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涧县红枣产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识途斋 2015-10-22

武静

清涧红枣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以个大、皮薄、肉厚、核小、维生素含量高而享誉国内外。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和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清涧红枣规模、质量、效益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必须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探索破解。

合理调整产业发展格局。针对当前红枣发展现状,清涧县提出“东枣西果桃”产业布局,科学调整红枣产业发展思路(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让农民多渠道增收,确保收入多元化,保证农民增收致富。东区要坚持发展红枣主导产业信念不动摇,积极支持、宣传、引导、协调土地流转改造枣园,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红枣低产园改造资金,打造红枣精品示范园。210国道以西,县城周边及西区乡镇新栽植的红枣产量低、品质差,核大、皮厚、口感带酸,价格与东区差距很大,每公斤不到3元,且市场效益差,当地群众对发展红枣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他们更热衷于经济收入较高的山地苹果产业。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运用科技抵御自然灾害。清涧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成的陕西省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一家比较权威的专业性红枣研究机构。今后一个时期,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用GHEM菌剂防治裂果、用钾钙溶液防治裂果、用塑料遮雨防治裂果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根本上解决技术瓶颈问题,为枣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逐步摆脱受自然束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加强管理抵御自然灾害。要强化枣林秋冬翻耕工作。据调查,双庙河乡去年广泛扎实开展秋冬翻耕工作,今年枣树病虫害明显减少。要积极引导枣农采取“三三制”采摘方式。即,枣白色时(青枣)采摘一部分,用于制蜜枣;全红硬枣采摘一部分,做熏枣、紫晶枣;剩余待成熟后采收,从而防止大面积的经济损失,确保枣农增收致富。要加大烤炉建设和鲜库建设力度。烤炉建设是有效降低红枣产业风险的治本之策。

加快实施“清涧红枣”品牌战略。品牌是无形资产。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加快建立和规范清涧红枣产品生产与质量标准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生态健康红枣生产基地,强化“清涧红枣”品牌中的质量标志,确保产品包装与说明中体现公用品牌标识。全力规范管理和整合红枣生产企业的过多商标,扩大区域公共品牌市场影响力。县红枣协会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带动相关部门和企业(合作社)抓紧整合现有品牌工作,统一使用“清涧红枣”标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价格、统一包装设计,从而扩大“清涧红枣”知名度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共同促进品牌建设快速发展。

加快红枣基地建设步伐。做好企业对接基地工作。大力推广“宏祥公司(协会)+基地+枣农”模式和“高家洼红枣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等成功经验,立足区域实际,采取“政府指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合作社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有规划、有步骤地集中连片打造优质、高产精品示范园。大力开展有机、无公害红枣生产基地建设,以户为单位,村连村、乡连乡,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20万亩的有机红枣生产基地,为企业生产提供优质、充足的原料,确保农民增收。

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积极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型产品,以优质占领市场。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可使农林牧副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通过枣粮(红薯、芝麻、豆类、谷物、药材等)间作、林果搭配、农畜共兴等办法,优化农业结构,确保达到基地增效、农民增收的互利共赢效果,促进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清涧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