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昨日开幕

 naiga书馆 2015-10-17


  9月29日,由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主办,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徐汇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1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西岸艺术中心开幕,主论坛也于当日同步举行。上海市副市长蒋卓庆、副秘书长黄融等市领导,以及承办单位的领导,艺术季学术委员会委员、策展人、艺术家和媒体记者等参加了开幕活动。

  首届艺术季以“城市更新”为主题,以“文化兴市,艺术建城”为理念,历时3个月,旨在打造具有“国际性、公众性、实践性”的城市空间艺术品牌活动,促进上海城市的转型发展。

  本届艺术季主展览从“主题演绎:文献与议题”、“回溯:历史的承袭与演进”、“前瞻:新兴城市范式”、“映射:城市?/?乡村两生记”以及“互动: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等五个角度阐释了 “城市更新”的主题。展示了当下与未来、都市与乡村、艺术与公众、全球与上海等各方面的关涉与融合。主展览中还包括首次来到中国的密斯·凡·德罗奖25周年纪念展和上海案例特展。

  9月30日起到12月中旬,位于西岸艺术中心的主展览将面向市民免费开放。此外,在主展览举办期间,15个实践案例展和10个联合展也将在全市各区县陆续开幕,向公众免费开放。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下月开幕 展示改造更新优秀案例 15个“新天地田子坊”将依次呈现

2015-8-26    来源: 解放日报

  “201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将于9月开幕,为期3个月。记者在昨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首届艺术季以“城市更新”为主题,旨在打造具有“国际性、公众性、实践性”的城市空间艺术品牌活动。 
  城市更新是对城市的保养 
  艺术季中方主策展人、同济大学副校长、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伍江表示,与“大拆大建”不同,城市更新主要强调盘活存量而非增量来获得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这将成为未来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特征。 
  伍江认为,当前上海的城市发展还在转型之中,有大量旧空间亟待获得新用途。但旧空间与新用途并不矛盾,国际上许多城市,都通过城市更新,让老建筑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在上海,也有新天地、田子坊等优秀更新案例。而上海在过去二三十年发展中的新建筑,也可通过城市更新实现功能提升,“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城市更新理解为对城市的保养。”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上海将本次空间艺术季的主题定为“城市更新”,希望通过国内外诸多优秀的更新案例展览,探讨城市更新的学术主题,普及城市更新公众参与的理念。 
  市民文化活动贯穿艺术季 
  本届艺术季,将邀请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建筑师、策展人,为上海公共空间量身设计既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又具引领性的公共空间艺术及景观环境;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空间,如传统街区、工业遗产、市政设施、绿化广场、社区空间、大地艺术等。还将举办实践案例展和市民文化活动,展示城市空间公共艺术改造方案及实施效果。届时,将有分布于11个区县的15个实践案例展依次呈现。 
  “这是一个互动性、参与性很强的展览,我们希望把展览变成小的世博会。从9月29日主展览和主论坛在徐汇区西岸艺术中心开幕起,每天都有活动。”伍江说。 
  “上海市民文化节”将和“上海空间艺术季”携手,市民文化活动贯穿整个艺术季。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胡劲军介绍,市文广局将着力推出“两个一百”活动。第一个“100”是以“发现”为主题的,市民推荐、全城共享“100个最美城市空间”;第二个“100”是以“塑造”为主题的,广泛征集、全面推广“100个城市空间塑造案例”。 
  愿成为城市更新的国际平台 
  上海空间艺术季是首次举办,而把这么多艺术家、建筑师、策展人聚集在一起,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也尚属首次。“我们希望把上海空间艺术季办成全球讨论城市品质问题的国际平台。”伍江说,“以后大家要讨论城市更新,要讨论空间发展,就来上海。”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庄少勤则表示,当前,上海已经进入了更加注重城市品质的时代,应当为中国城市的发展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本次空间艺术季与今年5月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一样,都体现了上海作为全国城市“模板”的意义。 
  两个特展夺人眼球,密斯·凡·德罗奖25周年纪念展云集欧洲数十年来最优秀的建筑作品,上海特展则是上海20多年来城市更新成就的总结。 
  除了伍江,本次空间艺术季还特别邀请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莫森·穆斯塔法维教授作为来自外方的主策展人。他将与来自美、加、法、德等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和建筑师们一起,带来自己在城市更新方面的精彩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