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孩子家长最需要被教育

 江山携手 2015-10-21

提到中国的教育问题,几乎所有的中国家长都会把矛头指向国家教委和学校,他们开始抱怨国家的教育制度不合理,收费高和名目多,学生负担重,教师师德差等等。其实不然,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却恰恰出在家长们自己身上。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人生的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家长将毫无选择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影响和陪伴孩子度过最重要的6个阶段。及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见下表)。特别是在婴儿是时期,孩子有一种特殊的吸收性心智,这种吸收性心智会毫无选择地接纳一切,不评断,不拒绝,不回应,并在即将成形的人性中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所以家庭环境中的价值观、宗教、偏见、习俗等孩子都会照单全收,并对其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造成直接的、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几乎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和走向。正如中国俗语所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而目前国内的家长,却很少意识到或重视这个问题。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以下的不当或错误表现:

1,  由于种种原因,在没有基本的心理和经济基础就稀里糊涂地生了孩子,对孩子不够尊重和关心。

2,  由于种种原因,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等隔代家长看护和抚养。而隔代抚养由于精力和文化的差异,不能为孩子提供正确影响和培养,多数情况要么是简单动物式喂养,要么是骄生惯养。

3,  由于种种原因,孩子由保姆等非亲人照料和喂养。

4,  由于种种原因,孩子为单亲家庭,生活不稳定。

5,  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家长只需要提供孩子的吃穿等物质保证。

6,  受自己父母和他人的影响,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体罚或说教的教育方式,不理解和尊重孩子。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跟别人孩子的优点比等等。

7,  受自己父母和他人的影响,认为孩子大了才需要教育,根本没有意识到婴幼儿的心理和人格发展需要关注和呵护。

8,  自己意识到了婴幼儿的心理和人格发展需要关注和呵护,但却没有足够重视,并付诸于行动。

9,  自己意识到了婴幼儿的心理和人格发展需要关注和呵护,但不知道该怎么做或只是想当然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

10,    自己意识到了婴幼儿的心理和人格发展需要关注和呵护,却过渡迷信一些培训机构的鼓吹,只是偶尔带孩子去几趟。

11,    注重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但无奈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已经难以克制或改变。

12,    坚持和注重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但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长期坚持。

13,    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认识不够完整和科学,不能根据孩子在不同阶段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沟通和教育方式。如不能为孩子提供合适的青春期引导和性教育等等。

 

众所周知,繁衍和培育下一代,是每个家庭应尽的社会职责,这也是家庭和社会未来的希望,而要履行好这份职责,中国的家长们都急需接受一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因此,谨给中国的父母们提供以下建议:

1,  明确认识。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长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它非常重要,甚至比你的工作还要重要。因为一旦错过了这段时间,你和你的孩子甚至所有的家人都会后悔和遗憾终身。

2,  在孩子出生前做好足够的生理、心理和经济准备,为孩子的到来做好准备。孩子出生后要尊重、爱护孩子。

3,  尽量合理的安排和管理自己的工作、感情和生活,为孩子营造一个更有利的家庭环境。不要把负面的、消极的情绪和感情传染给孩子。

4,  父母尽量创造条件能使自己亲自抚养和教育孩子。

5,  在决定要孩子前就开学习科学的育儿和教育知识,并不断实践和总结交流,至少要坚持到孩子成年以后。

6,  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文化修养,学会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7,  密切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永远保持一颗童心,最好能始终保持自己的心理年龄跟孩子一致。要多鼓励、肯定和赞扬孩子,不要总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和意愿去要求和强迫孩子。

8,  尽量多陪孩子一起玩,特别是做一些有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和孩子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充分享受孩子从小到大健康成长的整个过程。

9,  孩子的培养和教育需要爸爸、妈妈的共同承担和共同完成。特别是爸爸不能找任何借口逃避和减少责任。因为父爱和母爱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和培养结构是不一样的。

中国的孩子家长最需要被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