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脑是在找借口还是在找出路?领导心理学具有兼顾效益与和谐的综合性特征

 青衣问道 2015-10-22
 


大脑是在找借口还是在找出路?


你是不是通常面对质疑的时候喜欢狡辩?或者给自己找个理由先?也许你不是这样,但你一定遇见过这样的人。面对批评,不能接受,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 推卸责任,甚至拒不认错。这种抵触的行为,不知不觉中产生的攻击性,都来是心理防御。他们为什么这样呢?究其原因,也许和本身的低自尊有关。


信念的转化——臣服、谦卑、看见自己

  “我影响世界”的信念会让人一方面变得自大,相信“人定胜天”,并且信心满满的拯救家庭和世界;另一方面又会陷入自卑,比如看到比尔·盖茨可以改变世界,“盖茨的活法是对的,我也要活得对”,而事实没有人能成为第二个盖茨。事实上,这样的信念是高傲,人类知道的,永远是宇宙中微茫的一点点。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所以,面对世界,这个养育我们、陪伴我们、在我们脚底兀自旋转的世界,也许我们需要这样表达:“世界好大,我在这里,我要看看我能做什么。”所以坦白吧,虽然我们不愿,我们能做的很有限。

  海灵格曾写到:“不管命运带来的是意外收获还是意外的伤害,它根据的法则是奥秘,无门无法也不必去猜测它。当我们面对命运带来的罪恶感或好运气时,谦卑是最适合的答案。”当这个做对做错的游戏停下来,当我们承认了这些,就能看到在关系中,总是想对的付出,却得不到好结果;就能看到对孩子时,总是带着爱却显得苛刻,处处批评……

  当我们承认了这些,反而会放松下来。也许这时你会终于愿意花一个下午坐在公园里,摊开紧握的手,欣赏行人和孩子们,夕阳下的花朵,白云缝隙间的天空。

  从对与错的荆棘中走出来,我感到的是自由,和对自己的理解、爱惜和坦诚,下一步我们要去哪里呢?




其实,当孩子的行为不合适,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就好了。例如孩子随处涂鸦,可以给他一个自由涂鸦的小角落,准备一个小画架,小画板,或者就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告诉他可以在这里画。有些时候,不是孩子故意到处乱画,是他们担心这个要求一开口,就已经被父母否定了。不许这个,不许那个。与是这样,那还不如是先斩后奏呢。其孩子的心理动态是:既然父母不允许让我做,早晚都要挨说,那还不如我先自己开开心心的玩一会呢,等玩完后,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天下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长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和做事分寸,这样就要比讲道理重要得多。教育家认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性”的和“建设性”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也是“感应”和“被感应”的过程,“互动”和“被互动”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要想让孩子“明白道理”和“懂事理”,不要仅仅把道理告诉儿童,必须要首先让儿童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连续不断的经验。孩子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家长还要给他们时间来判断其道理的真理性,只要有了孩子认同的真理性,他们才会按自然而又合理的轨道去学习和成长。

      1、孩子无意间的犯错,父母会容易说出很多责备孩子的话。话里充满抱怨或无奈。这样的责备无异于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对于孩子改正行为问题有害无益。在心理学中,反复和重复的,叫做暗示。父母长期在这种情况下重复同样的语言,无疑会加多加重孩子重复犯错的机会和程度。

      其实,父母完全可以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就好了。无须再次指责孩子的错误行为。  

      2、父母承诺的事情往往并不会兑现,这样会让孩子对父母的承诺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学会了和父母讨价还价。父母也会和孩子“谈条件”,但这并不能使得孩子真正建立起良好的行为模式,反而让无休止的变得任性和懒惰。

      既然父母承诺了,就要兑现,否则就直接给出你的理由。或者是延期兑现,这样做是让父母的威严依然会受到孩子的尊重。

      3、当大人在做家务的时候,孩子总想过来帮忙或者做点什么,但却可能越帮越忙。不耐烦的爸妈最喜欢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别给我添乱了,一边玩去。”如此会严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并影响他探索求知的习惯。

      还有一些家庭,父母是在家里工作的,每当孩子练琴或者学习的时候,他们总是叽里呱啦地讲电话或者打电脑。如果孩子学习的声音过大,他们就会立即让孩子停止。这种做法,严重的阻碍了孩子的学习能力,这就会使得孩子对学习失去动力和耐力。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到家务事中,给他分配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他会非常高兴,你也会轻松很多。在家办公的时候,尽量给孩子一个独处的空间,不要打扰和阻碍孩子。

