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斑斓见闻】周丽霞 | 在大理石殿堂旁听九人审案

 蜀地渔人 2015-10-18

作 者 | 周丽霞(金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10月4日,iCourt 美国之行行程已经过半,我们抵达了华盛顿,这座美国的政治中心城市,也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所在地。同时,得到一个更加振奋人心的消息,第二天,也就是10月5日,是联邦最高法院新的庭审季的第一天(每年十月至次年六月是最高法院的开庭季),能有机会旁听到精彩的口头辩论。

这和之前说的只是到最高法院泛泛的参观浏览可大不一样了,顾不得舟车劳顿,我们的每一个细胞都瞬间兴奋起来,但是困难也如约而至。由于我们不可能获得提前预约,所以想要听庭的唯一办法就是在法院门口排队,而每天只有最多50个名额,也就是一旦去晚了,排队也是没用的。考虑到第二天是庭审季的第一天,听庭的人数可能会比较多,我们大家决定凌晨4点就出发。


寒风中的等候

一大早,我们一行12人浩浩荡荡出发了,不到5点钟就站到了最高法院的门口,这时我们前面已经排了10个人,大家也长舒了一口气,所有人肯定都可以进去了。华盛顿的早晨秋寒料峭,我们把最厚的衣服穿到了身上,还是要不停地跑跳取暖,等候黎明快点到来,为了一睹“九人”真容,我们还真找到点粉丝追星的感觉!

还好7点多钟,我们开始被允许排队进入,每人获得一张编号卡,我排第21号。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我们排队时竟然发现排在我们后面的就是我们此行刚刚访问过的Dorsey律所的律师,原来今天要听的第一个庭的案件代理律师就是他的同事,他是特地过来旁听的。正式排队进入法院时,那个案件的代理律师,也就是他的同事也到了,令我们意外的是看到的竟是那位代理律师的全家,他的妻子和儿女也都盛装出席,感觉是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仪式。原来对于美国律师而言,有生之年能在最高法院出庭,也是一种至高的荣誉。


法庭素描

进入法院就舒服多了,我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存好包,还在法院内的餐厅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法院的一楼是开放给公众游览参观的,墙上展示的是法院的历史,还有法官的精选画像。8点半,我们又开始进入第二次排队模式,准备正式进入二楼法庭。进入法庭的安检可谓严格,保安反复强调,不准带入任何电子设备,不允许拍照录像,不允许带包,连我穿的风衣也被要求必须寄存。

进入法院二楼大厅,感觉好像走进了中古时期的神庙,高大的柱子林立,一切给人的感觉都是那么的庄严肃穆,心生敬畏。审判法庭内部,有近700平方米,比想象中还要宏伟壮观,两边各是8根白色大理石柱子,法官席后是4根同样的柱子。柱子上方周围是四组浮雕,人物和故事均取自世界不同的宗教和文化,据称是为汲取四方智慧,以示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据说其中还有孔子的雕像,后来我专门在法院一楼的浮雕照片区遍寻孔子的踪迹,终于看到一位着长袍的长须夫子,手持一摞书简,虽面貌有着异国特色,但和其他袒胸露背的西方人大不相同,我想他应该就是我们的孔圣人吧,不知道美国司法到底从这位儒家大师那里借鉴到了什么理论呢?


法庭前后分为两个座区,靠近法官席的是司法专业人士区域,后面用木栏隔开的为公众区域。虽然我们的号码很靠前,但是正式进入法庭时,还是被领到了相对靠后的座位,后来了解到,前面的位子基本都是留给了有预约登记的人士。入座后在整个庭审过程中,都有4、5位目光炯炯、虎视眈眈的便衣警察在走动巡视。在旁听案子的时候,我前面一排的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可能有点困了,头耷拉了下来,警察立刻走过来,用手一指,让那个孩子坐直。一切都彰显着对法官的尊重和对法庭的敬畏。

10点钟,最庄严神圣的时刻到来了,随着“铛”的一声,九位大法官鱼贯而入,全体人员起立致意。首席大法官居中而坐,其他法官则依排位分别在其右或左落座,他们分别是,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大法官斯卡利亚、大法官肯尼迪、大法官托马斯、大法官金斯伯格、大法官布雷耶、大法官阿利托、大法官索托马约尔和大法官卡根。其中,有3名女性大法官和1名黑人大法官。同时看到真的“九人”,我们还是着实激动了一番。要知道,这九人就是美国所有法律纠纷的最高裁决者,也是这个国家司法公正的终极守护者,总统尚有任期,但他们的任命终身有效,非经国会弹劾不得被免职。

