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日本人都大呼英雄的将军:“我是中国人,不能做这样的事情!”

 生命中不能没 2015-10-20

英雄永垂不朽!山林之王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杨靖宇将军原名马尚德,河南省确山县人,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

让日本人都大呼英雄的将军:“我是中国人,不能做这样的事情!”

1931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杨靖宇将军即于1932年受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屡锉强敌,威震敌胆,被日寇称为“山林之王”。

然而,“山林之王”最终因为叛徒的出卖,倒在了自己最熟悉的山林之中。

杨靖宇将军之所以被称为“山林之王”,是因为他熟悉山地游击战,善于捕捉战机,灵活转移,出其不意,常常突如其来地杀出,给敌人巨大的杀伤。

当然,能做到这一点,除了用兵如神和枪法精妙之外,最主要的是,杨靖宇将军能根据深山老林因地制宜,密密麻麻地构建起一张张呈网状分布的秘密宿营地,在营地里储存起充足的粮食、布匹、枪械、药品等等物资。

也就是说,每转战到一个地方,每打完一场战役,抗联战士都能迅速地躲入密营里休整。

这也是抗联孤军可以与日寇周旋多年而立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

可是,这一有利条件于1938年7月以后就丧失了,因为抗联出现了一个大叛徒。

这个大叛徒是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程斌。

这人曾经是杨靖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可是,在敌人的诱降下,做了一个可耻的叛徒。

日军异常看重这个曾作为杨靖宇将军左膀右臂的人物,组建了一个“程斌挺进队”,任命他为队长。

叛徒邀功,通常都是比较卖力的。

程斌一向追随在杨靖宇鞍前马后,对杨靖宇行事风格了如指掌,常常凭感觉就能准确判断出杨靖宇的大致行踪。他对抗联修建在深山老林的秘密宿营地更是如数家珍。投降以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敌人摧毁了蒙江县境内的70多个密营,给抗联的补给生命线以毁灭性的破坏。

从此,杨靖宇将军和他的将士们开始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管理处原党支部书记刘善业描述抗联战士的处境:“一到晚上,特别到后半夜,零下将近40度,大树都冻得嘎吧嘎吧响,非常艰难,因为密营被破坏了,他们没有存身的地方,只能在野外露宿。”

尽管密营被毁,杨靖宇却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为了民族的生死存亡,他斗志更坚,杀气弥厉,仍然凭借着地理上的优势给敌人予杀伤。

可是,程斌对杨靖宇实在太熟悉了。

熟悉到什么程度?老抗联战士回忆说,程斌积极参加日军对杨靖宇的围剿,那个时候,双方不用照面,只要一听枪声,就知道对方是谁了。过去日军不敢在山林里过夜,所以抗联白天再艰苦,晚上可以喘息、休整、转移。但程斌却带部队晚上连续追踪,这使抗联处境分外艰难,也是抗联战斗力大减的重要原因。

在叛徒程斌的指引下,曾经身经百战、神出鬼没的杨靖宇的部队被分割、被打散。

程斌,成了杨靖宇的最大克星!纵然这样,杨靖宇将军还是把敌人拖得精疲力竭。

到了1940年初,围剿讨伐的日军伪军也已经基本被拖垮;但杨靖宇所部给养断绝,只剩下60人。

让日本人都大呼英雄的将军:“我是中国人,不能做这样的事情!”

(杨靖宇领导的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部分官兵)

这是考验意志的关键时刻。

杨靖宇毫无惧色,他经过深思熟虑,已设定了游击和突围的路线。

按照这个路线,杨靖宇有信心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然而,又有一个叛徒出现了。

这个叛徒是杨靖宇将军的警卫排长张秀峰。

张秀峰是个孤儿,自幼父母双亡。参加了抗联后,杨靖宇安排他做警卫排长,对他说:“你是孤儿,没有爹妈,我也没有儿女,你就和我儿子一样。”

张秀峰不会写字,杨靖宇就手把手教他认字。杨靖宇还教他唱歌,教他吹口琴,并买了一个口琴送给他。

曾几何时,张秀峰对这把口琴视若珍宝。

可是,在关键时刻,张秀峰变节了。

1941年2月1日,张秀峰携带机密文件、四支手枪和一些弹药,以及抗联经费9960块大洋叛变投敌。

如果说,张秀峰作为一个懦弱者,经受不过困难的磨练,为了求生,在十面埋伏的情况下,做出了叛国投敌的选择,那他也只是一个可供人唾弃的角色,仅此而已。

可是,张秀峰却是一个狡残的白眼狼。

和程斌一样,为了邀功,他出卖了杨靖宇,他把杨靖宇的游击、突围路线和盘托出,全部详详细细地告诉了敌人。

可悲!可恨!

接下来,张秀峰像一条疯狗,带领着敌人追咬曾经悉心栽培自己的司令员,追杀曾经将自己视如己出的父辈。

大英雄在劫难逃!

