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 / 中医普及学堂 / 第51页-[天涯]

 红日春风 2015-10-18
作者:中医普及学堂 提交日期:2014-03-20 10:50
  @xiao元井穹 346楼 2014-03-19 23:13:59
  老师 你好 最近我一吃东西 就感觉到食物进到我的食道里有一种阻塞的感觉 非常疼 是不是吃多了啊 不消化
  -----------------------------
  任何疾病不适反应,都是身体在自救,你不要把疾病当成敌人,它时时提醒你去如何养护身子。
  好比如说,熬了一夜,又啃了瓜子,又吃了炸薯条。
  第二天咽喉就干,嘴巴就苦。
  这时有人就想到搞瓶下火凉茶,如果经常这样搞,胃就寒了,以后消化食物功能就减退。
  而另外有人就想到昨晚又犯规了,又违背了身体使用手册。
  于是喝几天番薯稀粥,少油腻,少荤多素。
  这样咽喉之火,不适感,你没有用凉茶就退下去了。
  如果觉得力量还不够,还有聪明的人,他就把家里储备的一些萝卜干拿出来,混着稀粥喝,对于热火不降的人来说,那真是一大享受啊!
  萝卜能下去通腑,萝卜干吃完后,再稍微运动,就直放屁。
  那咽喉的浊火就下行了。
  所以智慧的人要过一种智慧的生活,用饮食就把疾病消弭于无形。
  用正常的作息规律生活,就把健康养出了。
  所以咽喉食道不适是反应你五脏六腑壅滞,是身体暂时运化不过来。
  一方面要少荤多素。
  一方面要多放松,多运动。
  一方面要少跟别人纠结较劲,不要吃压气饭,生气不吃饭,吃饭不生气。吃饭不看电视,看电视不吃饭。我们从这里头体会到莫大的好处,大家也试一试吧!
  一方面吃饭别那么匆忙焦急,人每天就那么三餐,你别争那十分钟五分钟,给身体好好享用,细嚼慢咽,就能够保护你的咽喉食道胃。
  这样气行结散,浊阴下降,随后纳食得香,不适便除。
-
作者:中医普及学堂 提交日期:2014-03-20 10:56
  @ty_689 347楼 2014-03-19 23:20:55
  楼主讲的很有水平,富含哲理,能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医理,娓娓道来,看的很过瘾,楼主应该是中医药专业人士!有这样热心传播国医之人,中医甚幸!!!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句话用在中医里头再适合不过了。
  医道不在高高山顶立,而在百姓日用生活中。
  百姓日用而不知。
  其实很多精妙的食疗跟生活的智慧,能够一直在民间传递,那里头是有道的。
  我们一去挖掘,才会慢慢佩服古人的智慧。
  比如为何葱花炒蛋耐人寻味?
  为何竹叶包粽人吃了更顺气?
  为何竹筒饭竹篮蒸的饺子能更醒脾降胃?
  ......
  ......
  这些看似普及的中医十万个为什么,问起来中医专业人士,有时也要想上好一会儿才能答出来。
  将来如果我们又机缘再跟大家讲讲中医十万个为什么,把中医普及到日用生活去。
  因为本身最精妙的医道,就是源于最平常的生活。
  天下间没有神奇之法,只有平常之法。
  平常之极,乃为神奇。
作者:中医普及学堂 提交日期:2014-03-20 11:22
  @天道酬久勤 350楼 2014-03-19 23:34:04
  向楼主汇报一下这几天学习情况以及需要请教的几个问题:
  1,我因为工作关系以前都是2点后睡觉,但是睡眠时间有保证每天7到8小时。
  2,熬夜是指睡眠时间不足还是指超过11点后就定义为熬夜?
  3,现在我开始吧睡眠时间逐步调整到12点左右。
  4,现在看到26味石膏。
  5,在看到16味的时候我冒失的自己给自己开了一副药
  【玄参50克,沙参30,玉竹50,麦冬30,甘草30,桔梗30,鸡内金10,青皮10】
  其中医生把桔梗改为桂枝,鸡内金和青皮是医生帮忙添加的】
  这药喝了付后半夜口渴的症状几乎消失了;
  现在根据楼主的后续指点是不是应该需要添加一些温肾升阳的药物?
