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病一例及妇科杂症一例

 戴氏地理 2015-10-20

肝病一例及妇科杂症一例(1)

1,杨新,男,33岁(1975年生人),计算机工程师。其妻闾薇陪同来诊,自述因去岁体检,脾脏偏大,现颈椎痛,小腿发麻,脚凉,腹胀来诊。脉诊,三部浮取弦长。尺,沉取无力;寸关浮数。舌苔少,舌质发暗。前额发暗色,人中及左右有红疙瘩,嘴角有泡。腹诊,心下至脐下有条索状物,脐两侧亦有痞结,拊之尤痛,大腹似有板儿状,不柔软。病在冲任,肝肾不调。脐侧,冲脉所经,贯通肝肾;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在上行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眼眶下。这是个上热下寒,寒热错杂,冲任阻滞症状。郑钦安先生谓:“仲景立乌梅丸,寒热并投,大有灼见,并非专为虫立法。凡厥阴一切症候,莫不备具。”患者杨新,其母曾患肝病,脾大。服某老中医药后基本痊愈。其先天体质,有肝肾之不足,寒邪凝滞其间,以脐为界,天地不能沟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其口唇有泡和疙瘩,颈椎痛,脾脏偏大,腹胀、小腿发麻、脚凉,皆因与此。用乌梅丸做汤剂。

乌梅60克、细辛3克、干姜30克、黄连15克、制附片9克、制川乌3克、黄柏15克、川椒6克、灵磁石30克、大枣50克、生姜7片。水煎服,5服。

为其针,取中脘、建里、肓俞(双侧)、天枢(双侧)、气海、关元、足三里。

 

2,闾薇,女,32岁,杨新妻。尺脉沉细,寸关浮缓无力。舌暗,有齿痕。腹诊,脐周有痞结,小腹拊之凉。自述已服中药6个月,月经及身体整体状况已有所改善。为其针,去建里、肓俞(双侧)、天枢(双侧)、关元、足三里。后为其用针快刺背部魄户、膏肓俞诸穴。针后,唯在脐小一寸阴交尚有一约2厘米大小痞结,脐两侧之痞结已散。嘱其可服用其夫杨新药的再煎即可。

 

这是治疗及服药后他们在邮件中回复的内容:

1,杨新:在留针时全身麻,冒凉气,出汗,但身上是温暖的。不过吃药后当药力发挥作用时,感觉两个大拇指都会冒凉气,特别是右手。吃药这几天他不再下午腹胀了,特别是昨天,他说:“原来下午饿了也不会腹胀,以前一直误以为腹胀是饿引起来的”。但是他肚脐周围还是有痛感。另外他口腔溃疡基本都好了,但舌苔后部(就是您上次强调的部分)有点疼,就像是掉了一层皮似的感觉。右小腿麻、颈椎疼有缓解。

 

 

2,闾薇:3月8日下午5:00-7:00施针于神阙穴四周各两针。入针深入时感觉酸胀痛,伴有反弹感(抵触)。施针起初时感觉施针的部位被固定住了,吸气时尤其难受(确切地讲,不敢吸不完整),喜呼气,施针半小时内开始绞痛、酸胀痛,并往后腰部窜,似女子月经痛。大约一小时时,痛感不减,特别是神阙穴两侧的施针部位,人当时都没精神讲话了,全身有些发冷,出汗(但这种发冷有别于发烧时的渗冷出汗,因为当时精力都集中在腹痛上,所以这种麻感不是很被留意)。大约一个半小时后,感觉神阙穴除了下面气海穴两个施针部位还痛以外,其他施针部位基本不痛。人也有精力讲话啦,略微渗冷出汗(很轻微,可被忽略)。起针时,气海穴最痛。起针后,整个人觉得很乏,肚脐周围不觉得胀痛啦,之后,在回家的路上、吃晚饭,煎药、泡脚、吃了两个核桃等等大约晚11:30睡下,感觉还是比较清爽的,略微发冷出汗(很轻微,可被忽略)。药非常的难喝,可以用那以下咽来形容(我喝的是第三锅,比较淡。)药和下去感觉体内热,因为之后很快就睡下,所以没啥身体感觉,睡得还可以但依旧多梦,起夜一次。