       4、孩子做事情的时候,父母看到孩子哭了,不会做了,或者做得不好了,父母马上就着急了,甚至冲上去帮忙。比如,吃饭时,孩子想摆碗筷,妈妈担心孩子不小心打碎碗,脱口而出:“你不会,还是我来吧!”。吃饭的时候,看到孩子吃饭慢,马上就端起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穿衣服和穿鞋的时候,孩子撒娇或者哭泣和急躁的时候,父母就会替代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在爸妈的事事包办中,孩子的主动性和探索欲一点点减弱,甚至形成依赖、任性和无助。

       孩子在探索中成长,如果担心孩子在探索中受伤,可以跟他说:“妈妈/爸爸和你一起做”,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那一部分。对于哭泣和撒娇的孩子,父母应该至始至终保持冷静和沉默,和孩子一起建立沉稳性,让孩子学会承担和独立。

  5、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初衷是想以此激励孩子变得更好,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在没有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能中的判断中,这样的对比中,会自觉不如别人,自信心被一次次伤害。从而,孩子的勇气能力会完全断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曲线,在人生最初的这个时期,有些孩子快一点,有些孩子慢一点,这些都没有关系。孩子都是要在激励中成长的,要给他们动力、勇气和信心。如果拿不同成长曲线的孩子来做比较,日后会造成孩子心理负担的阴影越来越重,最终孩子会患上抑郁或者焦虑的问题。

     有一些家长确实很少对孩子讲道理,他们很直接,三句话不对就把孩子骂一顿或打一顿,这就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不讲道理”,而是不讲理了。更有些家长,对孩子简单粗暴,却在事后美化自己的行为。

       这简直是强盗逻辑,矫情得十分了得,是更深层面的不讲理。“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发脾气加虚伪是下下下策。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做出行动。想让孩子懂道理,家长就要口头少讲道理,行为符合道理,这样孩子才能明白道理——这就是教育的道理。







让孩子经历挫折的好处

  独生子女在家里总是受到父母长辈的宠爱,家长想法设法为孩子排除成长中的各种困难,避免他们遭受委屈和挫折。“在这种家庭教育下,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不知如何解决应对,耐挫能力差,遇事输不起。”一多年从事家庭教育的专家表示,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挫折教育。
  
  “输不起”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正在上小学的李女士说,儿子最近迷上了斗陀螺,小区里的男孩子一有时间就在楼底下聚在一起玩。一般来说价钱越贵的陀螺越容易获胜,然而这种轻则几十,动辄上百的小玩具买上几个花费颇高,“如果不买,或者斗陀螺输了,孩子就会发脾气。”李女士对此相当无奈。
  
  李女士儿子的表现就是一个“输不起”的例子。其实,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在成长阶段,孩子总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并进一步获得周围人的认可。但是此时他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或者没有成熟的价值观,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集体活动时,一旦不如他人或在竞争中失利,便会表现出不满情绪或将责任归罪到其他人身上。当出现这种问题时,家长应该及时疏导,正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
  
  父母别当孩子的面争强好胜
  
  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总会不经意间流露出争强好胜的心理,比如带着成年人功利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输赢,要求孩子做“第一”或“最好”,不能比别人差等等。潜移默化中,孩子便也产生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心理暗示和压力。
  
  父母鼓励孩子追求胜利和成功没有错,但是他们忽略了孩子在失败中也可以获取更多成长经验。不少老师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孩子的要求不能无限制满足,失败除了可以显露自身不足之处,还可以让人学习谦卑、顺服。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如意,凡事尽力后即使失败也不代表没有努力和收获。当孩子输的时候,家长给予适当安慰和鼓励,引导他们正视失败,才能让孩子在失败和挫折中坚强起来,塑造更为完整的人格。






人为何喜欢借口和自嘲?


你是不是通常面对质疑的时候喜欢狡辩?或者给自己找个理由先?也许你不是这样,但你一定遇见过这样的人。面对批评,不能接受,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推卸责任,甚至拒不认错。这种抵触的行为,不知不觉中产生的攻击性,都来是心理防御。他们为什么这样呢?究其原因,也许和本身的低自尊有关。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采取心理防御机制,否定、不接纳批评、拒不认错的人会如何表现?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与本我和超我压力对抗的手段。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以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安娜弗洛伊德在她的著作《自我和防御机制》中强调;“每一个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其行为或言语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防御机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成份。”如此说来,防御机制的启动是每个人可能都会碰到的情形,适度的使用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对应激源的适应;然而过度的使用,以致对任何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不愉快情感都做出刻板的、不加选择的、公式化的防御反应,便是病态了。

合理化

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似乎有理但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如对儿童的躯体虐待可被解释为“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伐不成材”、“打是疼骂是爱”。

合理化有两种表现:

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

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两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投射

把自己所不承认的感受归于别人。它包括严重的偏见、因为猜疑而拒绝与他人亲密、对外界危险过分警觉,以及为了说明被人冤屈而收集“证据”。有些人在运用这种防御机制后可能显得古怪或易怒,并且常常很执著。
 