  我这阴虚火旺的体质除了要改变生活习惯外从药物的方面是不是应该遵循:滋阴降火,健脾养胃,温补肾阳
  -----------------------------

  这个叫玄麦甘桔汤,是滋阴润喉妙方,用这汤方治疗阴虚咽喉火毒上扰,那是可以解除一时燃眉之急的。
  但药治的是一时的病。
  我们要用医道来治疗一生的病。
  你想一下,最大的养阴方是什么?
  是早睡!
  人卧则血归于肝,精藏于肾!
  你把觉睡好,那你肝肾藏的精血,满得可以溢出来,就像池塘水满,何火之有?
  故古人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人晚上九点以后,都开始进入冬天封藏的状态。
  因为九点到凌晨三点是冬之令。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如果你在这个时间段不单没有休息好,而且还在透支消耗。
  那么肾的封藏能力就会逐渐减退。
  肾主水的功能也会下降。
  结果精水少了,痰水水湿却多了。
  痰水转变不了精水,最后反而火不能被水所济湿火弥漫,寒热失调。
  那么你就经常表现为上半身出现热证,容易上火,下半身出现寒证,肾阳不足。
  究其源,还是要早睡。
  早睡乃养阴第一妙药!
  而白天切忌睡懒觉,白天对着阳光运动,乃扶阳壮阳第一妙法!
  而白天正是天地补阳的最好时候,晚上是天地补阴的最好时候。
  如果白天晚上都乱了作息,你就失去了最大的调和阴阳机会。
  你可以去看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他曾经体质差得一塌糊涂。
  结果他靠最规律的作息,把身体调过来。
  邻居可以按康德出门遛狗的时间来调钟表,所以为什么很多人体质差,作息规律无节。
  一旦让他规律起来,瘦者都会慢慢变胖,弱者都会慢慢变强。
  所以先把规律搞好,就像先把交通秩序讲明白,然后再去处理交通事故,再去开车行道,干活做事,你会把很多没必要的问题都避开消掉。
作者:中医普及学堂 提交日期:2014-03-20 11:30
  @阿门在那里 359楼 2014-03-20 01:02:36
  说到《药性赋》,我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来。
  我有个同学,他爸要他学中医,可他那会跟我一样,十分贪玩。他爸没办法,天天陪他读《药性赋》和《汤头歌诀》这一类的古医术。
  结果呢,我那同学毛都没记住,他爸倒是滚瓜烂熟,越来越投入,还自学了其他中医医术。现在都可以给人看病了- -
  -----------------------------

  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中医不是脆弱的盆中花,而是天地间顽强的柳枝野草。
  希望大家心无分别,无心插柳地来学医。
  先别急着要治什么病,要成为什么高手,踏踏实实地像少林寺扫地僧、火工头陀那样,少论是非,多读经典,老实干活,勤于付出。
  这样久久必然有成。
  现在为什么很多人学不到中医的精髓,因为他们心像浮萍,像蜻蜓点水。
  他们没有弟子学习的基本品质,不知道《弟子规》,不知道学一门技术,功夫到,滞塞通。
  更不知道你的心起码要毕功一处,要有石上坐三年的勇气。
  中医属于沉住气的人,那些气沉丹田,能够不急不缓地学习的人,他们的心就像珍珠一样沉到湖底,不管周围波浪翻动,都不动摇,这样他们就是笑到最后的人。
  所以希望大家要持之以恒,文火虽小,但你烧久了,可以把一锅热水烧开,把一锅汤炖烂;武火虽大,如果烧不久,它连凉水也烧不开,更难以煲出老火靓汤。
  学中医用中医,就是要有着煲老火靓汤的耐性,看的是持久,而不是一时的聪明智巧。

作者:中医普及学堂 提交日期:2014-03-20 11:33
  @迷途小散2012 366楼 2014-03-20 02:03:59
  人中黄都可以入药,想想都可怕。
  -----------------------------
  西药有一种重要的药,就是从尿素中提取的,这点也没什么好可怕的。
  万物皆可入药,连语言书籍都可以为药,因为它可以破迷开悟。
  当大家普遍都接受这种最文明的药时,那么这正大健康的中医时代就到来了。
  告诉大家最好吃的一味药就是《黄帝内经》!