3月9日

早6:50起,喝半碗蜂蜜水,喝林大夫的药,大便二行,间隔半小时但很顺畅(没犯痔疮)。吃早饭(小米红枣粥一碗、鸡蛋一个,咸菜少许)。半小时后喝药,之后做家务。大约10点(药喝下大约半个多小时后)感觉乏力(事后想想可能是麻,略微全身渗冷气但出汗,但不是冷也不是热汗),当时以为身体不好,就睡下啦,还盖了被子,大约11;40 醒来,觉得虚(就像是感冒烧退后的乏力,其实现在想来就是全身发麻,只是症状轻,且很快睡着了的缘故),又吃了一碗粥和一个鸡蛋。半个小时后吃了三个山竹。大约1:00多开始伏案电脑前写东西,中间煎药等大概一直到6点,这个过程中,感觉肚脐周围冷,有指压痛,或吸气收腹时也能感觉到,腰以下一直到脚感觉凉,包括肛门(因为常犯痔疮,所以格外留意),很想能排气,但好像没成功。所以放热宝在肚子上,晚6:00用无烟艾条温灸水分,神阙,气海,关元,还有神阙两侧的地方,大约一共灸了1个多小时。晚上吃饭后泡脚,隔半小时

喝药,感觉乏,就睡下了,大约是晚11:45。中间起两次夜,第二次起夜完全是因为觉得肚脐周围(主要是肚脐两侧和肚脐下面)凉痛(较轻微),后背上部被针灸的部分有痛感。睡眠一般、较多梦。

 

 

3月10日早6:00醒,有排气,6:10分起床,喝半碗蜂蜜水,在家排便一次,略干但正常(颜色前部分黑色,后部分正常的黄色)。6:50出门,感觉挺好,虽然这半年吃中药,早上出门会感觉身轻,但这次特别是觉得好像会阴和肛门自主的提起,或者说是一种器官的提起,与以往略有不同(呵呵,我这人就是非常敏感,特别在意身体的变化)。8:20吃早饭,8:50二次排便(这次很顺畅,色黑,另外,我大约有1-2年都是每日排两次,不知道是习惯了,还是身体的缘故,通常第一次正常,第二次溏泄也是有的,有时想这是不是自己气不足,中医讲大肠与肺互为表里嘛,我19岁时得过肺结核,不过后来自己好了,到医院体检时发现有个钙化点,协和确诊过的,这些年每到寒冷天气,早晨到单位的途中或吃完早饭后都会咳出一两次黄痰,里面有脏的灰尘,之后一天都没有,这半年吃中药,感觉症状轻啦,偶尔身体不适时有。另,西医说我有过敏性皮炎,过敏测试显示是对粉尘,灰尘过敏。还有就是每年检查都有中度宫颈糜烂,起初是霉菌引起,而现在就是炎症,X大夫认为除非每天清洗阴道,否则上药也没用,或者索性不用理会)大约10:00吃了您开的药,这次症状非常明显,大约11:00,肚里觉得热不凉,全身开始发麻,头、眼眶、脸、舌头,身体,同时伴有往外渗大量冷气(这次可真感觉到什么是“气”啦),我让同事摸我的手,他们说我的手是温暖的,走动起来不觉得,停下来或坐在椅子上时,觉得腿到脚大量向外渗冷气,上身、头也是。可能腿脚更明显。12:30-1:00在椅子上睡了个午觉,睡时症状感觉不到,醒来后症状持续,略有减轻,大概持续到2:00,不发麻,但还是渗着冷气。特向能够排气,但好像没有,2:30吃了“补中益气丸”。现在是3点,症状基本没有啦,但肚脐周围特别是用手心按肚脐时有凉的压痛感(但不腹胀).,多按一会儿或多按几次会有减轻感...一会儿准备吃个橙子(截止到下午4:00)。晚饭后还是感觉肚脐下半部有压痛感,略有腹胀,感觉后腰有点沉。吃补中益气丸及您开的药,11:30睡下,

 

