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子(十四):马家窑和齐家文化的珠子(黄河上游)

 静心斋788 2015-10-17

珠子(十四):马家窑和齐家文化的珠子(黄河上游)

马家窑文化的人们在死后一般是集体埋葬在公共墓地,随葬品主要是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石珠、骨珠等。还有大量玉料制作的小管珠。齐家文化、三星堆文化、川西北羌氏名族也都是类似的情况,只是容器有所不同。关注原创文化,关注古代艺术小编微信号:mzwaqt云间微信号:yunjianqitao
来自:云间 2014年09月22日 09:34

珠子(十四):马家窑和齐家文化的珠子(黄河上游)

马家窑和齐家文化都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两者的地域范围大致重叠,马家窑为彩陶文化,而叠压在马家窑地层之上的齐家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马家窑文化最早发现于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以图案独特美丽的彩陶著称,从技术和效果的角度去看马家窑都可以算是彩陶文化的高峰。马家窑文化的人们在死后一般是集体埋葬在公共墓地,随葬品主要是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石珠、骨珠等。

齐家文化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碳14年代测定距今4000年,齐家文化广泛的制作青铜合金,除了武器、工具之外也广泛的用于装饰,包括镜子、手镯、臂钏、臂环、指环、发簪等。

齐家文化的玉器大多数素面无纹,或是一些简单的纹饰,器型以礼器类的琮(cong)、壁、环、璜、刀、璋等。材料有天河石、绿松石、骨头等。还有大量玉料制作的小管珠。

珠子作为陪葬品放在容器里面,最早追述到印度河谷的哈拉帕文化,将漂亮的玛瑙珠、费昂斯管子和黄金的小坠子一起放在陶罐里面随墓主人入葬。齐家文化、三星堆文化、川西北羌氏名族也都是类似的情况,只是容器有所不同。

本节要点:马家窑和齐家文化的珠子

下节看点:红山文化的珠子

  • 分享到:

文章来源

云间

云间--中国古代玉器、手工饰品、珠宝文化传播、私人定制交流空间.我们潜心研究古代艺术品与当今审美的再结合,力求呈现属于你的独有精彩!!

关注

1334人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