在张秀峰的带领下。杨靖宇的行踪被锁定,突围路线被堵死,敌人不断收缩包围圈,紧紧逼困。

但杨靖宇将军斗争的决心没有动摇,在突围的过程中,他用分兵的办法来扰乱敌人的视线,但这样一来,留在他身边的战士越来越少。

2月2日,杨靖宇身边只剩下20余人。

2月10日,杨靖宇身边只剩下12名战士。

2月15日,杨靖宇身边只剩下7名战士。

日伪军的追剿,如影隨形,而杨靖宇将军已经粮尽援绝,险象环生。

2月15日的早上,汉奸崔志武带领的警察大队在濛江五金顶子西北方一个山坳发现了杨靖宇的行踪,第一时间向日军大队长谷隆一郎作了报告。

谷隆一郎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狞笑着增派“程斌挺进队”、“崔胄峰挺进队”、“唐振东挺进队”参与所谓的“最后的围剿”。

慑于杨靖宇将军“山林之王”的威名,谷隆一郎还担心地面难以奏效,专门调来飞机,通过飞机在空中指挥地面上的四支伪警察部队展开行动。

杨靖宇等7人且战且撤,战至下午三点仍未摆脱掉敌人。

杨靖宇一咬牙,干脆杀上一个小高地,居高临下,狙击追得最紧的“崔胄峰挺进队”和“程斌挺进队”。“崔胄峰挺进队”和“程斌挺进队”这两支日伪部队加起来有600来人,而杨靖宇一边只有孤零零的7个人。

“崔胄峰挺进队”的队副长日本人伊滕用生硬的中文向杨靖宇将军喊话,催促杨靖宇将军投降。

身陷绝境,也只有投降才可以免除一死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杨靖宇略加思忖,回答说:“好吧,条件是马上停止射击,你一个人上来。”

伊滕拍拍身上的残雪,大大方方地向杨靖宇走去。杨靖宇看鬼子中计,抬手一枪,就将伊滕撂倒在地。

这时的杨靖宇,殊不以生死为念,就本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稳赚的思想,多杀一个是一个。

“崔胄峰挺进队”的大队长叛徒崔胄峰看见日本主子被枪杀,生怕日本人怪罪,急疯了,不要命地朝杨靖宇将军的高地上冲来。

来得好!杨靖宇将军觑得真切,抬手又是一枪,崔胄峰左腿骨被击断,滚下了山坡。

现场一片混乱。

趁这个机会,杨靖宇率领7个人突出了重围。

可是,夜间,敌人循着雪地上脚印再次咬上了杨靖宇他们。

又是一场血战!

当杨靖宇他们再次摆脱了敌人时,已有一人阵亡,四人负伤。

杨靖宇将军命令负伤的警卫员黄生发带3个伤号突围北去进密营养伤,自己率两名警卫员继续南下,准备与二方面军会合。

新中国成立后,警卫员黄生发回忆起这一段,说:“天气嘎嘎冷,我们的棉衣又不齐,有的同志手脚冻伤了。可是敌人的部队越集越密,对我们的攻击越来越频繁。就在杨司令他们为解决棉衣问题召集各方面军负责人开会研究时,因叛徒出卖,在那尔轰的东北岔一带被岸谷隆一郎带领的日伪军层层包围,敌兵力达4万多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机枪大炮,汽车来回运送粮食、弹药。在我们的正面,敌人满山满谷。为了掩护各部队分头转移,杨司令带领我们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敌人,由机枪连开路,生生撕开一条口子。

“但是,当我们经南泊子突围到了五金顶子时,敌人已经纠集了更多的兵力,我们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难得到个休整的机会。雪地行军,裤子总是湿的,让寒风一吹,冻成冰甲,很难打弯,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烂了,只好割下几根柔软的榆树条子,从头拧到尾儿,当作绳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全叫树枝扯烂了,开着花,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

“这时候,多么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冻成冰的衣服烤化、烤干,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别是夜里,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冻得大树喀吧喀吧直响,粗大的树干冻裂了缝儿,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远,青烟飘上林梢,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蝇一样扑上来。我们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来再也起不来。

“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啊,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我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层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黄生发他们离开后,杨靖宇身边只剩下两名警卫员。

而经过15日午夜的急行军,杨靖宇他们已经以惊人的毅力将600余人的伪警察大队拖死拖疲,被打死,打伤,冻伤和因冻伤疲惫掉队者竟有500余人,最后只剩下五六十人,累倒在雪地上喘气。