3月11日,凌晨2:00起夜一次,感觉尿灼热。凌晨5:20 醒时,不再觉得肚脐下半部有压痛感,但有腹胀,好像觉得灼热感集中在会阴部周围,上至小腹,后至肛门。6:10分起床,二便是觉得有点灼热,小便较明显。另外吃您的药这两天每天醒来都觉得嘴里苦,有异味,不过这种情况每天在减轻,还有就是这两天觉得眼袋特别明显。上午肚脐周围压痛感很轻啦,无腹胀,后腰略觉得沉(可能是早晨出门时有点受凉,我觉得自己对“冷”特别敏感,腹部对冷的反应也最灵敏迅速,简直就是立竿见影)上午10:30分吃了您开的药,半小时后药力开始起作用——症状与昨天上午服药后一样,只是肚脐周围的压痛感很轻,不腹胀。一直到下午都是这样。同时,很想排气,揉一会儿肚脐周围能有少量凉气从肛门派出,下午有便意(好像昨天上午吃完药后也有),但排不出什么。另外觉得肛门有点灼热的感觉,并且不是很干燥(但也不是犯痔疮时的有分泌物状态)。晚上饭后也没有腹胀,肚脐周围的压痛感很轻。晚上泡脚,用陈艾条灸了水分、神阙、气海、关元几个穴位,每个5分钟。晚上喝了药后感觉肚子里(肚脐周围)特别热。

 

3月12日,凌晨4:00起夜一次,感觉尿灼热感比前一天有减轻。6:10分起床,大便比较正常,只是后半段不太成型(比较乱)。出门时感觉天气有点凉,到了单位肚脐有压痛感,派出凉气后有好转。但在揉肚子的过程中,会感觉这个痛好像会窜到后背施过针的地方(在左侧)

上午10:30分吃药。感觉与以前一样,麻、冒凉气。中午饭后12:00在户外走了15分钟(今日上身穿的衣服刚过大腿根儿,裤子比较肥大,感觉有些灌风)。12:30-1:00睡了个午觉,醒来觉得肚脐周围还是有轻微的压痛感,压一压就觉得舒服,感觉气或者说不舒服的感觉往肚脐下放走走到会阴部,有便意,并且排便一次(到此时,今天已经大便三次了)之后感觉肚脐周围的压痛感减轻。排便后觉得肛门特别的“sha且微痛”,以为是犯痔疮,但是没有(并无出血)。

还有,就是这几天感觉药力发作后,发麻冒冷的症状似乎在逐天减轻,或者确切地讲是比较的能在这个时候更为照常的工作、思考问题了,因为在服第二服药时,感觉全身都在打这场排寒邪的仗,根本顾不上给我能量保证我正常工作和思考。药力没退时,有时心情比较急躁,略有一点忧虑。如果工作不顺时会很容易发火。但药力退后整个人觉得比较舒服。

 

今天下午到晚上都没有腹胀,即使吃饭前饿了也不觉得(这是我和杨新感觉特别好的地方,因为我们俩每天晚饭前肚胀,想排气又排不出,有时杨新还会感觉腹痛,这种情况都持续几年啦)。这对我们来讲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因为以往这种腹胀通常到饭后也不会减退,偶有泡脚后会缓解,因为不舒服很影响晚上的看书、娱乐和休息,总之生活质量会降低)。

晚上泡脚后,又排了一次大便。

另外,晚上和杨新讨论身体变化,一个很细微的感觉时,觉得治疗后肚子越来越是自己的了,开始“听话”——这是因为较以前相比,在吸气收腹时肚脐周围比较接受指令,我们想是因为腹部的板结在化开,而人生病是由浅入深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加之人的忍受力和自我调节在起作用,所以只有当病(那板结真的在化开后)好转,身体在复员后,才能体会到这前后的不同,所以当有板结的时候,实际上我的腹部有一块都不听我身体的“指挥”了,可我还不知道,或者说也力不从心了)。

 

3月13日,凌晨4:00起夜一次(也是昨夜11:20睡觉后第一次醒,虽然做梦但睡得比较沉。),小便的灼热感有所减轻。但起夜时感觉口干(晚上吃药后醒来通常都有这个症状,但白天吃完药后,药力发作时和之后,这个症状不明显,可能是因为总在喝水,但是白天服药后比较想吃葡萄干、枣等甜食,或者也比以前容易饿)另外口苦和异味感减少。6:10分起床,感觉很疲劳(像昨夜身体打了一场仗,但不是失眠的那种),但一会儿清醒了就觉得身体舒服,身轻。大小便灼热感减轻。早晨出门后1个多小时到单位吃早饭时,觉得有痰,咳出了几次带着很多脏灰尘的浅黄痰。上午10:30吃了药后,基本无前几天通常的麻、冒冷气的感觉,肚脐还是有压痛感。午睡后感觉腹部有点气,到下午3:00揉肚子派便一次。下班时觉得天气有点凉,这是肚脐周围的压痛感就会强一点,另外感觉双腿有冷痛(我体会:还是对寒比较敏感,抵御性差)。晚上泡脚时(沐足液里有当归、川弓、川红花、艾叶、人参、苦参及活血酒等成分)揉肚子,有肠鸣,有便意,之后排便一次,感觉肚脐周围舒服多了。之后,用艾条灸施针部位大约20分钟,喝了一碗温水。大约11:45睡下,可能因晚上看书看得比较投入,感觉睡时头脑不能安静下来。凌晨2:00起夜一次,之后3:40又起了一次(主要是因为感觉肚胀),有肠鸣。之后睡得不实。