当然,这些法官中最引人注目的还要属金斯伯格大法官了,远远看去,她真的只是一个瘦小干枯的老太太,坐在首席大法官右二的位置,人一坐下去,就好像要陷在高高的法官座椅里了。但谁也难掩她的光芒与出众的气质啊,她是美国女权运动的法律领袖,近5年来,她在最高法院写下的异议意见比任何其他法官都要多,在刚刚尘埃落定的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案件中,她是至关重要的一票。

美国《时代》周刊将她列入2015年度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名单,她也是唯一一位入选的最高法院大法官!82岁依然优雅,很多人应该都是来看她的吧,她发问不多,但每当她发言时,前排的数个脑袋都同时撑长了脖子,她声音不高,语速也不快,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小小的平和的身体里蕴藏着怎样的倔强与坚持,在那么多饱受争议的案件中,能够不畏舆论,公开坚持自己的异议。这也许就是美国大法官制度的魅力所在吧。


法庭辩论

在美国,每年会有上万件案件经过层层上诉送达至最高法院,请求审理的也在八千件左右,但最高法院经过筛选真正审理的案件只有不过80件。由于最高法院的职责是对美国宪法作最终的解释,因此,只有涉及违宪问题或者下级法院的判决对某部联邦法律的解读存在分歧时,案件才会被受理。由此而来,在最高法院开庭的案件,与一般的庭审程序也大不相同,只有一个环节,就是言词辩论。法庭上没有陪审团,没有当事人,没有证人,只有政府律师或当事人律师可以出庭,各方律师会依次发言,但每方发言一般严格限制为半小时以内,一个案件的开庭时间通常不会超过1小时。

今天我们旁听的庭审是关于诉讼管辖权的,说实话,因为知道最高法院审理的都是一些关乎宪法的,理论性非常强的case,加上我们英语水平有限,所以之前根本没打算听懂。但是,当庭审开始时,我欣喜地发现审理的是一个管辖权的案件,即一个美国人在网上买了火车票到奥地利旅游,在当地发生了事故伤害,希望把索赔案件拿回美国来打,所以双方争议的焦点是,美国法院对于这个事故伤害案件到底是否具有管辖权的问题。

要知道,10年前我的硕士毕业论文就是《论美国冲突法中的长臂管辖权》啊,所以听到那些熟悉的字眼,我又飞速地在脑海里不停搜寻那些原本以为已经还给老师的知识,庭审也能听得七七八八,真是幸运啊。对案件实体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登陆联邦最高法院的网站,整个庭审文字记录和录音上面都有,不得不感慨,人家真的是公开审理啊。

对实体问题的理解总是存在距离,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大法官们的纠问式审判。和我们此前在基层法院看到的抗辩式庭审模式不同,大法官不再是消极的仲裁人角色,当代理律师进行简短的陈述之后,法官们就开始了噼里啪啦的提问环节,几乎每个法官都提问了,而且他们是不停地问,甚至经常打断律师的话,法官们之间还会抢话。律师答完了,法官会继续追问,感觉就像是大法官在与代理律师抗辩,我们心里都不由地暗暗为律师捏把汗,得是怎样的专业水准和心理素质,才能扛得住这九个人的长枪短炮啊。

然而,与紧张得令人窒息的庭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官们可不是正襟危坐,他们的法官椅貌似十分舒服,法官们在椅子上时而前后摇动,时而左右转动,一会儿这个法官缩下去了,一会儿那个法官又坐直了。法官问话后,下面的旁听席里还会有笑声,当然是有礼貌的、有节制的笑声,并没有人制止,法官也不会表现出反感。这些种种,在我们国家的庭审中都是无法想象的。

后 记

庭审结束,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此前对联邦最高法院和大法官们的一点了解都来自何帆法官的译作《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和《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感谢何帆法官译得这样好,那些文字里折射出的法律的智慧和人性的光辉时时让人赞叹,而这次跟随iCourt有幸亲临,又觉得更加真实而有趣。法律的信仰神圣而至高无上,甚至连法庭的建筑和布局都散发着浓郁的宗教色彩,九个人,用他们各自的信念来守护着这座“大理石神殿”,守护着这个国家的司法与公正,可他们又只是身边活生生的人,开庭时会随意问话,摇来晃去,小动作颇多,不会反感听众席里会心的笑声,好像只是邻家的老者,他们真实而有温度!

法律与人,从来也不矛盾吧,这次法院之行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这里神圣至极,这里又真的是个景点,可以参观、游览,卖快餐,卖纪念品,朋友,下次有机会请你亲身来感受一下吧,一定比在书上看到的还有趣100倍。


感谢您阅读“法影斑斓”,希望它能兼顾新知与审美。如果您觉得图文有点儿意思,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共号”,再点击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funnylaw1978。如果想阅读过往文章,可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何帆 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