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善策/杨明辉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第26个“敬老节”。愿每位老人和他们的家庭平安喜乐。 根据联合国标准,60岁以上即被划入老年人,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处于老龄化社会。 毋庸置疑,中国正步入“老年”。2014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13.68亿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亿,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8亿,占总人口的10.1%。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将达36.5%,高于美国等大部分发达国家。 与老龄化趋势隔岸相对的,是蓬勃崛起的养老市场。当中国老了,投资的新窗口正在迅速开启。这个被称为“蓝海”的市场究竟是怎么样的?作为也会变老的投资者,又如何进行充满远见与价值的投资? 1养老这是一片怎样的蓝海? 从产业属性来看,养老产业兼具长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养老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必会迎来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一方面,中高端的养老消费需求开始显著释放,围绕高品质的养老生活 形成层次化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部分老年人的养老理念也正在由被动转向主动,他们退休后的消费更加积极主动,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积极政府和社会正在积极探索和创新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不少地区已经开始探求“公办民营”模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养老。不少地区已经探索“公办民营”模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养老设施的运营,并由政府给予补贴。同时,养老专项资金也由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因此,未来养老的参与主体将越来越多元化。 3. 出现创新的活跃期,发展模式多样化 养老金融领域。我国的养老金融领域总体发展相对滞后,投资产品各类少、选择单一、以养老储蓄为代表的传统老龄金融服务处于主流。因此,养老金融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未来保险类、信托类和养老地产金融有可能率先实现突破。 毋庸置疑,当下正是养老产业的投资时点。这是由于:第一,市场爆发点与投资时点间存在一定时滞,投资需要适当提前布局,以时间换空间;第二,当下存在一些结构化的机会可先行把握,如从出生率比较看,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 投资养老地产,需要注意节奏、量力而行。从大趋势看,获得盈利需要一定的忍耐周期,未来几年可能会形成一批不良资产或烂尾项目,因此当前的市场热度会接受市场的检验和洗礼。 养老金融的重点在于创新。例如在当下投资养老的各路大军中,险资颇被看好。这主要因为在我国先行资本市场和融资体制下,险资具有长线资金的优势,更是通过“保单+实物对接”避开了支付困境。因此,在银行、保险、信托等领域,应更多考虑养老的特点,使养老人群真正能够实现金融养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