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黄晓明”与“屠呦呦”谈大众娱乐与菁英文化的博弈

 心上耕田 2015-10-20

从“黄晓明”与“屠呦呦”谈大众娱乐与菁英文化的博弈


最近火传一篇题为“黄晓明PK屠呦呦:一生努力不敌一场秀” 的文章,内容无须赘述。接着网络上开始铺天盖地的回应,大意为两人无可比性,文章不合乎逻辑云云。自然两人定是没有恩怨,获奖和结婚也是全无关系,但是为什么有人偏偏把两者拿出来对比呢?是因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包括社会评价、社会关注与个人财富——能娱乐大众的,迎合大众的一方风光无限,也就是文中黄晓明代表的“大众文化”;但是那些知识领域的开拓者,那些社会前沿的文化菁英们却清淡了很多,自然有人觉得,怎么对娱乐的追求怎么能超过对知识的探索呢?这太不尊重了!这是文章想真正表达的也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冲突,“大众娱乐”与“菁英文化”的冲突。


曾几何时,他们的关系还是很融洽的,菁英们——那些所谓的读书人,在政治与文化上处于领导地位,他们的道德情操,审美志趣被时代所仰视,被大众所崇拜,成为当之无愧的风向标。比如唐宋时期的大明星必然是大文豪们,那些诗句通过临摹与拓本在民间流传,成为当之无愧的“高大上”,不可否认,当时的中国在这些文化菁英的引领下走向一个文化的盛世。但是些唱词的歌妓伶人却没那么好运,第一,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他们的艺术无法记录和传播;第二,写词能当官,唱词只能卖艺。因此中国的文人对艺人的歧视是在血液里的,戏子怎么能和我一桌子吃饭呢,我吃着她唱着才对啊。


随着朝代的更迭,中国的菁英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清洗,有的来自外族,有的来自阶级。每一次洗礼后都会经历一个重塑的阶段,因为社会需要菁英,但是最近的一次菁英重塑却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大变革——网络传媒的出现。




网络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享受着这里的自由和无序,人们可以践踏权威,打碎菁英的文化统治。这种情况在中国尤为明显,因为我们的菁英群体在建国后刚刚经历两次清洗,抗打击能力实在是弱了点…..因此在社会评价和利益分配上,那些可以更好娱乐大众的伶人们开始碾压读书人。积怨已久的苦书生们看着自己的终极梦想——“诺奖”在网络传媒下被一个戏子的婚礼碾压,其中心情…….至少身为“小青椒”的我感觉的到。


伶人从天桥下走到舞台上,文人从殿堂里挪到键盘前。


大环境无法改变,网络传媒代替了笔墨纸砚,多元市场代替了上进赶考。此处呼吁媒体要良知不要点击量也是不现实的,呼吁重视文化多播教育经费也是然并卵。但是我相信,随着社会更加成熟,传媒市场也会更加成熟和理性,性与暴力、反智行为、戏子作秀,这些东西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厌恶,从而失去媒体市场。


作为票圈里分享此文的你我,不如从自己做起,珍惜自己的精力与眼球,类型化自己的关注平台,那些粉丝们是炒是蒸,你又不吃,也就别闻了。大众娱乐与菁英文化并没有矛盾,以后会有更多类型化了的媒体平台,你只需要类型化自己的就可以了。本人从不看电视,我有自己的关注平台和信息渠道,但是我太太热爱娱乐节目,我们都可以一起生活,黄晓明和屠呦呦最终依然可以一起愉快的玩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