到了16日凌晨,杨靖宇他们已经成功地摆脱了敌人。

岸谷隆一郎恼羞成怒,在无线电中痛骂程斌等人白痴、饭桶!然后重新调兵遣将,再布下大网,围捕杨靖宇。

杨靖宇和两个警卫员仍然与敌人展开不屈不饶的搏杀。

可是,人是铁,饭是钢。饿了两天之后,2月18日,两个警卫员自告奋勇下山寻找食物。

在山下,警卫员被汉奸发现并遭围击,与敌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枪战,英勇牺牲。

敌人从警卫员身上搜出杨靖宇的印章,推断杨靖宇就在附近,于是调集600多人的讨伐队进山围剿,同时严禁打柴的百姓带午饭进山,以断绝杨靖宇接触到食物的任何机会。

山上,形单影只的杨靖宇将军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

他用钢铁般的意志逼坏逼疯了敌人,但在饥饿和寒冷的交相摧迫下,身体已一点点垮了下来。

他脚上的棉鞋已烂成一团,仅靠一根绳子捆着才没有散架。连月奔走在冰天雪地上,他的双脚已经冻伤。两位警卫员久去不返,他料定已经是凶多吉少,但是只要有一线与敌人斗争下去的希望,他也不愿意放弃,于是,他甘愿冒着暴露的危险出来寻找食物。

2月22日上午,杨靖宇在濛江县保安村以西五里的山里等到了四个砍柴的村民。

这四个村民是:赵廷喜、孙长春、辛顺礼、迟德顺。

由于敌人严禁砍柴的村民带食物上山,这四个人身上并没有食物。杨靖宇恳求他们回去带点食物和棉鞋,并答应多给钱。

赵廷喜劝杨靖宇:“我看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对投降的人不杀头的。”

杨靖宇脸色如常,说:“我是中国人哪,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赵廷喜答应回去给他弄点粮食,然后和杨靖宇分手。

赵廷喜在回去的路上遇见了汉奸李正新。

赵廷喜一看到李正新就害怕了,他生怕另外三人抢先报告了他们与杨靖宇的会面,导致自己全家被杀,因此把遇到杨靖宇的事情向李正新说了出来。

李正新当即向伪蒙江县警察本部的日本警佐西谷报告。

让日本人都大呼英雄的将军:“我是中国人,不能做这样的事情!”

(杨靖宇将军在本溪县和尚帽子密林中的密营)

西谷闻讯马上让赵廷喜带领自己和大批日伪军警宪特去围捕杨靖宇,匍匐在冰天雪地,零下40度窝棚里避风雪的杨靖宇还在眼巴巴地盼着村民给自己买来吃食,可耳朵却听到了汽车引擎的声音。

不好!已经筋疲力尽的他挣扎着从雪地里爬起,离开地窝棚,吃力地向山上跑去。

但饿了几天的杨靖宇再也不能象2月15日甩掉“崔胄峰挺进队”和“程斌挺进队”那样甩掉敌人了。

杨靖宇自己也肯定知道,最后的时刻来了。

日伪政府的档案对这最后的时刻做了翔实的记录:杨靖宇已经饿了好几天肚子,但是跑的速度却很快。两手摆动超过头顶,大腿的姿势像鸵鸟一样。但是跑着跑着速度就慢了下来,很明显跑不动了,最后在河边的一棵树下躲了起来。

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管理处原党支部书记刘善业说:一开始敌人并没有开枪,而是向杨靖宇喊话,因为讨伐本部有命令,假如遇见杨靖宇,不要开枪,一,劝降;二,活捉,要把他的才能用到“满洲国”的建设上来。但是回答他的喊话的只有手枪的射击声。打了一阵以后,杨靖宇知道突围无望,就把自己身上带的文件点火烧了。

日本的《满洲国警察外史》之中则记录有西谷喜代人和杨靖宇将军的对话:西谷喜代人用中文喊话:“君是杨司令否?”杨靖宇将军回答道:“不必多说,开枪吧。”

看见喊降不奏效,岸谷向已经架设好的机枪手下达了射击命令。

一时间,枪声大作。

在震耳欲聋的枪声中,闪身树后的杨靖宇将军异常冷静,厉声喝问:“谁是抗联投降的,滚出来我有话说!”

这一声断喝,吓得好几个叛徒缩起了肩膀,不敢吭声。

“程斌挺进队”的机枪手叛徒张奚若却是天良丧尽的中国人,恍如未闻,不断扣动扳机朝杨靖宇发射出一排排子弹。

杨靖宇将军身中数弹,却强撑不倒,举枪还击,击毙了数名冲在前面的敌人。交战了20多分钟,杨靖宇左腕中弹,左手手枪落地。但是,他仍以右手持驳壳枪应战,最后胸部中弹,轰然倒在树前的雪地上。

时间定格在1940年2月23日下午4时30分,大英雄就此壮烈殉国,年仅35岁!

敌人将英雄的遗体运到县城,经叛徒张秀峰确认杨靖宇无误后,残忍地将杨靖宇的头颅用铡刀铡下。

杨靖宇自2月15日以来已陷入重重包围之中,食物来源被切断。这些天他究竟怎么生存?为解疑惑,日本侵略者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

让日本人都大呼英雄的将军:“我是中国人,不能做这样的事情!”(日本人打死杨靖宇之后为其拍照以验明正身)

残暴的侵略者登时为之震撼,惊呼:“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

让日本人都大呼英雄的将军:“我是中国人,不能做这样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