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驾去安吉探秘“黄浦江”源头【十一旅游新花样】

 我是五片云 2015-10-19

  驱车4、5公里,正式进入了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这上下联我也未来得及看清。自然是形容龙王山地势、位置、风景、民风以及特色了。章村镇有龙王山漂流,黄浦江源第一村等主要景点,龙王山被誉为“植物王国基因库”;1999年经上海地理学会专家组考证为黄浦江源头,所以章村镇更有“黄浦江源第一镇”之美称。这也是我最好奇的地方,黄浦江在华东上海,为何黄浦江之源头在于此,大自然真是奇特呀,更奇特的是源头的活水源源不断,还有上万亩天目杜鹃林。

  这一处小池塘是位于章村镇行政村自然村村道旁,早上7点,太阳的光照还没有完全升起,正巧这柔和的光线挥洒过来。对面的山峦,蓝天白云,正好倒映在水面。浮光掠影,很乡村味的一瞬间。

  人在景中,景在画中。这一种风景照,也是很多美女喜欢的,摆上一个瑜伽的pose,静心享受这一刻新鲜的空气和独享的景色。也是很多人都不曾玩到的。这就是乐趣。

  这一面池塘,环绕四周都是拍照的绝美角度。自东往西是山景倒映,自西迎东是日出龙山的街景。犹如江南水乡一般,自然水墨画。那清澈见底的溪水塘,悠闲的鱼儿,还有池塘边晨露未干的野菊。

  美不止于这一境,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的美也决然不仅仅是藏于景区内,这一路过来,蜿蜒曲折的山坡村道,看不厌的山中民宿和山庄,偶尔一回眸看到色彩艳丽的野花丛,一瞥,还能看到寻常人看不到的美。去不去龙王山已经不是最关键了,这样的美已经能让我置身其中,醉身其中。

  

  

  

  

  一路向南,深入山林。景区在早上7点就检票,我也觉得这个时间点比较好,早上的保护区会很美,尤其是朝阳未露,如入仙境般。对于摄影的人来说,也很美。一路上开车而来,觉得很舒适惬意。安全,人烟稀少,温度适宜,景色怡人。想进入景区的欲望也是伴随着好奇的神秘感,不断兴起。

  终于看到了自然保护区景区的大门。这不是传说,这确确实实是上海“母亲河”——黄浦江源头,浙江湖州市安吉县龙王山,主峰1587.4米,浙北第一高峰。

  虽说过了这个雨季,但是山中溪水,哦对,是黄浦江源头上游而来的水量充沛,而且水温极低。因此盛夏的龙王山来此漂流的人也是很多,水温凉爽,清澈见底,更有很多山中巨石掩藏或横亘在溪道上。

  龙王山地势险峻,多悬崖峭壁、山涧瀑流、河谷幽深,但整个保护区生态良好,物种丰富,气候适度,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为90%以上。尤其是进入到自然保护的时候,小小的入口,你可能觉得很小气,也可能觉得内有乾坤。这座山,就是如此秀美和低调。

谁能觉得,这入口,竟然就是这1.5米的走道?这真的是藏龙卧虎啊!

  

  

  

  就在我们进入园区这一会,有几个游客在这景区导览图前转了会,就走出了入口处。这是为什么?后来我也循着这小道进去,差点没找到继续走进去的道路。

  

  

  

  过了这座桥,走下这一段石阶,就是一个水电站,而通入景区的就是在一侧墙角的小道,与山林浑然一体,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神龟驮桥。看到了吗?

难得这一片景区,就我们2个人,也是各种拍,pose各种摆。

  

  

不知不觉,就人在山上了。

山石堆砌一座座木栈道和木桥,仰头看着绿树环绕,雪白的溪流潺潺而过。

  

落叶铺盖在青苔石阶之上,仿佛许久不被凡世所沾染。

  

  

  

  

  

  宁静以致远,忽然间,山那头鸟叫,也听的很清楚。越是深邃,显得格外清幽,呼吸着清新空气,人也爽快很多。

  

  

做一个快乐的穿越在山涧、丛林、石群中的山民吧

  

  

  龙王山有着丰富的蕨类、裸子、针叶植物,常年温度平均在19.9°。应该是温度较适宜很多树木花草的生长。源头自上而下的溪水落入这水潭,长年累月的积淀,水潭底下有着青绿的水苔。一叶叶枯叶浮躺在水面,随着涟漪波纹而荡漾,看着看着心都柔了很多。

不知道这里是何地,至少回忆留在了这里。

  龙王山地势险要,飞檐走石。有仙人洞、龙头瀑布、云龙飞瀑、水滴石穿、仙人锯板、水车岩等10余处景点。在景区游客淡季,可以尽情在一些奇美的岩石群、靛青的溪水潭边拍照。人与自然,就在于这一刻。

  当然,在这样的景区,也不乏有索道、悬空木桥。所以在靠近黄浦江源摩崖石刻的地方,能够很刺激的体验一把,景区里悬空最美的木桥。

  

  

  

  看到这一幅画的时候,瞬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这不是沙漠戈壁风化的力量,也不是滔天海澜侵蚀的崖壁,而是沟壑清晰的小水潭。水与山的结合,像来是大自然最美的两种结合。柔与美,刚与强。而这浙江的山水更趋向于变化万千的水墨画,正如名画——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当然啦,这副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长卷画,很是厉害。在那个年代没有照相机,摄影机,全凭记忆力和想象力,能够画的如此秀美。实在是绝世孤品。

  

  

看到了这几张照片,我内心还是比较想下水嬉戏一下。我一直是喜欢水的人,没有水,或许不会进山。而山与水的结合,注定是我喜欢户外、旅行、摄影的最主要因素。

我不是也十足的登山户外狂热爱好者,没有欲望想去攀爬全球五大高峰、国内四大名山等等;我也不是丛林探险者,不想去探秘丛林里珍奇动物

  

  

  

  

沐浴在林间阳光下的绿蕨,与青苔、落叶、石阶融洽相处

  

  

  

这一处钢筋铁条阶梯,属于林间上层,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

  

  

人生的拐点,就像这个拐点,上到顶峰就是下坡。但人生的拐点也能够像这样一样,笔直参天的毛竹,林荫下还有石阶

好喜欢这样的蕨类,无忧无虑的生长在青苔和绿树之中。总能占有自己一席风水宝地

  

  

走过这座桥,就是进入了观光车行车道。

来吧,我也曾“飞”到过龙王山

  难得一次把一个景区的上、下两条道走个遍,怎么也不想坐观光车下山,一路上总有一些惊喜。比如,追逐着我们背包的蝴蝶,比如说,回声阵阵的谷中呼喊,再比如说,这座年久孤独、被游客遗忘的惊涛亭。。。等等

在这座山顶悬崖上的石亭,四面环山,能俯瞰这谷底的溪流

这种美,或许只有我们2个人看到了罢。

一路上都是崖壁、青苔、狗尾草、蕨类、松柏。

看着一山更比一山高,想来今天也是当了一回好汉。

最后修改于2015-09-16 16:57:21 阅读(32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