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唐卡白描 唐卡不是写意画,因此画师们创作时需恪守“三经一疏”的严规。 注① “三经一疏”是现代学者对古代译入的佛教四部造像典籍的总称,它们分别为《佛说造像量度经》《造像量度经》《画相》和《佛说造像量度经疏》。 许多参观的朋友时常会问:“佛像上的这些由直线构成的经纬格子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并非什么随意新造的几何装饰,而是唐卡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只是我们的当代艺术家将这种“内部建筑骨架”外露了出来,它就是造像度量经。 ▼ 手绘珍藏版《佛造像度量经》中的绝美细节! 造像度量经好比唐卡绘画的黄金分割法,画师们不能逾越它的比例规则,不然就会形成妄造。我们知道,东西方艺术家在创作肖像绘画都会下意识地代入自己的形象与愿望,不过佛教恰恰最终要求“去我”,所以这对唐卡画师们来说,是一种几近禅修般的临界状态。 白描粉本,19世纪,私人收藏 注② 唐卡摘自“龘藏”拍卖 贰 收藏观点 想知道为什么差不多的两张唐卡价格却两极分化,听听他们怎么说 由于唐卡的绘画仪轨和传承比较复杂,可能让很多藏家不明白为什么差不多的两张唐卡竟然会差出好几十万。最简单的一个判断方法,看画功,有画功再看题材,大小,年份,涂料,色彩等。 一幅好的唐卡无论是画功与年份,色感也同样很重要! 叁 唐卡的收藏保养 唐卡是绘画艺术,与其他美术作品不同,有其特殊的保存方式。
简单来讲就是,忌潮湿、忌暴晒、忌烟熏。 唐卡不能挂在潮湿的地方,因为是天然矿石颜料,遇水会溶解。在湿润的南方,为防潮,张挂时最好使用镜框。尽量保持干燥,潮湿季节可利用空调、抽湿机,使唐卡保持在恒温、干燥状态。暴晒会使棉布膨胀,把画面上的颜色拉开出现裂缝,因此悬挂的唐卡也不能暴晒,尽量将唐卡放在阴面恒温处。长期的烟薰也会使唐卡表面稍微发黄。
一般唐卡表面有一层黄布,平时是拉下来的,所以不需要刻意清洁。如果平时是将唐卡画面直接暴露在室内,清洁时,只需要干净柔软的干毛巾,将唐卡表面的浮尘轻轻地擦拭干净,不可以用湿布、棉球擦拭,也不能让化学清洗剂之类的东西沾染唐卡。
收藏时可以卷轴,但在卷轴收藏时必须把唐卡的绫边熨烫平整,在唐卡的画心上覆盖几层棉料纸,以保持画心与绫边同样的厚度。另外,卷的时候要注意从下(佛像的底部)往上(佛像的头部)卷,切记不能颠倒。 保存时先用报纸(报纸油墨能防潮)包好,再加塑料薄膜。最好放在木箱(以樟木为好)中,放入防虫剂。 肆 分享一位被湮没的唐卡绘画宗师: 「卡兹拉索(Khazi Lhazo)」 喜马拉雅艺术唐卡资深研究者(前美国鲁宾博物馆创馆馆长)JeffWatt 先生对卡兹拉索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尽管如此,这位堪比司徒班钦的一代宗师至今还不为人知。对现有的认知而言,最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不断学习。 相信随着人们的了解深入,后续空间较大。而对于卡兹拉索的具体情况,可以参阅Jeff Watt 的相关论述。 |
|
来自: 引春 > 《欣赏唐卡艺术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