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安杯”第六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清涧的山水与风流人物|王永杰

 国际诗歌网 2022-06-23 发布于江西


清涧的山水与风流人物

王永杰



一代伟人毛泽东,有一首雄浑豪迈的词作《沁园春·雪》。那如诗如画般的语言及大气磅礴的政治家气度,不仅使他当年的政治对手甘拜下风,就是在将近百年之后的今天,仍能让众多拜读者心潮澎湃荡气回肠!而激发了伟人诗兴灵感的,则是陕北清涧县高杰镇袁家沟村旁的高家坬塬。

六年前,笔者有幸光临此地瞻仰了镌刻着伟人大作的诗碑,在又一次被这篇不朽之作感动的同时,也对这个偏远的陕北小县的奇特山水与风流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涧是与延安毗邻的榆林市南端的一个山区小县。我那次是因为参加在此工作的侄女的订婚仪式而到了此地,利用两天时间分别造访了向往已久的伟人登临地及路遥故居等景点,沿途又领略了清涧县奇特的山水风光。

与以干旱缺水和风沙肆虐为基本特点的陕北大多数地方不同,清涧的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不足二千平方公里的面积,却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陕北的母亲河无定河,清涧的母亲河秀延河三大母亲河,而且她们都把精彩靓丽的身段展显在清涧地面。

就在我们由沿黄公路从高家坬返回县城的中途,距县城40多公里的玉家河镇赵家畔地段的公路边,我看到了一处大自然的鬼爷神功造就的神奇景观——黄河第一湾太极湾。原来,九曲黄河在这里出现了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四面临水的圆形山丘若从高处俯视,活生生就是一个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图。

那天,我从沿黄公路上俯瞰脚下的太极湾,深深的被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所震撼,无怪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那样的璀璨无比,原来她有着这么瑰丽的自然渊源!而这个天上绝无,地上仅有的神奇景观,就实实在在地定格在清涧的地面。


另素有陕北母亲河之称的无定河一路奔流进入清涧后,也突然变得儿女情长,蓦然回首一十六次,留下了“魚儿峁”、“细腰关”等景致。而这个“鱼儿峁”又恰似“太极图”的阴极,与黄河“太极湾”实为天作之合,地造一双。

再说清涧的母亲河“秀延河”,更区别于其它陕北高原河流的横冲莽撞、浊浪滚翻,尽显出女性的潺潺媛媛,清秀温良。而造成这一河清流的根本原因则是因为有了青石坐底的河床。

由于清涧山石的特殊质地,不但使流经其上的河水清澈明亮,灵秀顿显。而且因其独特的层式结构,揭起来就是一层一层的石板,均匀平整、细腻靓丽,实为苍天赐就的“建筑型材”。不但为当地的城镇街区和乡间居民往宅,提供了质地优良、成本低廉的优质石材,而且成为古往今来一项特殊的外销商品——“清涧石板”。流传甚广的陕北民谣“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就足以印证。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后,石材曾成了清涧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兴盛时全县有规模不等的石材企业上百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石材业收入在全县经济收入中占据了百分之十以上的比例。

与石材业媲美的是在全县经济收入中占了较大比重的红枣产业。因为这里虽然地表水资源丰富,但山高水低,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山坡梁峁之上,少有可灌农田,水土保持能力也很差,粮食作物种植品种与产量都受到限制。而枣树却极耐干旱瘠薄,能在这里生长,从古到今一直是当地一个重要经济资源。据乾隆《清涧县续志·田赋》记载:“枣,东乡自店房坪直抵黄河,约计一百余里,四野远望,成林数百万株。里民贩往山西、榆林、宁夏等地,计值万金以外,邑人赖以获济。”


清涧红枣不仅栽植量大,还因其个大核小,皮簿肉厚,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而颇受食用者喜欢。当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港澳委员,曾写信给毛主席点名要吃“祖国陕甘宁边区清涧红枣”,一时传为佳话。前几年清涧开发的“巨鹰牌”滩枣等著名品牌,远销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地区,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奇特的山水还孕育了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据史料记载,从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商朝晚期的辛庄遗址曾入围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北宋又在这里筑城设县。以唱红全国的《翻身道情》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文化,又给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厚重的文化底蕴,灵秀的山水风物必然孕育出独特禀赋的风流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这里就涌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1927年10月12日,清涧革命党人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在西北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民主革命时期,这个只有8万多人口的小县,竟有2万多人参加了革命队伍。产生了4位省委书记、50余名副省级领导、200多名地师级领导、数百名教授和各类专家。

还有矛盾文学奖《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就出生于清涧的石咀驿镇王家堡村。在路遥纪念馆的门前,我曾看到了一块巨石上雕塑着一头奋力拉犁的牛,牛身下是一片沟壑纵横的土地,极为逼真地表现出路遥的“硬汉形象”和奉献精神。正是这种硬汉精神让路遥写出了《人生》、《平凡的世界》这样的“奋斗者之歌”,而书中的硬汉形象又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清涧人借助于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或立足清涧在本地经济发展中创造了骄人的业绩,或走南闯北在博击商海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就连许多踏入清涧的外乡人,也因这片热土的感染,铸就了不畏艰难奉献清涧的宏愿。我的侄女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她从延安大学毕业后,因为家乡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四年延大生活对革命老区产生的感情,便于2015年报考了清涧县的教师岗位。尽管我这个自幼生长于农家的关中人,目睹清涧的艰苦环境后曾后悔过当初支持她应聘清涧的决定。但她却从历代清涧人奉献进取的故事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无怨无悔地在这里安家落户。并以顽强的拼博为第二故乡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单位领导及家人的认可与爱戴,由一个文弱的关中姑娘,变成既站稳了讲台,又下得了厨房的新一代清涧人。


近几年,面对为避免生态环境污染,许多传统的石材企业被叫停,经济发展受到新挑战的特殊情况,清涧人又立足实际负重前行,在产业发展上确立了东枣西果的中长线布局。他们多方引进并整合各类资金,改造了低产枣园10多万亩,建设了红枣深加工企业,提高了红枣产业的经济价值;又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西部乡镇建设了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质苹果园11万亩和一批养殖业项目。这些新兴的产业项目给清涧经济发展增添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他们又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奇特的自然景观,打造了以黄河无定河文化带与北国风光景区为重点的“东线一日游”,和以路遥文化观光体验带与驿站文化为重点的“西线一日游”,两条旅游线路。这两大旅游版块,不但给陕北的红色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同时又把传统的文化积淀和自然景观,变成本县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看着北国风光景区那气势恢宏的“藏雪楼”,和“路遥小镇”那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人们对清涧的经济文化发展,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期待!

作者简介

王永杰,男,大专文化,退休公务员。陕西省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陆续在《陕西日报》等省市级报刊、电台及诸多微信公众号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并在各种征文及报刊的阶段性评比中多次获得过奖励。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2022“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六届文学大赛征稿通知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