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课堂】孩子调皮捣蛋,是因为父母少说了这样一句话

 瀞舒凝兰 2015-10-18

 





因为 爱

文/郝晓琳

同事的儿子今年上初一,最近一段时间出了状况。

无论是上课还是中午食堂吃饭,或是在办公室里,这孩子只要看到他的同位,他都会不厌其烦的说“你看我的手比你的长”“我的个子比你高”“我长得比你壮”之类的话。搞的同位不胜其烦,于是班主任把情况告知了同事。

那日,我目睹到了真实的场景。同事的儿子在办公室又遇到了自己的同位,他赶紧对他妈妈说:

“你看,我是不是比他长得高啊?”

同事说:

“人家以后还会长的”。

同事对此也很苦恼,不知如何是好。我开始向同事了解情况。据同事说,她儿子曾经问过她这样的话:

“妈妈,你是不是有我同位那样的孩子就好了?”

同事还说,因为儿子学习总是不尽人意,因此每晚上她都会发脾气,大骂儿子一顿,有时候语言都是很刻薄的。

我告诉她,下次如果孩子再当面说和同位比身高、比手长之类的话,你就注视着孩子,郑重其事的对他说:

“不论你长多高,是胖是瘦,学习好不好,你都是我的孩子,我都会爱你。”

后来同事告诉我,她真的照我说的做了。她儿子当时的反应是很奇怪,一直在问妈妈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到了晚上睡觉前又问了一遍同事:

“不管我是什么样子,你真的都爱我吗?”

同事还是很肯定的回答。从此后,这个孩子再也没有去骚扰同位,也没有在同事面前和同位做比较。

看来,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个孩子是在向妈妈讨爱。因为在妈妈不断地呵斥中,他感受到的是妈妈对他学习的失望。他感受不到妈妈的爱,内心里出现莫大的恐慌,这恐慌转化为一种本能的保护自己的欲望,那就是通过反复展示自己的长处来博得妈妈的喜欢和爱。

其实,这种感受不仅仅孩子会有,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都会有。当一方感受不到另一方的爱时 ,就必然会出现恐慌,没有了安全感,那么大家就会寻些事端来闹一闹,达到被另一方关注的效果。

如果你的孩子在闹你,那是他在寻求你的爱;如果你的另一半在闹你,那是他(她)在期待你的爱;如果你的父母在闹你,那是他们在想念你。

只要看着他们的眼睛,轻轻地但是坚定的说:

无论如何,你都是我最爱的人。

所有的所有的问题,都会烟消云散。

其实这一切,皆因为爱。

作者简介:郝晓琳,山东烟台第十三中学语文教师。


编辑心语: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孩子也不例外,孩子也想得到父母的认可。父母的认可使孩子对自己有自信心,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父母的及时认可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非常有帮助。自信的孩子才会健康成长!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了让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一定要在生活中多鼓励孩子帮孩子建立自信。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孩子做错了,就事论事,不要在人格上做判断;同时不说羞辱孩子的话,有的家长在外人面前碍于面子,会一味地说孩子的缺点,但孩子容易把此当作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进而觉得父母不爱自己。生活中,父母不能给孩子增加无形的压力和焦虑。父母应该多肯定、认可和赞美孩子,让孩子随时感受到被关注 、被重视、被爱的感觉。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好书推荐

《做最好的家长》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家教攻略

内容简介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具有魔力,长期担任班主任,对孩子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十分熟悉,他对青少年教育的难点和重点有了长期的思考、探索和智慧,这都体现在作者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中。这是一本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专著。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儿为个案,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小学阶段好习惯的培养、善良人格的塑造、青春期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坚强意志的磨炼、“代沟”的超越、读书习惯的养成、传统文化的熏陶、宽广胸襟的拓展……为各阶段孩子的家庭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具体的操作模式。只要你有良好的家教方法,你与孩子共同努力,你的孩子就会脱颖而出,铸成大器!

推荐者说

@李小琴: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记录的不仅仅是和自己的女儿一起成长的本身,而是提供给我们教师以及所有家长的一份必要的参照和范本,是献给老师们、家长们、孩子们的珍贵的带有时间刻度和感情脉搏的礼物。儿女的成长只有一次,与他们一起成长,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本书是家庭教育的好教材,是中小学生成长的励志书。

【家长课堂】@语文湿地 第6期 因为爱

编辑:李小琴

美编:吴雪萍

制作:杜华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