低自尊的成因分析  

自尊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自我情感,以深层次心境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背景上,直接制约着人的情绪情感和每天的生活功能。用一句通俗的话就是,屌丝心态。现在大部分年轻人自嘲屌丝,其心理暗示,恰恰是一种低自尊的表现。这种自嘲看似很宽容,无所谓,不在乎,其实他比谁都在乎,比谁都纠结。  

1、模糊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人们对自我各个侧面及总体的一种认识,是关于自我本质的信念和观点,属于自我系统中的认知成份,其发展水平标志着人格的健全程度。  

自尊则是在自我概念基础上形成的对自我的评价及其体验,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成分,因此自我概念是自尊生成的决定因素。但是,目前相当数量的年轻人,由于缺少对自我进行全面客观的探索,未能形成明确的自我概念和对自我的合理认知。我们常会听到年轻人这样的感叹:“干什么都没劲!”“郁闷!”,其实这都是自我概念模糊、自我未确立的表现形式。  

2、较少的成功体验  

根据差异模型理论我们知道,个体在自认为重要的领域中取得成功是高自尊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生理、社会或者心理的原因,使得部分人较少体验到成功。比如生理缺陷、家庭贫困等等都可能造成低自尊。  

3、过高的理想自我  

与现实自我相对应,每个个体都会拥有比现实自我更加完善的理想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合理的差距是促进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动力,但理想自我过高也会导致个体对自己产生不切实际的抱负水平,从而导致低自尊。  

4、片面的社会比较机制  

个体对自身能力的感知或者评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社会比较实现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得知自己的能力和态度。  

很明显,低自尊的人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只能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而无法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这样的比较习惯使得他们无法客观的评价自己的能力,而且低自尊的人还总是喜欢拿自己的缺点和人家的优点进行比较,这样势必导致他们总是不停地受到伤害,除非他们总是处于第一名的位置。  

5、不成熟的人际交往能力  

镜像自我理论认为个体感知到的来自重要他人的支持或赞赏是影响其自尊的重要原因。  

6、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  

有研究表明母亲教养方式对人的自尊的影响最大,这说明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及态度对孩子自尊的发展有着持久的重要的作用。精神分析学家如沙利文、霍尼等都强调母子关系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一个人遇到不同的观点,就采取坚决抵制的态度,甚至在面对批评的时候,不能冷静思考,而是跟随情绪波动,感到恼怒,愤恨,那么他的心理一定出了什么问题。  

心理障碍导致这样的人不接纳别人,满腔仇恨,敌对地看待问题,就不肯能做到自省,自我教育,那么更何况自我成长呢。其实这种做法很幼稚,但也是最容易不自觉地陷入情绪陷阱。  

想要改变,从谦卑的心态开始。这很难做到,但我们每个人必须成长。


过度追求完美容易导致抑郁和焦虑


凡事追求完美心理更容易抑郁和焦虑。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做事情尽善尽美是一种非常值得赞扬的,但如果过于追求完美,可能会适得其反。有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完美主义者对做每件事情都有高要求高标准,但存在一些心理性格缺陷。完美主义者更易出错,也更难以接受自己的错误,从而难以从失败中得到提升。另外,完美主义者更容易患上焦虑症和强迫症。

1、完美主义者会产生强迫症

担心出错还可能演变成对自己行为的怀疑、不确定感,从而重复无意义的动作、反复检查,这些都是强迫症和广泛性焦虑的重要症状。

2、完美主义的关键在于过分担心出错

认为任何一次表现都是自己能力和形象的全部体现。“哪怕遇到地震也绝不会不化妆就跑出去”,他们想方设法回避或掩盖错误,也因此很难从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中得到成长和提高,比如一些运动员在上升时期就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其实,越怕出错就越容易出错,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强动机会让运动员动作变形、学生记忆力下降。

3、完美主义者还跟周围人过不去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认为,完美主义者通常先入为主地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能干,因此对人际交往感到厌倦,对他人和社会容易挑剔、仇视甚至攻击。古代诗人屈原的一生就颇具完美主义的悲情色彩,他“怀瑾握瑜”,不屑与市井大夫为伍,“举世皆浊我独清”,最后对外界完全绝望,只得怀石沉江。

4、家长的唉声叹气塑造出完美主义后代

瞬息万变的时代困扰着家长们,让他们给子女的成功施加了更大压力,通过口头语言、叹气、沉默和皱眉等方式塑造出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后代。

5、完美主义者的目标难以完成

完美主义者给自己定的标准往往高不可攀,因此注定收获无情的挫折,甚至沉浸在失败前的担惊受怕和失败后的悲观丧气中。

对于完美主义者,从某一角度来看他们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但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讲,过于追求完美则是一种病态心理。这种心理使人总处于焦虑当中,更容易患上焦虑症和强迫症,是会影响心理健康的。那么如何调节这种病态心理呢?