作者:中医普及学堂 提交日期:2014-03-20 11:36
  @想不出来ABC 370楼 2014-03-20 02:09:13
  楼主写成书吧。。写得非常好。。真的非常好。。把中医的理论实践都活泼泼的写出来了。。。。。。
  -----------------------------
  网络跟书籍是传播中医的两个轮子。
  有机缘的话,集结成书,也不错。
  中医的理从来都是活活泼泼的,古人不教人死板,家人灵活,我们很多人是自己学死板了,学僵化了。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快乐轻松的,真正的中医应该是不费解的,体贴民心的。
  只有到这里中医才能大普及。
  人们才能大受用。
  健康之路才不会那么曲曲折折。
作者:中医普及学堂 提交日期:2014-03-20 11:42
  @一杯白水69 379楼 2014-03-20 08:04:47
  迷中医,以中医为神者,及骂中医,以中医为贼者,皆因对中医不求甚解,类盲人摸象。更甚者,现有体制下中医药学院只会培养出庸医,甚至劣医,对中医伤害最深。
  -----------------------------
  学中医要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深信。
  不深信你深层的道理领悟不到,但深信过了度就是迷信。
  第二层是大愿。
  张锡纯学医,发大愿力,愿病苦苍生皆能离苦得乐。张仲景学医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于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何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常长全,以养其年。
  第三层是体解。
  身体力行地去实践,是印证中医的唯一标准。你确实从医道里得到受用,用你的切身体会去解释中医,传播中医,普及中医,那么中医就会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接受。
  可以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中医普及学堂 提交日期:2014-03-20 11:44
  @中医普及学堂 34楼 2014-03-06 09:56:29
  12、马兜铃2
  一个学医的人,想要真正成气候,必须要先识阴阳,学诊断。
  中医之诊断,就像射手瞄准靶心,瞄的准,手不抖,枪不动,把扳机一扣一个准。
  现在很多人说,药物人工种植功效跟不上了,中医发展大受阻碍。
  。。。。。。
  。。。。。。
  《黄帝内经》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药者,流散无穷
  。。。。。。
  。。。。。。
  -----------------------------
  @破吉他 386楼 2014-03-20 08:36:15
  楼主这个“不知其药者”是故意打错的,还是拼音误?
  灵枢 《九鍼十二原第一》里有说到
  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所言節者,神氣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
  非常感谢,希望大家看到有错处,别放过,都指正出来。
  接下来,把这稿子得更好。
  有结集成书的话,可以减少错误,方便流通。
-
作者:中医普及学堂 提交日期:2014-03-20 11:53
  @小言子123 392楼 2014-03-20 09:10:39
  好贴,一定要笔记
  -----------------------------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有好几个朋友都用笔头来学医,这是在用真功夫。
  古人得一篇后文章,立即手书笔录,唯恐流失。
  我们这个时代,从不缺乏好文章,不缺乏经典。
  缺乏的是用最恭敬认真的心态去做学问,去读书,学习。
  所以教小孩子不要只看着表面的成绩跟所学的知识,这些都是枝叶,要看就看小孩子的精神面貌,他能不能够正直恭敬做人,能不能够认真谦虚办事,这就是树根树本,而且是大根大本。
  同样我们两个同学,一个高考以惊人的分数学中医,学习根本很少用到笔。另一个成绩平平,反应也不灵敏,常常一个问题要想好久,才想得到。
  他有个习惯,就是每天都在记录,因为他认为有太多好东西了,最后大家想想,谁成为出色的中医?
  居然是那个看起来不太聪明,却勤于用笔的。
  我们着个时代,大家习惯了对视频,动键盘,忽视了手书笔录。
  对很多典籍都不够重视,莫为容易得,便做等闲观。
  你如果觉得太容易来了,你反而学不好。
  你如果觉得这本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结果就是一本中医基础理论,你用十倍的恭敬来去读,凭此一书,就把中医大的理论框架理顺搭起来了。
  为什么那个草医郎中,仅凭半部《医学衷中参西录》就成就。
  因为他是用笔把这半部书都抄录下来,他用的是无比珍惜的精神。
  只有惜物才能够最终的把物用到极处。
  爱惜文字、爱惜书本,爱惜中医,爱惜传统文化,把它们当成朋友,它们就会像朋友手足那样,把疑难的问题,解决得漂漂亮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