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宜十年从头读

 圆角望 2015-10-22

  陆加梅

  开学了。畅领了新课本,成为中学生了。

  新学校新规定:语文每篇课文预习朗读三遍,家长监督签字。起初我不以为然,功课很多,口头作业自在可压缩范围。当听了畅开读,我才觉得老师这个作业布置得真好。

  第一篇读的是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凡卡》。男孩读书的声音瓮瓮的、笨笨的,并不流利,有些地方还有生字,但就在他的时断时续的朗读中,凡卡给爷爷写信,诉说思念、控诉恶老板、怀念家乡、期待爷爷领他回家等等画面在我眼前铺展开来,字字句句,鲜活得如同小凡卡就坐在近处,不时地在用脏手背揉眼睛。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为小学徒凡卡的不幸,为稚稚的童声读出的深情,为契诃夫笔触的深入人心。

  我这才认真翻阅起畅的语文书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萧红的《祖父和我》……这些我曾学过的课文此时倍感亲切。从书橱里拣出《朝花夕拾》、《契诃夫短篇小说集》再读,仍然会再次感动,还多了一份少年读书时不曾有的会心和领悟。

  学校还推荐课外阅读书目,网购来,一本本,名字都是我熟悉的,泰戈尔的《飞鸟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我跟畅说这些可都是世界名著呢,你要好好读读,小儿随口一问:“那,妈妈,这些书讲的什么故事?你还记得吗?”我一时语塞。是啊,这些我好像很熟悉的书,具体内容真不记得多少了,曾经我沉醉地读过的这些书,时间过去了十年、二十年,有些慢慢遗忘了;有些当年就是囫囵吞枣的,再回忆已经不确定;有些只记得当年曾经感动过,而感动于何事何人已全然忘却了。

  记起与作家谷清平聊天时她说过的一句话:“每隔十年,我就会重读一遍《资治通鉴》,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在不一样的年龄,从书里读到的内容、品出的况味、得到的滋养一定不一样了。

  不是作家,我们也不妨时时重温经典。再读《名人传》,贝多芬、米开朗基罗,他们的命运多舛,困难重重,但他们与普通人大不一样的是,始终有一颗澄澈的心,始终有如婴儿般明亮的眼睛,去看、去爱这个不完美甚至糟糕的世界。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

  今天我们的信息是天量的,每天在网络上行走、存在,昨天的惊天新闻到今天已是前尘旧事。大脑也如电脑荧屏,一次次刷新也一次次清屏。我们去哪里、做何事都不免焦躁着急,生怕被留在了昨天和旧的时代里。

  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细究起来,其实是我们正在缺失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道德、良知、善良、感动和诗意。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现在还不仓廪实吗?是的,我们精神上的“仓廪”着实有点空虚。读书吧,读好书,并且重温好的书。读书为“无用”,也许是读书最大的用处了。

  天底下有这么一件好事,听听就温暖,想想就舒心。翻开书本,那些有力量有温度的文字会使读书人也丰富饱满起来,把别人的哀乐体会了一遍,自己的灵魂也洗礼了一番。

  我不讳言因幼时的顽劣而荒废了一些读书时间,也从不认为少读书而还有一份体面工作值得庆幸。书读少了,任何时候读起来也不晚;书读忘了,从现在就再重新读起来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