如果完美主义者学会制定现实的目标,将会受益很多。通常,一个完美主义者未能达成既定目标,譬如跑完800米,他会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来补偿,所以,第二天他就会努力跑1000米。要求完美主义者降低自我标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你要求他们做的事情正是他们所抵制的”,休伊特说。

他认为,对于完美主义者的治疗,应该对症下药,寻找病源。“我更多地致力于寻找追求完美的原因――被接受、被关爱的需要,”休伊特说,“那些人际间的需要才是驱动完美主义行为的原因。”

譬如,一些完美主义者认为,如果他们表现不完美,就没有人疼爱。而事实上,真正的完美不可能实现,所以,他们永远也感受不到被爱。弗莱特说,他们并不知道,爱不以成就为标准;学会接受自己和别人的缺点,不会导致平庸,而是通向美好生活的通途。

普罗沃斯特进行了一项试验,她要求治疗小组成员克制追求完美的本能冲动,懈怠既定目标,学会偷懒。“这在他们眼里就是失败,可在很多人看来并非什么大事。”

所以,不妨按时下班,不早到,所有休息时间都用来休息,让办公桌上堆得一团糟,允许自己几次未能按既定计划完成工作。“然后问问自己:你受处罚了吗?生活还正常吗?你是不是更加快乐?”普罗沃斯特说,“他们会很惊讶地发现,一切照常运转,曾经非常担心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领导心理学具有兼顾效益与和谐的综合性特征


综合性
领导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广泛。普遍认为它是由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学等有关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的特点。
领导心理学的最终目的,一方面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提高领导者的管理绩效;另一方面是要调整各种人际关系,增进领导者之间、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和谐性,提高社会效益。由此可见,领导心理学具有兼顾效益与和谐的综合性特征。
(二)应用性
领导心理学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既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它是从极端复杂的领导行为中归纳出来的有条理的规律性、方法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基础知识。目前它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它的研究不仅从工业系统发展到政治团体、公共机构、政府机关、军队、医院等部门,而且它对于提高组织管理的水平和改善领导者的管理绩效,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人本化
领导心理学是以领导为研究中心的学科,具有明显的人本主义的倾向。
领导心理学其研究对象是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是领导者之间和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各种关系,例如领导者的需要、成就动机、沟通、激励、自我意识等。领导心理学十分重视人的因素,重视对领导者潜在能力的发掘与运用。
领导心理学研究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辩汪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与思维方法,对领导心理学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科学的思索、分析与研究。
(二)运用三个结合的研究方法,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实与历史相结合,中国与外国相结合,即从现实问题、历史经验,中外比较等三维结构上进行研究。
(三)走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之路。先作大量详细的现实调查,搜集众多的素材,经过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提高到理性认识,逐步形成科学理论。
(四)通过实证研究,寻找客观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现象到本质,尚需经过严格的实证阶段,通过实验性的科学论证才能发现真正的规律性现象。







领导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领导心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之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其特点是多层次、多属性、多内容。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合理组织生产力的问题;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的人与人相互关系的问题;研究组织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在管理要素中,管理的主体、管理组织、管理权力、管理文化和管理心理是领导科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现代领导心理的研究注重领导环境因素对领导心理的影响,领导素质、权力、领导艺术等既是领导心理的研究内容,同样也是管理科学研究感兴趣的话题。在管理过程中,领导指挥、计划决策、监督控制、激励奖惩与领导心理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具有共通性和相似性,可以说管理科学的研究是领导心理科学诞生的温床,领导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使管理科学的发展更加深入。


(二)领导心理学与领导科学的关系
虽然领导学和领导心理学的研究目的都是服务于领导实践,更好地对领导实践进行指导,两者横向联系密切,但也有所区别。领导科学是研究现代领导工作的规律、方法及其应用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做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内容广泛,实用性强。而领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是关于领导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研究。它更注重理论层面的研究。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领导的实践活动受领导心理的影响极大,掌握领导者行为的心理规律,将更好地帮助指导领导者的行为实践。因此,现在更为重视从心理的角度对领导行为进行研究,领导心理学和领导科学出现了融合趋同的趋势。




(三)领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作为应用范围很广泛的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社会心理学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很容易与邻近学科联系和结合。
领导心理学所研究的内容大部分属于社会心理范畴,领导者与领导行为本身就具有社会属性,是社会心理与社会态度行为的具体表现。社会心理的很多研究成果,比如团体内的人际关系、心理相容、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等。
都可以促进领导心理的研究。领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将丰富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内容和成果为现代领导心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