您开的几服药已经服完。

3月14日,6:10分起床,喝了蜂蜜水,之前之后各排便一次。略有恶心,在第二次排便后症状消失。感觉双腿有隐隐冷痛(这种双腿冷痛的感觉新阳出现的情况比我早,好像在前天就出现了),但脚并不凉。下午3时又排便一次,傍晚时饿了就又出现又有腹痛,腹胀的情况(杨新也有)。晚饭喝了粥、泡了脚后有排气,之后好一些。但已经开始感觉到服药与否的区别。一些服药前的不良症状又开始一点点出现了。

周末(3月15日,16日)、周一。午后,特别是傍晚开始,出现腹胀和轻微腹痛,腹痛部位(我就是肚脐下面的痞结处明显,杨新是肚脐上的那个痞结处)。用热宝、或喝热水、热粥能缓解。灸一下会得气儿。总之我俩共同的感觉时:一些服药前的不良症状又开始一点点出现、累计加重。除了腹胀外,我俩不同的地方有:我在周一又开始犯痔疮,早晨出门又开始咳痰,脸上有点长小包儿。大腿觉得冷、酸(不知道是不是要来月经了);杨新则又开始腿痛,嘴的周围又开始起包。

 

肝病一例及妇科杂症一例(2)

 

3月18日,杨新、闾薇夫妇复诊。

1,杨新拿出某名老中医的中药饮片,没有处方,见其中有鳖甲,半数药已粉碎为末。我猜测其按肝郁脾虚论治,用鳖甲丸类药对治脾大,已服用一段时间。为其脉诊,浮取三部皆弦之脉相已去,三部脉象错落,尺脉沉、略弦,寸关较前和缓。面色较前有光泽,舌根部厚腻苔已褪,仍有齿痕。切腹部心下至脐之痞结较和柔。为其守方乌梅丸汤剂略作加减。

2,林薇,面色较前光泽、明润。尺脉沉,较前有力;寸关略和缓。为其处方:

炙甘草60克、干姜20克、制附片9克、制川乌9克、桂枝15克、白芍10克、熟地30克、天冬20克、麦冬15克、白术30克、党参15克、厚朴15克、黄连10克、大枣7枚、生姜7片。水煎服,7服。

为其二人取冲任及下肢阳明经足三里、上下巨虚、脾经之地机诸穴,留针候气。

这是林薇在邮件中描述针刺及服药后的感受:

林薇:“针刺虽然有些害怕,但在留针的过程中,痛苦程度明显好于上次。没有上次针后类似感冒发烧的症状,感觉整个人比较舒服,有排气,稍有些疲劳,晚上吃药睡下后,夜里起夜次数多,3次,第一次起夜后感觉腹胀。

杨新留针时针感程度与上次相仿,依旧有上次针后的类似感冒发烧的症状,额头出汗,但不是很热,脸上身上热,感觉整个非常疲劳,有排气,腹不胀,但用针处气阻滞在呢,直到晚上吃了药后,肚子里觉得一下特别热,舒服,一下子用针的那些地方就不痛了。

3月19日

闾薇:我吃药后,没太大反应,都挺好的,手头麻,冒冷气,全身冒冷气的症状很轻微。傍晚可能天气有些凉,没吃晚饭时感觉有些腹胀,晚饭后症状消失。晚上温灸半小时,吃药睡下后,大概凌晨2:00多起夜一次,感觉有腹胀

