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没有进过洞房,你也应该知道“洞房”是什么!

 neijia 2015-10-21
2015年10月8日,是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正值假期综合症爆发的高峰。作为单身狗一枚的小搜哥,又被教主和baby的粉红炸弹轰炸了整整24小时。更没想到的是会在这一场号称“王子公主浪漫童话”的婚礼中看到教主胸挂红花和头带凤冠的baby一起给家长敬茶的一幕。

果然婚礼就算再洋气,也逃不开中国传统礼俗的痕迹啊。而说起传统的婚俗,闹洞房便是最重要的一项,不仅古代人爱闹,现在人更是乐在其中。



但是,问题来了,虽然“洞房”,作为一个从古至今都具有极高人气的词语,大家都知道是新婚夫妻完婚的新房。可为什么满室喜庆的房间会跟洞穴联系在一起呢?

这就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了。小伙伴们快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小搜哥来给你讲讲那过去的故事。


其实,洞房的来历有好几个版本。

远古时期的神话瑰丽多彩,有关洞房的传说更是美丽动人。相传陶唐氏尧某天视察牧区的时候,遇见一位漂亮的仙女。她手执火种飘然而来,又飘然离去。故事的进展对于深谙小说情节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尧王自然是从此食不甘味,一心惦记着仙女,决计下山寻仙。然后仙女肯定是会被找到的,火花肯定是会擦出的。一见钟情都是属于长得好看的人,所以相貌堂堂的尧王和窈窕动人的仙女在一起了。他们在姑射仙洞完婚,一时洞里洞外祥云缭绕,百鸟和鸣。


另一个版本的传说,则十分符合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不畏强暴,情投意合追求幸福的说书模式。秦始皇一边大兴土木,强选天下美女,毕竟宽大的阿房宫急需人员填充;一边焚书坑儒,无辜的读书人被迫逃命。于是逃难大军中的三姑娘和书生沈博两人好巧不巧在华山就碰头了。相逢即是缘分,两个人互诉衷肠。了解对方的不幸遭遇之后,两颗心也越走越近。一对夫妻就这样华丽丽地诞生了。在上无片瓦,身在密林的情况下,他们便以巨石下的一个洞穴为新居。


传说总归是传说,虽然美丽,但也少了几分真实。其实早在六七千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半坡人民,都是住在半洞半房的房子里。男人与女人到了婚期时,男方就嫁到女方的村子(是的,你没看错,就是男“嫁”女),与女方一起住在事先安排好的“洞房”里。洞穴和房间二合一,与新婚逐渐有了联系。


洞穴和新婚的联系就先讲到这里了。小伙伴们先别着急下谷堆,重头戏还没开始呢。

其实,“洞房”首次以一个词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是在《楚辞·招魂》上。“姱容修态,絙洞房些”,意思是有着俏丽的容貌、美妙的体态的美人在洞房中缓缓走动。此处的“洞房”并不指婚房,而是指深邃而豪华的内室。同理还有汉代司马相如《长门赋》中的“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和东汉桓谭《新论》中的“居则广厦高堂,连闼洞房”。那个时候的“洞房”常常和“高堂”、“广厦”连用,用来指称王公贵族们豪华的宅第,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说,穿越是一门技术活,要是穿成了平民百姓,那就没有机会见到最早意义的“洞房”了。


到了唐朝的时候,“洞房”开始频频发力,在诗文中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含义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原始语义之外,可以用来形容女人的闺房,例如王建《秋夜曲》:“秋灯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可以用来表示男欢女爱的场所,比如王琚《美女篇》:“遥闻行佩音锵锵,含娇欲笑出洞房。”

另外,盛唐时,佛教十分流行,“洞房”因其幽深,还曾用来指僧人的山房,在“诗佛”王维的《投道一师兰若宿》中就有一句“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

大约到了中唐时期,“洞房”才开始指新婚之夜的婚房,并且作为其代名词固定下来。代表作有刘禹锡的《苦雨行》:“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还有顾况的《宜城放琴客歌》,用“新妍笼裙云母光,朱弦绿水喧洞房”来形容新娘的装束和洞房行乐的情景。


而各地的“闹洞房”活动也是层出不穷。总括起来可分为文闹和武闹两种。

“文闹”比较文雅,一般是向新娘出谜语、对对子,请其讲述恋爱经历及平常不见于口的男女之事。新娘子比较害羞,本来这些话题就难以启齿,往往没讲几句,宾客们的善意起哄便是一浪接一浪。看着羞赧的新郎新娘,哄笑的声音自然更大,气氛自然而然也达到高潮。

“武闹”,则更为惊心动魂,“拥葱”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文闹只是动口,武闹就是动手了。“拥葱”借用了农村务菜的专业术语,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灯拉灭,黑灯瞎火中众人把新郎新娘裹挟一起,你推我搡,有点狂欢的色彩。


但是,“洞房”再美好,想有个名副其实的传统意义上的洞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