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肠癌中医证型的文献分析

 春满庭苑 2015-10-18


刘文琴1   刘勇1   应坚1   程俊1*

(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重庆市江北区南桥寺盘溪七支路6号,400000)

 

[摘要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总结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有关大肠癌中医证候现代文献,建立大肠癌中医证候文献数据库,对大肠癌常见证型分布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大肠癌辨证分型主要为:肝肾阴虚证304例,脾胃亏虚证289例,湿热蕴结证154例,气血亏虚证111例,湿浊内蕴证84例,气血瘀滞证78例,肝胃不和证70例,脾肾阳虚证55例,瘀毒内结证47例;阳虚湿阻证28例。讨论:大肠癌本虚以肝肾阴虚、脾胃亏虚、气血亏虚为主,邪实以湿、热、瘀、毒为主。

[关键词大肠癌;中医证型;文献分析

    大肠癌是指发生在直结肠的恶性肿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其发病率在我国已跃居第4[1]。中医药在治疗大肠癌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来其相关文献日益增多,但目前中医诊治大肠癌证型繁多,随意性大,无统一规范的辨证分型标准。本文通过对近30余年来发表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上大肠癌中医证型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其证型规律,旨在为开展大肠癌证候规范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大肠癌”/“直肠癌”/“结肠癌”为关键词进行一次检索,以“中医”/“中医药”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检索到1985年至201530年以来公开发表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上的相关文献。

1.2  文献纳入标准 

    ①中医药辨证治疗大肠癌的文献;②专家经验介绍等有对大肠癌进行辨证分析的文献。

1.3  文献排除标准

    ①关于文献综述的文献;②关于实验研究的文献;③无具体病例报道的文献;④关于大肠癌并发症的文献;⑤关于大肠癌护理的文献。

1.4 资料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

    由2名资深的文献检索人员分别仔细阅读所获文献的文题、摘要和全文,以确定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意见则通过讨论解决。

1.5 统计方法

    先阅读文献, 摘出需统计的数据,然后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由一人输入,一人核对,建立相关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并反应相应的构成比。

2  结果

    初步检索出445篇文献,根据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有效文献为29篇,涉及病例数共1220例,其中肝肾阴虚证304例,脾胃亏虚证289例,湿热蕴结证154例,气血亏虚证111例,湿浊内蕴证84例,气血瘀滞证78例,肝胃不和证70例,脾肾阳虚证55例,瘀毒内结证47例;阳虚湿阻证28例。相应的构成比如下表:

证型

例数(次)

频率(%

肝肾阴虚证

304

24.92

脾胃亏虚证

289

23.69

湿热蕴结证

154

12.62

气血亏虚证

111

9.10

湿浊内蕴证

84

6.89

气血瘀滞证

78

6.39

肝胃不和证

70

5.74

脾肾阳虚证

55

4.51

瘀毒内结证

47

3.85

阳虚湿阻证

28

2.30

注:频率= 证型例数÷总例数 ×100%

3  讨论:

