶问和宫二先后流落到香港,而后有在大南茶室道别的一段戏。从太子地铁出,不费多少气力,便转到了大南街上。只见那那招牌林立,看着跟香港其他地方也没什么两样的。

《一代宗师》里,面对满街的武馆招牌,宫二感慨说:这不就是武林么?如今路灯依然昏黄,架在两边的汉字招牌仍旧夸张惊人,红漆浓墨,足可遮天蔽日,只不过,它们全部变成了五金店和布料店。

这孤独痴缠又不愿醒来的大烟梦啊。

后记:

在三年前的一次十佳活动评选中,我曾写到:(华语百佳电影)中港台三地差异如此之大,从不同视角出发的评选,其实就注定了评选结果的不同。评委们的母语、职业、成长经验、文化语境甚至政治背景都会决定他们的选票投向何方。很多人会理解为,这是偏见,但任何一种个人看法都是偏见,我们尝试寻找更大、更广泛的偏见。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