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像印的刻与用 | 不可坏了规矩,乱了法度

 三度精舍 2015-10-19

佛像印的刻与用 | 不可坏了规矩,乱了法度

书法屋 (無事軒主) · 2015-07-30 18:02

佛像印的刻与用 | 不可坏了规矩,乱了法度


  轩主并非佛门中人,对于佛学亦是一窍不通,今天来谈论佛像印其实心虚地狠。只是上期在《聊一聊书画作品中用印的那些事》提到了佛像印,有朋友对此感兴趣,所以我就再来说上几句,难免漏洞百出,还望方家不吝赐教!

  


  时人无论论什么,总免不了“追根溯源”,好象不如此这般,便显得学识浅薄,少了些许“根正苗红”的底气。有人说佛像印是从肖形印而来,于是便可追到秦汉以前,更有因肖形印早于文字印而“沾沾自喜”者,轩主以为大可不必。暂不论佛教的历史,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最早有赵之谦吴昌硕等将佛像刻于边款上,但这都应该不算真正的“佛像印”,把佛像刻成印并盖在书画作品上的,弘一法师可能是最早的了。佛像印之所以成为印,我认为首先得有一个印化的艺术效果,要从简单地翻刻变为主动地艺术化的过程,就是说要有金石味,要具备篆刻对线质的特殊要求,要有虚实的对比等等篆刻的特殊语言形式,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佛像印”。由此而论,最早做到这些的恐怕非来楚生先生莫属了。



  作为一个特定的宗教主题的特殊题材,佛像印的创作应该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如何创作出空灵而又符合佛法意境的作品,恐怕不是轩主能说得清楚的。以我平时的经验来说,刻制佛像印时,要对起码的佛学常识有所了解,对佛教的历史有简单的学习,避免张冠李戴,防止犯了忌讳而不自知。其次,我比较欣赏空灵、有意境的佛像印作品。《金刚经》有说“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所以说那些太过于“写实”的佛像,对佛法并没有真正的体悟;尤其是那些搞得像图案或徽标似的所谓的佛像印,我是顶反感的。佛像印的创作也有一个取法的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现有的资料中去寻找和借鉴,通过改造加工,也是可以刻出很好的佛像印的。来楚生先生创作的佛像印大多也是取自不同时期的石刻、砖刻等,这与刻文字印是相同的。




  佛像印在书画作品中的使用也是有特殊讲究的,万万不可坏了规矩,乱了法度。轩主向来主张“要么不玩,要玩就得按规矩来”。有的人将佛像印用来作押角,或在作品底部“填空”,或盖在某某姓字之下,等等,都是不“按规矩”来的表现。结合轩主多年的观察学习经验,佛像印一般用在与佛教或佛文化相关的书画作品上,特别是现在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们喜欢抄写的佛经作品和佛教题材的绘画作品上,盖上一枚或几枚佛像印,使印章与作品达到一种完美的融合,更可增加作品的意趣。其次,佛像印可用作引首章,但比普通的引首章位置要略高些;也可盖在作品的上方或中间的适宜位置。总的原则是:佛是用来供奉的,即便你不信佛,但也不可亵渎佛。乱用胡盖,佛纵然不会怪罪于你,但落下个被人耻笑的话柄是肯定的了。


  所以佛印虽好用,盖时需谨慎啊!


  本文由墨池书友【無事軒主】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