大肠癌属于中医学“积聚”、“肠风”、“脏结”、“锁肛痔”、“脏毒”等范畴,病因病机多涉及“虚”、“毒”、“湿”、“热”、“瘀”等方面,虚为五大要素之基础。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是导致大肠癌发生的重要内因。明代李中梓:“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景岳全书》曰:“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盖脾虚则中焦不运,肾虚则下焦不化,正气不行则邪滞得以居之。”从上表亦可看出虚证是积证的主要病机,其中主要以肝肾阴虚、脾胃亏虚及气血亏虚为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健运,升清降浊,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饮食不节,嗜食辛辣或生冷之品,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邪内生,酿生湿热及寒湿,阻碍中焦,气机升降失畅,痰气瘀血互阻,结于肠中,形成包块。关于邪实致病的论述如《外科正宗》云:“蕴毒结于脏腑,火热流注肛门,结而为肿……”。大肠癌其病位在大肠,涉及脾胃、肝肾,性质属本虚标实,大多大肠癌患者在其病程中多见虚实夹杂,早期患者以湿浊、热毒、瘀阻等为主要表现,中晚期患者多以脾肾亏虚、气血不足为主要表现。治疗上,《景岳全书》提出:“故少乙治虚邪者,当从缓治,只宜专培脾胃以固其本……但使主气日强,经气日通,则积痞自消。”对于大肠癌的辨证分型,现代老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陈锐深[2]教授认为大肠癌病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因素:素体虚弱, 脾肾不足是内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起居不慎,感受外邪是外因。脾虚湿毒瘀阻为大肠癌的最主要发病机理。本病以湿邪、热毒、瘀滞为标,正气不足为本,二者互为因果,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柏连松[3]提倡从整体观念出发,分期辨证论治,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柏老认为大肠癌早期属气血瘀滞,湿热毒蕴所致,故以消瘤为主,或祛邪兼以扶正,使邪去而正不伤;中期正气尚未衰,但由于病程较长,正气耗损,属正虚邪实,故以攻补兼施为主;晚期患者正气耗伤,体质衰弱,肿瘤增大侵犯周围组织和脏器,或转移扩散,或更予化疗、放疗、癌肿切除术,造成正气衰败,治当以益气健脾,软坚散结为主。郭勇等[45] 2008620092月浙江省中医院郭勇教授门诊的大肠癌患者共100473张处方进行聚类分析,分析表明常见大肠癌辨证分为脾虚湿阻、气阴亏虚、湿热蕴结、阴虚内热,认为湿热证是是大肠癌的重要临床证型,清热化湿是大肠癌的重要治则,治疗大肠癌的基础方为四君子汤合三根汤(藤梨根、虎杖根、水杨梅根),以四君子汤健脾补虚,三根汤清热解毒。刘伟胜[6]教授主张结合现代医学辨病与中医学辨证论治治疗大肠癌,辨病与辨证结合,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进展了解病情转归及预后,以病统证,即在病情发展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证型。认为脾虚湿毒瘀阻是大肠癌最主要的发病机理,湿热、瘀滞、癌毒是病之标;脾虚、肾亏是病之本。其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关系密切,即大肠癌早期偏气滞、湿热、血瘀;晚期多偏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亏虚。

《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7]将大肠癌分为五型:湿热蕴结证、肠道瘀滞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所总结的大肠癌辨证分型中虚证均与《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相符,但脾胃亏虚证《指南》未提出;实证中指南提出湿、热、瘀,而本文比《指南》多出毒邪。盖因目前大肠癌证型繁多,随意性大,《指南》将作出统一规范的辨证分型标准。

以上文献分析及讨论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大肠癌中医证候分型规律, 比较符合临床实际,能对临床辨证论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因是二次文献分析且样本量较小,且仅限于CNKI数据库,结论难免欠全面,对有些结论的解释也难免带有一定的偏倚性,更为客观准确全面的辨证分型规律尚需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燕,沈琳,叶颖江.大肠癌靶向治疗进入个体化时代[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 ( 6) :1-2.

[2] 曹洋,刘展华,陈志坚.陈锐深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J].中医药学刊,2005,23 (10) :1750-1751.

[3] 张雅明.柏连松运用扶正祛邪法治疗大肠癌的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9) :32.

[4] 赵海燕.郭勇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J].中医中药,2010,7(4) :138-139.

[5] 杨维泓,周华妙,郭勇.中医药治疗大肠癌探讨[J].福建中医药.2011,42(3),46-47.

[6] 白建平,邓宏,张海波,李柳宁.刘伟胜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简介[J].新中医..2010,42(11),132-133.

[7]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1,54-55.



* 通讯作者:程俊,男,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肿瘤病的防治与研究临床工作20年。

课题编号:SATCM-2015-BZ19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直肠癌中医诊疗指南修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