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是家长,而不是孩子

 南方一峰 2015-10-20

文/王老师 图/forwallpaper

高尔基:“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

西方的传统,年轻人想要领结婚证,首先要到父母学校去做培训,合格之后才允许;而在中国,领结婚证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只要领了证,其他一切事情都是合理合法的,生儿育女自然更不是问题。前者是要你具备当父母的能力,后者则更看重的是法律上的认可。正是这样的传统,让很多中国父母来不及做更多的准备,就要去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

家庭教育的前提是自我教育,孩子的成长也需遵循一定规律,爱孩子并不能代替这一切。以下几个关键阶段,一定要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才有成为好父母的可能性。

一、婴幼儿阶段——语言行为发展期

爱的需求: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

1、最好自己带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爱与安全感,而他的安全感来自于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即便工作再忙,也不要完全将孩子交给老人或者保姆看管,父母一定要参与进来。

2、拒绝溺爱。孩子是家里的宝贝,但不需要天天捧在手心里。过分的溺爱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让孩子变得不讲理,对他以后人际关系的发展尤为不利。

二、小学阶段——习惯养成期

爱的需求: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

1、多看一些教育相关的书籍,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父母要通过不断学习找到教育孩子的良方,加深对孩子心理层面的认知。

2、不要当众批评孩子。孩子做出了事,批评教育是应该的,但还是要注意方式场合。父母的批评,也是和孩子的一种情感互动,这种互动中,父母越强势,孩子反而会变得自卑。要记住,即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也要把孩子带回家再说。

三、初中阶段——黄金阅读期

爱的需求: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1、陪孩子一起吃晚饭。这里要提醒各位爸爸们,不要以工作忙为理由,就算再忙,每周至少要有几次陪孩子一起吃晚饭。据某调查显示,能和父母一起共进晚餐的学生,往往在行为上更懂得自我规范,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好。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而这些爱是浸润在生活里的点滴之中。

2、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和敏感点。这个阶段的孩子,有的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本来活泼的孩子,可能一下会变得不爱说话,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要想打开孩子的“金口”,就需要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切记不要做孩子讨厌你做的事,比如唠叨。

3、爸爸要站出来,尤其对家里是男孩的来说。与爸爸的多互动,会让男孩更加有阳刚之气,更重要的是,男性的思维方法与女性不同,遇到问题会更果断敢担当。

四、高中阶段——人格独立期

爱的需求:母性之爱20%,父性之爱80%

1、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很多家长有翻孩子书包、查孩子作业的习惯,甚至在孩子想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想法设法进去看看,看孩子到底在做什么。这样的行为在孩子眼里不是爱,而是不信任,如果以上几个关键期,都是按着上述意见来做的,又有什么理由不信任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呢?

2、多和孩子探讨,社会热点也好,国家大事也好等等。虽然学习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但不是唯一的任务,孩子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并不是所谓的浪费时间。父母的学习能力可能在慢慢退化,但几十年的生活经验是越积越多。平等的交流对话可以让孩子的思想境界变得更加开阔。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孩子成长只有一次,让自己成为最好的父母。

↓↓↓ 点击阅读原文,老师上门辅导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