杨新情况同以前吃药一样——全身上下开始发麻,同时伴有往外渗大量冷气。也是傍晚时分。吃饭前腹胀,他的腹胀部位在肚脐上方。

3月20日

闾薇:我上午吃药后,又出现以前的吃药症状——全身上下开始发麻,同时伴有往外渗大量冷气。

杨新情况同。

3月21日——

闾薇:我上午吃药后,排病反应很微弱。今日大便四次,但都很顺畅正常。其他都很正常。月经第一天,量少,颜色褐红色,不是很深。但没有黑色,月经前4-5天乳房有轻微胀痛,此次月经与以往相比:乳房胀痛时间短、轻;这次是间隔37天,上次间隔42天,再上次是50天。

杨新吃药后排病症状已经很轻了,但还是用手摸能感觉到上腹部的痞结,不舒服的地方就在这儿。另外原先不舒服的腿好转了,但另一条腿有些痛。另外嘴里溃疡很严重。(这周4、5杨新都工作到晚上12点,比较辛苦,饭吃得也不好)。

3月22-23日

闾薇:我吃药后反应基本很轻微,或者说有时候感觉明显些,有时不明显。通常舌头会凉、麻。周日开始月经量多起来,有些月经痛,用热宝后感觉很舒服。

杨新的情况基本同以前。

 

3月29日,杨新、闾薇夫妇复诊,闾薇脐下之痞结已散,未作针灸。杨新症状多改善,为其针,多取冲任诸穴。汤剂为其守方,略作加减。

 

下面是我给闾薇往复邮件的内容,对诊治有一些说明。

闾薇:给你们扎针取得是脐周冲任的穴位,还取了天枢和地机。因为病机就在这里。机,关键也。冲任通了,用的药也会事倍功半。3月8日给你扎针,最后是脐下阴交处尚有痞结,压痛为最。这就是主要病灶,阴交是任脉与肾经相交处,妇科的不正常在这里是根结。肚脐周围冷和背部的痛是身体的功能在复苏,感受到变化了。全身冒凉气,也是在排身体阴性的能量和信息,这也可以理解为病。两便的灼热,也是一种身体的变化,郁而生热,寒结久了,也生热,下面的热解从二便排除。身体是智慧的,调理的方法对路,总会走捷径,捷径,多险峻,身体反应就大。

     两天来口内苦,有异味,且在减轻,也是身体的变化。眼袋明显,是肝经在排毒,肝开窍于目,我这段时间有两个病人,治疗后,眼睛的光泽润朗,黑白分明,去了很多浑浊。脏腑的功能在眼睛都有体现,现代医学,美容方法,唯一有眼睛是不能变化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内在气质的体现。

       用艾条灸,很好,继续坚持。晚上喝药,肚子(脐周)特别热,是药性的归经,你感觉到了。人体是混化的一团大气,揉肚子,后背扎针的穴位有感觉,是身体较以往通常,象个气球,哪里瘪,就象哪里走。

 杨新的情况也相似,身体是一团气,吐故纳新,舌的后部胎厚的部位疼,也是在通透。右小腿麻和颈椎疼的缓解,都是气通了的缘故。口腔溃疡基本好了,是引火归元。“口中无实火”,象脸上的粉刺一样,多是虚火,火应是归丹田,归小腹中的。

 

纸短意长,先写这里!

顺祝,平安!

                                                                                        明空

白医生,您好:

收到您的回复,真是很高兴。那我就继续写啦,附件中是继续上次的,新增加的内容我用红色表示出来,其中红色楷体字部分是新阳的感觉。

总的来说,我们俩确实感到身体在好转。就是每次喝药时很是需要“勇气”,看来真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呀!

祝好

                                                                                                 闾薇 

闾薇:您好!又读了邮件,很好,你是有心人,谢谢!3月8日下午在炎黄为你们两人针灸,你们是敏感的体质,所以能更丰富的感受到医者所表达的内容,医者,意也。你们的变化还是出我意表,处方中制附子的用量是9克,杨新在电话里也讲了麻和小腿向外冒凉气。应是身体通透了,气脉打开,药量不大,身体的反应却很明显。好在我们在思想上有沟通,信者为医,你们并没有怀疑和紧张,感谢你们的信任。中医是关于人是精气神整体的学问,生命中有许多的奥秘,人类的未知是大于已知的。

中国佛协的法闻帅父曾经为王凤仪作过一副对联:几见骅骝无道路,是真龙虎有风云。这句话,对中医文化和医者的处境何尝不是也有启发呢?

敬颂,医安!

                          明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